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若虹

作品数:22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蛋白
  • 5篇血清
  • 4篇氨酸
  • 3篇脂蛋白
  • 3篇体检
  • 3篇颅内
  • 3篇颅内感染
  • 3篇脑脊液
  • 3篇内感染
  • 3篇结合蛋白
  • 3篇活性
  • 2篇代谢
  • 2篇蛋白相关
  • 2篇性疾病
  • 2篇血清总蛋白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抑郁
  • 2篇抑郁模型

机构

  • 22篇中南大学湘雅...
  • 5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2篇陈若虹
  • 11篇胡敏
  • 4篇任亚萍
  • 4篇唐亚梅
  • 2篇唐爱国
  • 2篇张仁生
  • 2篇莫喜明
  • 2篇秦立新
  • 2篇侯舒毅
  • 2篇刘勇
  • 2篇洪敏
  • 2篇周志芳
  • 2篇张文娟
  • 1篇刘茵茵
  • 1篇李梅
  • 1篇唐浩能
  • 1篇王强
  • 1篇童明华
  • 1篇李晶
  • 1篇吕星

传媒

  • 6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慢性病患者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鉴定 ;药敏试验 ,耐药性监测按美国NCCLS推荐的操作标准进行。结果 :2 0 2例老年病人均患有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住院后所致的下呼吸道院内感染。在检出的 37种 2 5 0株菌中 ,革兰氏阴性杆菌 (G b) 1 4 4株 ,酵母样真菌 6 2株 ,革兰氏阳性球菌 (G+ C) 4 4株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 5 5 % ,2 8% ,1 7%。G 杆菌中大肠埃希氏菌 ,克雷伯氏菌属ESBL的阳性率分别为 37.8% ,39.6 % ;葡萄球菌属中MRS阳性率为 6 7%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为 6 .0 %。结论 :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是条件致病菌主要入侵对象 ,也是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 ,医院应重视与加强对这一特殊人群的护理与防卫措施。
姚冬梅陈若虹郑荣唐亚梅童明华
关键词:慢性疾病耐药性病原菌药敏试验
成人健康体检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活性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调查湖南省某医院成人健康体检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的活性水平,探讨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08例体检者,采用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Lp-PLA2活性。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p-PLA2活性水平在血脂指标中与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的相关系数(95%CI)分别为0.233(0.496~0.628)、0.483(0.405~0.554)、0.483(0.404~0.554)、-0.194(-0.285~0.099)、0.566(0.496~0.628)。回归分析显示Lp-PLA2活性水平与性别(β=0.227,P<0.001)和年龄(β=0.247,P<0.001)有相关性。男性Lp-PLA2活性水平(487.0±147.0)U/L高于女性(422.0±128.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7,P<0.001)。Lp-PLA2活性水平在各年龄段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13,P<0.001),随着年龄增加有升高趋势。根据性别进行分析时,男性各年龄段的Lp-PLA2活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93,P=0.152),女性各年龄段的Lp-PLA2活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64,P<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40岁以上女性的Lp-PLA2活性水平高于40岁以下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9,P<0.001)。结论本研究表明Lp-PLA2活性水平与性别和年龄独立相关,与饮酒、吸烟情况、身体质量指数、血压状况无相关性,在血脂指标中与载脂蛋白B关系最密切。
于沫任亚萍陈若虹胡敏
关键词:性别
