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精神分裂症
  • 7篇分裂症
  • 6篇眼球活动
  • 6篇探索性眼球活...
  • 5篇阿尔茨海默病
  • 3篇阳性
  • 2篇眼球运动
  • 2篇阳性率
  • 2篇认知功能损害
  • 2篇年龄
  • 2篇轻度
  • 2篇轻度认知
  • 2篇轻度认知功能...
  • 2篇疗法
  • 2篇扩瞳
  • 2篇不同年龄
  • 1篇新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药物

机构

  • 15篇上海市精神卫...
  • 4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威尔斯亲王医...

作者

  • 17篇项志清
  • 9篇颜文伟
  • 9篇陈月敏
  • 2篇徐一峰
  • 1篇荣润国
  • 1篇孙琳
  • 1篇李淑春
  • 1篇罗星光
  • 1篇江开达
  • 1篇何燕玲
  • 1篇陶明毅

传媒

  • 7篇上海精神医学
  • 4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年份

  • 4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睡眠周期推迟综合征被引量:1
1999年
项志清荣润国
关键词:综合征DSPS
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和不同年龄正常人群的扩瞳试验研究
目的:以扩瞳试验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患者进行研究,以期了解MCI、AD与正常老年人在扩瞳试验结果之间...
项志清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阳性率
阿尔茨海默病的扩瞳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验证扩瞳试验能否用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AD)。方法 用非接触型双侧瞳孔红外同步记录分析仪对滴入 0 0 1%托吡卡胺后的瞳孔变化进行测定 ,并自动分析瞳孔直径扩大 (按对照侧校正 )的百分比。共测定AD患者 5 2例、血管性痴呆 (VD)患者 3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 (S) 19例和老年健康人 (对照组 ) 5 7名。比较并找出最能明显区别AD与对照组的瞳孔扩大值 ,以此作为试验结果阳性与否的分界线。结果 AD患者的瞳孔在滴药 7~ 10min后便明显扩大 ,与VD、S或对照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如以第 18min时扩大值≥ 15 %作为分界线 ,AD、VD、S及对照组的阳性例数 /总例数分别为 :42 / 5 2、6 / 34、1/ 19和 12 / 5 7;用以诊断AD时的敏感性为 0 81,特异性为0 79~ 0 82 ,一致性Kappa值为 0 6 0~ 0 6 2。结论 扩瞳试验可以作为筛选AD的诊断标志之一 ,也可在鉴别AD与VD时作为参考。
项志清陈月敏颜文伟
关键词:ALZHEIMERDISEASE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
探索性眼球活动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用DEM-2000型眼动监测仪再次验证探索性眼球活动检查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给23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274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探索性眼球活动检查。测定凝视点数(NEF)和反应性探索分(RSS),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判别分析,利用判别公式计算判别D值。结果:患者组较对照组的NEF、RSS和D值均显著为低(P均<0.001)。判别公式能区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结论:探索性眼球活动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的辅助诊断指标。
项志清陈月敏颜文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探索性眼球活动
探索性眼球活动试验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8
2004年
目的 用新仪器验证探索性眼球活动试验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给 11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5 2名正常对照者 ,进行探索性眼球活动检查。测定凝视点数 (NEF)和反应性探索分(RSS) ,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期值。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NEF和RSS有极显著差别 (P <0 .0 0 0 1)。NEF和RS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较好 ,阳性预期值很好。结论 探索性眼球运动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的辅助诊断指标。进行过此项眼球活动检测 ;并排除有冲动攻击行为、不合作、明显衰退 ,或患有影响眼球活动的疾病。正常对照组为建筑民工、本院职工、及医学院校学生 ,共 5 2人 ;其中男性 39人 ,女性 13人 ,平均年龄(34.1± 9.1)岁。正常对照组均排除有精神异常史或精神病家族史 ,以及有影响眼球活动的疾病。1 2 检查方法1 2 1 让受试者舒服地坐在椅子上 ,眼看前方的小屏幕。双眼与屏幕的距离为 2 5cm ,使其眼光从屏幕左边移向右边的夹角为 33°。1 2 2 在屏幕上先显示第一个S形图样 (S1) ,持续15s。请受试者仔细观察。仪器自动记录 15s内的凝视点 ,并予计数 ,作为凝视点数 (NEF)。1 2 3 在屏幕上再分别显示第二个和第三个S形图样 (S2 、S3)。这两个图形与第一个图形都略有差别。每个图形持续 15s。
项志清陈月敏颜文伟
关键词:眼球运动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异度阳性
不同年龄正常人群的扩瞳试验比较研究
