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旭东
-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监狱管理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1年
-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病情要求分别给予氯丙嗪、奋乃静、利培酮,测定单药治疗前后8周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尿素氮、肌酐。结果服用氯丙嗪、利培酮后,与用药前相比,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奋乃静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2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异常,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期间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 吕成荣余亚文陶旭东那爱国华晔赵山耿珊珊
- 关键词:精神治疗药物肝功能试验肾功能试验
- 狱中伪装精神障碍诈病罪犯的临床特征
- 2018年
- 目的:探讨狱中伪装精神障碍诈病罪犯的诈病动机、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精神科住院观察的823例罪犯中诈病罪犯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52例(6.32%)伪装精神病住院的诈病罪犯;其中住院时拟诊为精神分裂症(53.85%)、癔症样状态(11.54%)、抑郁症(11.54%)、缄默状态(9.62%)等。诈病的主要动机是为获得某种利益(44.23%)及逃避惩罚(55.77%)。主要临床表现为伪装幻听(63.46%)、被害妄想(30.77%)、被监控(13.46%)、自语(17.31%)、行为做作(11.54%)、夸大妄想(9.62%)等。主动承认诈病23例(44.23%),被发现为诈病29例(55.77%)。伪装精神疾病方式依次为自我想象(46.15%)、从书籍(电视)上学习(23.08%)、模仿他人(21.15%)、他人提示或唆使(3.85%)。结论:诈病罪犯的诈病动机主要是逃避惩罚,其临床表现为伪装阳性症状,临床特征不典型、不固定及不合作。
- 吕成荣孔德志陶旭东余亚文
- 关键词:诈病罪犯
- 30例拘禁性精神障碍临床分析被引量:4
- 1996年
- 30例拘禁性精神障碍临床分析吕成荣王成荣陶旭东茹明慧拘禁性精神障碍是一类特殊的心因性精神障碍,其症状内容与被拘禁后的心理反应密切相关。有报告该病占监管场所医学鉴定疾病6%~10%,预后一般良好[1]。作者在收集本院1980~1995年住院患者30例资...
- 吕成荣王成荣陶旭东茹明慧
- 215例服刑罪犯精神疾病鉴定资料分析
- 1999年
- 目的:了解服刑罪犯中精神病患者的鉴定情况。方法:整理1990年-1996年的精神医学鉴定资料215例。结果:发现此类患者受教育程度低,以慢性起病为主,以暴力型犯罪为主,刑期为5-9年居多。结论:这类特殊人群的患者除了普通精神病人的表现外,还有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及特殊的无罪妄想、郝免妄想,占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8%,其中心因性精神障碍的患者有上升趋势。
- 吕成荣陶旭东等
- 关键词:司法鉴定
- 精神疾病罪犯自杀行为调查被引量:4
- 2011年
- 自杀是人类的十大死因之一,而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危险比一般人群高2倍-12倍[1].为进一步探讨服刑精神疾病罪犯这一特殊群体自杀行为的发生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及干预措施,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为此作者对1232例精神疾病罪犯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陶旭东储井山
- 关键词:精神疾病罪犯自杀行为
- 服刑人员伪装精神疾病12例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服刑人员伪装精神疾病的特征,为提高对伪装精神疾病的识别提供依据。方法对12例伪装精神疾病服刑人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伪装精神疾病服刑人员均为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的男性,年龄〈30岁者占75.0%,因逃避劳动改造伪装精神疾病者占66.7%;伪装精神症状主要有幻听、幻视66.7%,行为做作或冲动41.7%,不能料理生活41.7%,迫害妄想33.3%,且幻听、幻视症状多变,妄想症状单纯空洞。结论伪装精神病服刑人员均为男性,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小,伪装精神症状具有简单、易模仿、夸张等特征,在临床鉴别工作中应加以甄别。
- 陶旭东
- 关键词:服刑人员诈病精神症状
- 拘禁性精神障碍30例被引量:2
- 1996年
- 拘禁性精神障碍是一类特殊的心因性精神障碍。其症状内容与被拘禁后的心理反应密切相关。该病占监管场所医学鉴定的6%~10%,预后一般良好。作者收集本院1980年~1995年住院患者30例资料进行分析,所得结果报告如下:
- 吕成荣王成荣陶旭东茹明慧汪云忠
- 抗精神病药物对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代谢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利培酮、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5例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奋乃静、利培酮、氯丙嗪3组(各25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检测3组病人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压及体质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治疗前后各代谢指标差值的差异。结果 3组治疗后体质量和TG均上升,其中利培酮组体质量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奋乃静和氯丙嗪组,TG升高水平高于奋乃静组,差异有显著性(F=10.892、4.616,q=3.726~6.517,P<0.05)。奋乃静组治疗后TC水平上升,利培酮和氯丙嗪组治疗后TC水平有所下降,奋乃静组治疗前后TC差值显著高于利培酮和氯丙嗪组(F=3.262,P<0.05)。3组治疗后FBG均上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降低,3组间治疗前后FBG、DBP、SBP差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病人体质量和脂代谢均有影响,应定期监测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治代谢异常。
- 颜为轩吕成荣虞亚文陶旭东耿珊珊蔡云清
-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脂代谢体质量
- 服刑罪犯中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研究服刑罪犯中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及相关问题。方法 收集整理了 1976年~ 1995年 3 69例精神分裂症住院病犯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比例高 ,病前作案简单 ,临床表现与一般人群精神分裂症有较大差异 ,其中 ,被害妄想、情感淡漠、思维散漫、意志减退症状显现率较高。偏执型、未定型比例较大。存在特殊境遇下的无罪妄想( 7 3 2 % )及赦免妄想 ( 3 2 5 % )。结论 监狱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其自身特点。
- 吕成荣陶旭东那爱国华晔王成荣
- 关键词:罪犯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