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佳
- 作品数:16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积分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恶性克隆性干/祖细胞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无效造血所致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和易于发展为急性白血病。随着1982年FAB分型的确立,逐渐认识到许多影响MDS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染色体核型及血清LDH水平等),并在此后的15年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MDS的预后积分系统(包括Boumemouth、Spanish、Dusseldorf、Lille及IPSS)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的选择。
- 隗佳周剑峰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血细胞减少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急性白血病FAB分型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Ⅱ型的免疫学特征和预后相关研究(英文)被引量:3
- 2009年
-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WHO亚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II型(RAEB-II)的免疫学特征,并筛选出与MDS预后相关的免疫学指标。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设门,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35例原发MDS患者骨髓标本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对其进行随访。另外,选择同时期47例AML-M1、51例AML-M2及38例ALL初诊患者作为对照。对免疫分型结果结合随访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RAEB-II患者高表达HLA-DR(100%),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在RAEB-II中表达相对较高的还有CD13(94.74%)、CD33(84.21%)和CD117(78.95%)。与MDS其它亚型相比,CD13在REAB-II中的表达高于RCMD(p<0.01)及REAB-I(p<0.05);CD33、CD117(p<0.05)及干细胞抗原CD34(p<0.01)在RAEB-II中的表达高于RC-MD,但与RAEB-I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AML-M1和AML-M2相比,RAEB-II中CD13和CD117的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CD33(p<0.01)和CD34(p<0.05)表达均低于AML-M1,而与AML-M2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CD15(p<0.01)和CD11b(p<0.05)表达低于AML-M2,而与AML-M1相比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RAEB-II中MPO的表达低于AML-M1和AML-M2(p<0.05);HLA-DR表达高于AML-M2(p<0.05),与AML-M1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与T-ALL相比,RAEB-II不表达CD2、CD3、CD5和CD8(阳性率为0%,p<0.01);CD4(p<0.05)和CD7(p<0.01)表达均低于T-ALL。与B-ALL相比,CD19和CD20在RAEB-II中不表达(阳性率为0%,p<0.01);CD10、CD22和cCD79a表达均低于T-ALL(p<0.05)。CD117(p=0.0197)及MPO(p=0.0085)是影响本组MDS总存活期(OS)的主要免疫学标志;Cox回归显示CD117(p=0.003)为OS最主要影响因素。结论:RAEB-II以髓系抗原表达为主,基本不表达或者低表达淋巴系抗原,似乎有着自己较独特的免疫表型特征。HLA-DR可作为RAEB-II的特异性指标与MDS其它亚型相鉴别。CD117有望成为判断MDS预后的独立指标。
- 隗佳周小芬赵菲周剑峰陈燕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免疫特征
- 原发性子宫内膜NK/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原发于子宫内膜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来探讨对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患者子宫内膜进行诊断性刮宫,并进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抗原抗体基因重排及流式细胞术等检测,最终确诊为子宫内膜NK/T细胞淋巴瘤(Ann Arbor分期:Ⅳ期B组),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表现为子宫及宫颈实质性占位病灶,子宫内膜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提示CD3、CD56、粒酶B及CD8阳性;CD4、CD20及CD5阴性,Ki-67LI>60%,病理诊断为(宫颈前壁、后壁及子宫内膜)NK/T细胞淋巴瘤。用传统的CHOP方案化疗2疗程未达完全缓解。结论:原发于子宫的NK/T细胞淋巴瘤极其罕见,且治疗效果欠佳;对子宫内膜的诊刮有助于原发子宫内膜淋巴瘤类型的鉴别。
- 孙敏娴隗佳孟力刘文励
-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子宫内膜
- 去甲基化药物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最新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概念和理论的建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可能在MDS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基因的表观遗传学异常可通过抑制DNA甲基转移酶(DNMT)恢复已沉默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临床应用去甲基化药物治疗MDS理论依据之一。虽然目前去甲基化药物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清,
- 隗佳张义成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去甲基化5-氮杂胞苷地西他滨
- 肾移植术后主动脉夹层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1年
- 肾移植是尿毒症患者摆脱血液透析,延长寿命及提高生活质量的唯一方法。其术后并发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报道很少,国内仅报道1例。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病例资料患者,男,46岁。于2009年12月11日无明显诱因突发胸背部剧烈疼痛,呈撕裂样,伴烦燥不安、大汗淋漓、四肢无力,无恶心、呕吐及晕厥,疼痛持续存在。
- 舒瑛隗佳魏翔唐家荣
- 关键词:肾移植主动脉夹层高血压手术治疗
- 眼干燥症治疗的新进展
- 2007年
- 眼干燥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的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引起眼表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病症的总称。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提高眼干燥症治疗效果的关键。目前国内眼干燥症的治疗主要是泪液代替治疗和针对病因的药物治疗。然而,随着生物工程和病理学研究的深入,不含毒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免疫调节治疗、手术治疗等一系列新方法的出现为眼干燥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就目前眼干燥症治疗的现状和最新进展简要综述。
- 隗佳姜发纲
- 关键词:眼干燥症药物疗法中医药疗法
- IgG4相关性疾病的新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类新近被认识的与IgG4淋巴细胞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常累及全身多部位腺体(如胰腺、泪腺、唾液腺)及全身多部位淋巴结、腹膜后组织、肾脏、垂体等,临床表现多样。2010年随着日本将这类疾病正式命名为IgG4相关性疾病及2011年更新其诊断标准,IgG4相关性疾病逐渐被大家认识并接受。我们现将这一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 邹秀平隗佳
- 关键词:IGG4相关性疾病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因素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恶性克隆性干/祖细胞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无效造血所致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和极易发展为急性白血病。研究认为MDS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很大。随着WHO分型及各种新的积分系统在MDS预后判断中的应用、细胞遗传学及流式细胞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药的产生,不同类型MDS预后也在不断的变化,对MDS预后的判断也变得越来越客观。本文对影响MDS不同预后因素的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综述中讨论的问题包括有MDS分型存在的问题,预后积分系统与MDS,细胞遗传学与MDS预后,免疫表型特征以及治疗等与MDS预后的关系。
- 隗佳陈燕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因素WHO分型WPSS细胞遗传学免疫表型
- 151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高危感染因素及对不同药物的治疗反应。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探讨151例确诊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高危易感因素,病原学分布情况及其对不同药物治疗的反应。评估不同药物治疗IFI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相应结果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1例IFI患者中感染前使用广谱抗生素者占49.02%,粒细胞缺乏者占45.10%。感染部位以单纯呼吸道感染为主(74.17%)。确诊和临床诊断的43例患者中共分离出致病真菌43例,其中自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最大(占44.19%)。伏立康唑组的总有效率与两性霉素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两性霉素B组(11.62%比63.08%,P〈0.05)。结论本组侵袭性真菌感染以念珠菌属感染为主,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及粒细胞缺乏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易感因素。伏立康唑的临床疗效与两性霉素B相当,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两性霉素B少。
- 隗佳韩平阳
-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白色假丝酵母菌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
- 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10年
- 张胜桃隗佳何培根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生物制剂慢性炎症性疾病关节破坏关节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