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朝 作品数:64 被引量:150 H指数:7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耳石治疗仪诊断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机械辅助耳石检查复位治疗仪(TRV耳石治疗仪)对初诊为BPPV的病例进行耳石检查和复位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前庭功能室2012-04-01-2012-07-01间使用TRV耳石治疗仪检查治疗的初诊为BPPV病例数据进行分析。所有病例随访时间为1~3个月。结果:504例初诊为BPPV的患者中,3例因为患者未完成检查排除,顺利完成检查治疗的有501例患者,其中男162例,女339例;年龄10~86岁(52.8±14.0岁)。其中检查阳性的169例(33.73%),阴性332例(66.27%)。169例阳性患者中,单个半规管受累135例,占阳性患者的79.89%(左水平半规管17例,左上半规管4例,左后半规管29例,右水平半规管23例,右上半规管4例,右后半规管58例);两个以上半规管受累25例(14.80%)。主观BPPV 9例(5.33%),其中右后半规管5例,左后半规管3例,右水平半规管1例。332例阴性病例中,病史不典型的163例,病史典型的169例检查阴性的患者中,之前做过手法复位的有14例,检查前症状已经好转的有33例。总的治疗有效率达到100%,其中因为症状缓解不满意而再次就诊的患者中检查结果阴性的10例,检查阳性10例患者中耳石症所涉半规管不同于初诊的为6例,耳石症所涉半规管与初诊相同的4例,复发率为2.37%。再次复位后均好转未复发。结论:对于初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通过TRV耳石治疗仪检查确诊为BPPV的比率为34%,对确诊的BPPV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尤其适合诊断治疗复杂的多个半规管同时受累的BPPV。因其费用偏高,临床上易与手法复位相结合。 韩朝 田亮 迟放鲁关键词:耳石复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高频听力下降可能隐藏着恐高症和晕动病的秘密 目的:研究高频听力下降的患者是否更易患恐高症和晕动病,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网络向耳鸣患者推送科普文章的同时提交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高频听力下降与否,如果是,4-6-8Khz下降分贝数分别是多少,是... 韩朝关键词:晕动病 上鼓室解剖结构及意义 2009年 在中耳手术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对显微解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临床疾病解决方案的不断探求,耳外科医生发现上鼓室结构的显微解剖及其毗邻关系对于手术的术式选择、治疗的效果、面神经和听力的保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迟放鲁 韩朝关键词:上鼓室 中耳手术 显微解剖 临床疾病 术式选择 耳外科 《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咽鼓管疾病诊断与治疗重点号导读 2019年 《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2019年第3期刊出的重点号是咽鼓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由国际咽鼓管疾病研究权威专家Dennis Poe教授负责。Dennis Poe教授担任哈佛大学医学院耳鼻喉学系与波士顿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教授。该重点号展示了世界前沿专家关于咽鼓管疾病临床和研究的最新信息,国际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首次以这种形式报道该专题。 韩朝 李大庆关键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咽鼓管 第十五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议纪要 2016年 2016年7月29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五官科医院)承办、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协办的"第十五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在历史文化名城宁波顺利召开。 许信达 韩朝关键词:耳鼻咽喉科 编委会 两种内淋巴给药方式对豚鼠耳蜗功能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经耳蜗侧壁打孔(侧壁径路)和经圆窗膜、基底膜穿刺(双膜径路)两种内淋巴系统给药方式对豚鼠耳蜗整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比较两种方式的优劣。方法40只正常健康杂色豚鼠分为A、B两组(每组20只),所有动物左侧为给药耳,右侧为非给药耳。A组采用侧壁径路进入中阶灌注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5型重组腺病毒(adenovims5-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AdS—EGFP)5μl;B组采用双膜径路进入中阶灌注AdS-EGFP5μ1。给药前后行听眭脑干反应(ABR)测试,观察听功能改变。