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电图
  • 4篇颅多普勒
  • 4篇脑电
  • 4篇脑电图
  • 4篇经颅多普勒
  • 3篇诱发电位
  • 3篇听觉
  • 3篇听觉诱发
  • 3篇听觉诱发电位
  • 3篇癫痫
  • 3篇脑干
  • 3篇脑干听觉
  • 3篇脑干听觉诱发...
  • 3篇基底
  • 3篇基底动脉
  • 3篇儿童
  • 2篇动脉供血
  • 2篇动脉供血不足
  • 2篇血流
  • 2篇神经肌

机构

  • 13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汕头大学

作者

  • 13篇陈菁华
  • 7篇林丽丽
  • 4篇毛晓梅
  • 3篇魏丽玲
  • 2篇郑朝生
  • 2篇郑俊忠
  • 1篇许楚芸
  • 1篇奚宝珊
  • 1篇陈艇
  • 1篇陈少琴

传媒

  • 5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脑电学杂...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癫癎临床及脑电图特点
2001年
目的 :探讨脑电图在小儿癫诊断上的意义。方法 :2 77例癫儿童均采用脑电图检查 ,比较临床及脑电图结果。结果 :临床上怀疑癫者 ,其脑电图异常 2 19例 (约 79% ) ,表现为应该出现的波不出现 ,或者其波幅降低或增高 ,脑波发展延迟 ,出现与年龄不符脑电图波型。只有部分病例出现发作性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尖慢波综合等特殊病理波。结论 :脑电图检查是小儿癫诊断的重要依据。
陈菁华郑俊忠
关键词:癫痫脑电图儿童
吉兰-巴雷综合征40例患者的神经肌电图检测被引量:1
2005年
陈菁华林丽丽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神经肌电图
SPECT脑血流显像在儿童癫痫定位诊断中的价值及与脑电图、CT对比分析
2000年
目的 评价SPECT脑血流显像在癫痫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3例儿童癫痫发作间期进行了99m TC ECDSPECT、EEG及CT扫描检查。结果 SPECT异常阳性率 72 .1% ,明显高于CT阳性率 13.7% (P <0 .0 1)和EEG的阳性率 6 0 .5 % (P >0 .0 5 )。癫痫病灶的分布以颞叶最多 ,SPECT定位诊断优于EEG(P <0 .0 1)。有产伤及脑外伤儿童的SPECT异常率高于其他病因的患者 (P <0 .0 5 )。
魏丽玲陈菁华奚宝珊郑俊忠
关键词:癫痫儿童SPECT脑血流显像脑电图
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用于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价值
2006年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ALS患者行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nerveconductionvelocity,SCV)及F波、脊髓单突触反射(H反射)检测。结果:肌电图正常2例,20例存在不同的异常表现。176条神经MCV的异常率为62%(均表现为传导速度减慢),SCV1例减慢,F波检测末端潜伏期延长者14条,传导速度减慢14条,H反射检测异常5例。结论:肌电图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诊断ALS有实用价值。
陈菁华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元病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经颅多普勒检测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经颅多普勒(TCD)联合检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价值。方法:对80例临床诊断VBI眩晕患者进行BAEP和TED检测。结果:BAEP检出异常率61%,TCD 73%。
陈菁华林丽丽陈艇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经颅多普勒检测BAEPTCD检测I诊断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视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MS的患者进行VEP、BAEP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S患者VEP、BAEP的异常率分别为70%和55%。VEP、BAEP异常者中,各有72%和63%的患者,临床有相应的症状;各有28%和37%的患者临床无相应症状。结论:VEP、BAEP检测对MS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陈菁华魏丽玲陈少琴
关键词: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多发性硬化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4例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对34例TOBS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TOBS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可伴视觉障碍,偏盲,认知行为异常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头颅CT或MRI最其特征性改变为双侧丘脑对称性蝶形梗死灶,伴中脑、小脑、枕叶、颞叶梗死。结论TOBS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及影像学表现,MRI诊断优于CT,早期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魏丽玲陈菁华许楚芸
关键词:脑梗塞颅内动脉疾病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影像学特点
TCD及高刺激率ABR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检查结果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及高刺激率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的相关性。方法对38例临床诊断为VBI的患者及28例非VBI伴或不伴有眩晕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TCD及高刺激率ABR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VBI组TCD异常率为63%,高刺激率ABR异常率为61%,检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非VBI伴或不伴有眩晕组TCD异常率为54%,高刺激率ABR异常率为7%,检验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合TCD及高刺激率ABR检查结果有助于VBI的诊断,而单独的TCD结果不足以作为诊断依据。
林丽丽陈菁华毛晓梅郑朝生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颅多普勒
经颅多普勒检查对脑梗死后眩晕患者的诊断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眩晕患者的颈动脉形态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梗死后眩晕患者(观察组,42例)的颈动脉形态、斑块、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并与脑梗死后无眩晕患者(对照组,40例)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颈动脉Ⅰ级狭窄者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Ⅱ、Ⅲ级狭窄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血管Vm下降速度,PI和RI增高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斑块内无回声及弱回声区面积占斑块面积的百分比均值分别为(49.6±13.6)%及(22.1±7.5)%。结论:TCD可了解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改变,安全无创伤,有助于脑梗死后眩晕的诊断和防治。
林丽丽陈菁华毛晓梅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脑梗死眩晕
55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及脑电图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EEG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EEG正常4例,异常51例(92.7%)。其中轻度异常23例(41.8%),中度20例(36.4%),重度8例(14.5%)。结论:EEG检查能较早、较敏感地反映脑功能改变,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查应用于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中。
林丽丽陈菁华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