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翔林

作品数:95 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文学
  • 37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4篇艺术
  • 2篇语言文字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0篇美学
  • 31篇审美
  • 15篇庄子
  • 14篇神话
  • 12篇艺术
  • 12篇怀疑论
  • 12篇怀疑论美学
  • 9篇文化
  • 7篇神话思维
  • 6篇审美特性
  • 6篇诗性
  • 6篇书评
  • 5篇哲学
  • 5篇散文
  • 5篇审美活动
  • 5篇庄子美学
  • 5篇文学
  • 4篇形而上学
  • 4篇知识
  • 4篇诗意

机构

  • 40篇温州大学
  • 39篇湖南师范大学
  • 18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警官学院
  • 1篇辽宁大学

作者

  • 95篇颜翔林
  • 2篇谭容培
  • 1篇童庆炳
  • 1篇亓艳波
  • 1篇王向峰
  • 1篇赵炎秋
  • 1篇刘奕

传媒

  • 13篇湖南师范大学...
  • 7篇中国文学研究
  • 7篇文艺理论研究
  • 5篇文学评论
  • 5篇社会科学辑刊
  • 5篇湖南城市学院...
  • 3篇学术月刊
  • 3篇中国图书评论
  • 3篇湘南学院学报
  • 3篇上海文化
  • 2篇文艺争鸣
  • 2篇文艺研究
  • 2篇江海学刊
  • 2篇西北师大学报...
  • 2篇云梦学刊
  • 2篇湘潭大学学报...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湖南工业大学...
  • 2篇城市学刊
  • 1篇文学遗产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10篇2003
  • 8篇2002
  • 1篇1992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佛学视野的美学方法论被引量:2
2012年
传统形而上学美学依据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经验与理念相统一等方法论,对审美活动和艺术现象进行探究,在获得丰赡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思维局限。当今美学研究,应该借鉴佛学的某些方法,观照现象界和自我存在,以期获得新的审美发现。
颜翔林
关键词:美学方法论佛学艺术现象审美活动思维局限美学研究
历史描述和逻辑构建——评《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
2012年
“审美主义”这一概念蕴含着历史和现实、文学与美学、东西方文化及其意识形态的复杂关联,对这一思想进行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探究显然包含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冒险,尤其对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的进行辩证理性和历史理性相交融的阐发,更是一件穿越思想丛林和行走文学田野的艰苦跋涉。令人欣慰的是,叶世祥在经历十余年的艰辛思考和写作之后。所呈现这本《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的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一方面展示着对中国20世纪审美主义思想的客观辩证的历史描述,清理其内在和外在的历史动因,为深入的观念分析和逻辑综合奠定感性基础。另一方面,对20世纪的中国审美主义思想予以历史理性和辩证理性相得益彰的逻辑综合.从而使这一重要的美学论题获得历史与现实相互依存的凸现。
颜翔林
关键词:审美主义历史描述辩证理性历史理性东西方文化
漂泊在哲学与诗的两岸——读王兆胜散文被引量:1
2013年
哲学与诗性的交融构成王兆胜散文书写的美学特性,细腻独特的美感体验和宽厚慈爱的道德感悟,闪烁着对天道人心的沉思与追问的亮色。散文以敬畏自然和仁爱众生的美学情怀显现自我的艺术风格。
颜翔林
关键词:哲学诗性天道人伦文化身份
论审美记忆被引量:2
2008年
审美记忆不同于一般记忆的特性在于,它不仅是复现形态的被动心理活动,更主要地呈现为修饰性的诗意表现和理想化的追忆形式。在主体的审美活动过程中,记忆在以真实的生命经历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意向性地展开心灵的重新构造,情绪和想象的力量渗透到记忆之中。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逻辑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存在者的审美体验和美感生成。感伤和惆怅构成审美记忆的重要的情绪主题,它深刻地影响到艺术的创造和接受。审美记忆对于艺术创造体现激发和提升的积极功能。
颜翔林
关键词:集体记忆感伤诗意艺术创造
论怀疑论与现象学的逻辑联系及其对美学的启示
2005年
胡塞尔在借鉴古典怀疑论的"悬置"(Epokhe)、"存疑"(Epoche)、"对立"(Antitheses)、"否定"(Negation)等方法论的前提下,展开对怀疑论的批判活动,清洗了"存疑"的观念和反驳了心理主义和相对主义。由此,建立了现象学这种现代意义的主体性哲学。从怀疑论和现象学的逻辑联系考察,它对于美学的启迪意义在于,消解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的本体论,接纳纯粹意识作为审美主体,并将想象和体验引申为美学的方法。由此诞生和以往美学不同的概念和话语,为美学研究开拓新的思维空间。
颜翔林
关键词:现象学怀疑论美学悬置存疑
美学对文化的介入——评姚文放先生主编的《审美文化学导论》
2012年
姚文放主编的《审美文化学导论》,在美学与文化的交叉点上,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建立了审美文化学的逻辑体系,并对审美文化学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阐释,同时在理论阐释的前提下,切入生活世界的具体现象,对审美文化的具体的和感性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深入研究。从而构造了富有中国理论特色的审美文化学,开拓了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空间。
颜翔林
视野与方法的双重转换——评赵晓岚的《姜夔与南宋文化》
2007年
估衡学术著作的标准之一,是看其是否具有新的理论视野和独到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判断其价值所在的一个尺度。读毕赵晓岚的《姜夔与南宋文化》(学苑出版社),为其丰赡的材料、审慎的考据、严谨的学理、敏锐的体悟所折服,更心仪其文学探索的视野和方法的双重转换,诞生姜夔研究的硕果。
颜翔林
关键词:生姜文化南宋学术著作
知识批判:庄子的哲学构成被引量:1
2003年
庄子哲学的重要构成之一是从怀疑论视角对于知识的反思和批判 ,庄子主要从知识之有限性、知识之不可靠和知识蔽于用等方面对于知识进行逻辑清理 。
颜翔林
关键词:怀疑论知识庄子
艺术:“真实”与“真理”的缺席
2003年
颜翔林
关键词:艺术真实文艺理论真理本体论审美意识
感觉与美的表现——读中华的画
2011年
画家杨中华Yangzhonghua杨中华,1965年出生于湖南常德。1986年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1990年获学士学位,1993年获硕士学位。现为惠州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兼任惠州画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当代绘画语言研究与油画、水彩画创作。
颜翔林
关键词:水彩画创作美术系审美感觉当代绘画语言研究学士学位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