2008年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正常人群的扩瞳试验结果,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可能病因。方法将496名正常人群按年龄分成6组。分别进行扩瞳试验,比较各个年龄阶段人群扩瞳试验的阳性率。结果扩瞳试验的阳性率与性别无关,但是与年龄有明显关系。<35岁、35~44岁、45岁~54岁、55岁~64岁、65岁~74岁和≥75岁组扩瞳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0%、11.7%、22.4%、35.1%和40.2%。从45岁开始,扩瞳试验阳性率逐渐增加。65岁以下受试者扩瞳试验的阳性率与65岁以上受试者有明显差异。结论AD可能是一部分人老化加速的结果。
项志清陈月敏徐一峰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阳性率
扩瞳试验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测效应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利用扩瞳试验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进行研究,了解MCI、阿尔茨海默病(AD)与正常老年人在扩瞳试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分析MCI与AD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扩瞳试验是否能作为MCI发展成AD的预测指标。方法收集AD患者30例、MCI患者28例以及健康对照34例。分别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和扩瞳试验。比较三组的神经心理学测验和扩瞳试验结果之间的差异。计算扩瞳试验在诊断AD和MCI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MCI组的神经心理学测验都显著好于AD组(P<0.001),但都明显不如正常对照组(P<0.001)。AD患者和MCI患者在滴入扩瞳剂后,瞳孔直径明显扩大,与NC组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P<0.05,P<0.001),而AD组与MCI组之间则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扩瞳试验诊断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0%和67.65%,诊断MC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43%和67.65%。结论扩瞳试验可以将MCI患者和A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区别开来,可以作为MCI和AD的一个筛选诊断标志。MCI是AD与正常衰老之间的过渡状态;MCI患者是AD的高危人群。
项志清陈月敏徐一峰
对三套不同图形探索性眼球活动试验的评价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验证应用自编的两套图形所进行的探索性眼球活动试验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并与日本Kojima等创立的S图形作比较。方法对23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74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在同一天内用三套不同图形进行探索性眼球活动检测,测定各图的凝视点数(NEF)和反应性探索评分(RSS),并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判别值(D);分析三套图形各项数据的相关性。结果(1)在三套图形进行眼动试验中,精神分裂症组的NEF、RSS和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2)三套眼动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相似。(3)三套眼动试验的NEF、RSS和D值有很好的相关性(均P<0.001)。结论用自行编制的两套图形所做的眼动试验,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与Kojima等所用的S图形相似,三套图形可以相互替代使用。
项志清陈月敏颜文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眼球运动
精神分裂症病人维持治疗中的依从性研究被引量:190
1997年
为了研究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维持治疗中的依从性,对397例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维持治疗中的服药依从性采用直接面询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完全依从的有299例,占75.3%,部分依从和不依从的有98例,占24.7%。>30岁组的依从性较≤30岁组的好(P<0.01),家庭人际关系好的病人依从性优于家庭人际关系差的病人(P<0.01),目前精神症状严重的病人、维持治疗药物剂量(折合氯丙嗪剂量)>300mg/d的病人、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评分高的病人依从性差。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家庭人际关系、维持治疗药物剂量、维持治疗时间、慢性精神病病人标准化精神症状量表评分。认为提高病人的依从性能减少疾病的复发。
江开达李淑春罗星光孙琳项志清孙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依从性维持疗法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被引量:1
1997年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尚未明确,但根据已有的认识,国际上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行的药物治疗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基于众所周知的AD认知功能减退与大脑胆碱能缺乏有关的这一观点,也就是用胆碱能药物来促进中枢胆碱能功能。第二种方法是干扰不溶性β淀粉样蛋白的形成。它是作为AD特征的老年斑的主要成分。
项志清颜文伟
关键词:药物疗法阿尔茨海默病新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