马鑫焱
- 作品数:14 被引量:9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马克思实践观哲学底蕴探微
- 2011年
- 马克思在继承和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尤其是对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进行了深刻地"扬弃",针对西方哲学对于形而上存在的探究,马克思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限于当时时代的强烈呼唤,马克思仅就对物质世界中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地哲学思考。这种思考使得他要迫切提出一种解决的途径和方法,那就是实践。马克思实践观的构建,为马克思哲学提供了一切批判的武器,也使得马克思的哲学成为科学。从哲学的角度就马克思实践观的内在逻辑性和实践目的性分三个部分进行了解读。
- 马鑫焱
- 关键词:实践观哲学
- 中国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之比较被引量:3
- 2006年
- 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属于政治思想的两个不同范畴,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民本”就是以民为本,把人民大众作为统治的根本,以人民大众的利益和需要作为统治阶级制定政策和制度的出发点;“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强调“由民作主”。
- 马鑫焱马维振
- 关键词:民本思想民主思想
- 张载对《易传》“易简”概念的解读及其哲学史意义
- 2015年
- "易简"作为《易传》中体现易学哲学特征的一个独到的概念,由于其奥义深刻,汉唐以来的易学家均不惜笔墨,注重注释和阐发易理,纵观其特征,都偏重于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去思考。至北宋,儒学家建构儒学新体系的一个重要哲学经典便是《易经》,张载作为关学宗师,其哲学是"以《易》为宗",在其易学哲学中,张载明确规定了"易简"的哲学内涵,指出"易简"为"易"之根本,赋予了"易简"的形上本体论特征,进而从太和之道、道德工夫逐层推进而深化了"易简"之理,为其哲学架构奠定了易学基础,推动了儒学和易学的发展。
- 马鑫焱
- 关键词:易简
- 论张载的宗教观
- 2016年
- 北宋五子张载作为理学的奠基者,力图恢复儒学的正统信仰,树立起士大夫阶层的儒学自信和学术自信,不得不面对当时盛行的佛道两家。张载同当时其他理学家一样,有强烈的儒学担当和学术使命,为了重振儒学张载辟佛老,对传统的鬼神观念、儒家的祭祀之神附以义理的解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观。
- 马鑫焱
- 关键词:宗教观儒学
-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新失业群体”研究——基于甘肃省民族地区分析
- 2010年
- "新失业群体"是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对这个群体的研究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尤其重要。在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这个群体出现有何新变化和新特征,其出现原因是什么,这是我们要切实思考和认真对待的。以往在理论界只是注重于"新失业群体"出现的主观原因,对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却缺乏深入的探索。本文将立足于甘肃省民族地区的"新失业群体",就主客观因素相结合,探索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新失业群体",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理性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 马鑫焱马玉堂
- 关键词:金融危机之后
- 论张载神观的哲学解构
- 2010年
- 神观范畴是张载哲学中重要的一个范畴,它是张载在解析《周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周易》中的参伍之变是其中的较为费解的易象,张载就其在其易学专著《横渠易说》中作了一定的解释与发挥。重在赋予其以易理,并予以易学解构,从而构建了其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神观范畴。他认为参伍之变属于参伍之神变,结合"合一不测为神"的思想,张载认为参伍之变主要是体现与渗透"动静合一"与"阴阳不测"。其意义在于明确了气化万物的根据和存神尽性达天人之境的途径,为宋儒学的建构和批判佛老思潮作了有力的回应。
- 马鑫焱
- 关键词:解构
- 张载易学著作与思想研究
- 易学自从北宋起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其解易的学风一直延续到清初。北宋中期经学以复兴儒学为使命,由周敦颐、张载、二程等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复兴儒学的思想浪潮,诸位道学家重新诠释儒家经典,凝结、阐发义理,开辟了新儒学的发展道路...
- 马鑫焱
- 关键词:太虚易象
- 文献传递
- 张载《横渠易说》研究刍议
- 张载作为北宋五子之一,是北宋道学的主要人物,其思想对后世道学有深远的影响。《宋史·张载传》对张载的学说体系这样说到:“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黜怪妄,辨鬼神。”这首先明确了张载的哲学是在研习《...
- 马鑫焱
- 关键词:哲学思想
- 文献传递
- 孔子仁学思想的心理学意蕴探微
- 2012年
- 孔子的仁,从仁产生的心理学基础上看,仁是知、情、意的统一。而正是因为道德认知,使仁由超越变为内在,转化成自身崇高的德性;正是因为道德感情,使仁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正是因为道德意志,使仁成为一种生命境界;正是这三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才使人从小人转化为君子,进而转化为圣人的儒家理想人格。
- 马鑫焱王永灿
- 关键词:孔子
- 马克思对于社会改革的理论思考及其当代启示
- 2011年
- 马克思一直以"改变世界"作为他哲学、社会学的追求。应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突显、加剧的强烈呼唤,马克思提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改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不相适应。但马克思强调这种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类的实践能力。而在社会内部蕴含的矛盾将推动社会发生变革,这种变革不可能短时间内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但可以协调社会关系,在一定的时间里表现出矛盾的同一性。人类的实践性活动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于是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就已经内在的包含了社会改革的理论思考。本文在深入考察马克思社会改革的理论思考基础之上指出对我国继续深入改革开放和应对当代全球变化的积极启示和理论价值。
- 马鑫焱张志强
- 关键词:社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