耳蜗冰冻切片直接荧光观察腺病毒分布,HE染色观察手术径路的愈合情况。基底膜铺片鬼笔环肽染色观察毛细胞受损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局部损害情况。结果所有动物术后均存活。穿刺部位修复良好,耳蜗的完整性得以保持。EGFP在Corti器和血管纹内壁细胞内标记明显,表明两种给药径路都可以将药物成功注入内淋巴系统。A组证实成功14只(70%),手术前后ABR反应阈(声压级)变化[(33.1±10.3)dB]与对侧非给药耳[(9.4±3.9)d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6.34,P=0.0005);B组证实成功8只(40%)手术前后阈值改变[(2.5±3.8)dB]与对侧耳[(2.5±3.8)d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P=1.000)。两种方法在部分动物中都有药物渗漏入外淋巴的现象,给药局部产生炎性反应,侧壁径路对毛细胞的损害范围大于双膜径路。结论两种手术径路都可将药物成功注入豚鼠耳蜗的内淋巴系统中,局部有炎性反应,术后耳蜗的完整性可以获得完全恢复。侧壁径路对豚鼠耳蜗毛细胞缺失和ABR反应阈的影响大于双膜径路,但是经侧壁径路进入中阶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双膜径路,选择何种灌注径路需要根据实验要求来定。 韩朝 迟放鲁 黄一波 李雯 沈云珍 高文元关键词:耳蜗 内淋巴 投药途径 诱发电位 脑干 远程护理干预对耳鸣患者声音治疗依从性和焦虑抑郁程度的影响 华玮 钦苓 韩朝门诊耳鸣患者2408例问卷调查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耳鼻喉科门诊耳鸣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12月~2010年7月在本科门诊就诊的2408例患者进行耳鸣问卷调查,将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408例患者中,年龄6~95岁,平均(47.02±17.05)岁。确诊的耳鸣患者共996例,其中男性388例(38.96%)、女性608例(61.04%),男女耳鸣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排除4例12岁以下患者,将其余992例患者,根据耳鸣对生活影响的轻重分为4类:无影响149例(占15.02%)、轻度影响480例(占48.39%)、中度影响329例(33.16%)、重度影响34例(3.43%),对生活影响的轻重程度与就诊的关系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01)。耳鸣持续时间与单双耳发病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01)。随机询问44例耳鸣患者,发现治疗时间<1个月者,有效10例、无效14例;1~2个月者,有效6例;>2个月者,有效8例、无效6例。结论耳鸣的发生率在耳鼻喉科门诊患者中所占比例极高,其中尤以女性多见。双侧耳鸣持续时间更长。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效率有增加趋势。 韩朝 田亮 丛宁 黄一波 杨娟梅关键词:耳鸣 门诊患者 耳鸣患者院外声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了解耳鸣患者院外声治疗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连续方便抽取308例门诊耳鸣患者为调查对象,使用电话回访调查其声治疗现况及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共有效回访156例,失访率49.35%。随访患者中,94例(60.26%)就诊医生未建议其进行声治疗;37例(23.72%)患者遵医嘱执行声治疗,其中28例(75.68%)坚持声治疗的时间未超过2个月;医生建议但患者未执行声治疗的原因为太麻烦10例(40.00%)、技术原因8例(32.00%)等;不同性别、年龄、耳鸣持续时间以及耳鸣对生活影响程度的患者声治疗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声治疗在国内临床应用不多,且患者声治疗依从性不高;护理人员应提供院外护理干预使患者更有效接受声治疗。 华玮 韩朝 钦苓关键词:耳鸣 延续护理 VEMP技术在耳源性眩晕中的应用 2018年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近年才应用于临床,其具体的波形代表的意义尚没有完全了解。国内外VEMP的应用经常见于耳神经外科疾病例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上半规管裂、前庭神经元炎、听神经瘤、晕动病、单侧前庭功能低下、突发性聋等疾病。国外VEMP的研究较早,VEMP在国内基础实验和临床应用上起步较晚,但是临床应用发展迅速。气导VEMP主要检测球囊传入通路,骨导VEMP则主要测试球囊和椭圆囊传入通路,通过不同的刺激方式记录VEMP。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为记录电极置于胸锁乳突肌,主要测量前庭-脊髓非交叉通路功能;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为记录电极置于眼周,主要测量交叉的前庭-眼通路功能。VEMP在耳鼻喉科临床应用中使用逐渐普遍,对其临床意义了解不断深入。本文内容主要涵盖cVEMP和oVEMP介绍和操作使用,并总结cVEMP和oVEMP在常见耳源性眩晕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韩朝 韩朝关键词: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眩晕 耳源性眩晕 肌源性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