血清补体C1q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补体C1q水平的变化,探讨MS患者血清补体C1q水平与体内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的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52例确诊的MS患者及90名健康对照人群进行研究.测量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人体测量学参数;检测血糖(GLU)、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C1q水平;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S患者的血清C1q水平(244.34±62.66)m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202.37±35.92)mg/L(t=-6.250,P=0.000).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S患者血清C1q水平(244.34±62.66)mg/L与血清TG水平[2.34(1.89,3.62)]mmol/L(r=0.245,P=0.001)、TC水平(4.91±1.26)mmol/L(r=0.398,P=0.000)、LDL-C水平(3.23±1.03)mmol/L(r=0.325,P=0.000)呈显著正相关;肥胖的MS患者C1q水平(258.92±69.59)mg/L与收缩压(SBP)(144.76±22.94)mmHg(r=0.388,P=0.018)、血清TG水平[2.65(1.87,3.82)]mmol/L(r=0.482,P=0.003)、TC水平(5.18±1.31)mmol/L(r=0.529,P=0.001)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C1q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等其他混杂因素后,血清TG水平是MS患者(β=0.302,P=0.000)以及肥胖的MS患者(β=0.653,P=0.000)C1q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S患者血清C1q水平显著升高,C1q水平与血脂代谢谱的水平密切相关,血清TG水平为代谢综合征患者C1q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唐浩能刘首娉陈若虹付瑶阳庄思琪胡敏唐玲丽
关键词:补体C1Q代谢综合征体质指数三酰甘油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在婴幼儿血清苯丙氨酸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血清苯丙氨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不经荧光衍生化处理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直接检测健康婴幼儿、拟诊和排诊苯丙酮尿症患儿的血清苯丙氨酸含量.结果51例1月~5岁的健康婴幼儿的血清苯丙氨酸含量为32.09~133.59μmol/L(x±s=93.1±24.1μmol/L).45例临床拟诊和排诊PKU的1月~5岁的的婴幼儿中,30例血清苯丙氨酸含量<150μmol/L,排除PKU诊断,15例患儿血清苯丙氨酸含量为1070.8~2302.6μmol/L(x±s=1696.4±415.1μmol/L),诊断为经典型PKU患者.结论不经荧光衍生化处理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简便、快速、灵敏、特异,适用于苯丙酮尿症的诊断和疗效监测.
董存岩洪敏唐爱国王强莫喜明陈若虹
关键词:氨基酸高效液相色谱法苯丙酮尿症
不同检测系统结果在血脂达标切点判断中的临床差异分析及解决方案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3种血脂检测系统结果的差异, 分析其对血脂管理中危险分层及临床决策的影响, 并寻找减小影响的方法。方法在2022年8—10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体检者及住院患者中收集甘油三酯(TG)<4.5 mmol/L的血清样本196份, 分别用日立-和光(HW)、罗氏、迈瑞3种系统直接检测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并由公式(TC-HDL-C)计算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以及根据Friedewald公式计算LDL-C(F-LDL-C), 进行方法学对比。分别计算这6个指标在3种检测系统间的变异系数(CV), 评价结果的一致性, 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各指标在不同系统间的相关性。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推荐的不同危险分层LDL-C的达标值将样本分成<1.4、1.4~<1.8、1.8~<2.6、2.6~<3.4和≥3.4 mmol/L组, 统计不同系统LDL-C检测结果分在同一组的样本数及百分率, 评估系统间LDL-C差异对血脂管理临床决策的影响。通过2种方法计算校正因子:(1)用EP9-A3的方法估算系统间LDL-C的平均偏差;(2)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系统间LDL-C差值与相关指标的回归模型。用这2种校正因子修正系统间LDL-C的偏差, 用卡方检验比较修正前后LDL-C分组一致率的差异。结果 3种检测系统间TG、TC、LDL-C、F-LDL-C、HDL-C、非HDL-C的CV均值分别为4.84%、1.92%、11.96%、3.81%、5.82%、2.61%。相关性分析显示, 3种系统进行两两比对时, 除HW与罗氏的LDL-C、迈瑞与罗氏的LDL-C的R2分别为0.938、0.947外, 其余指标R2均>0.97。3种系统LDL-C、F-LDL-C按危险分层达标值分组的一致率分别为51.0%(100/196)、90.8%(178/19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时, 罗氏与HW、迈瑞与HW、迈瑞与罗氏系统LDL-C分组一致率分别为60.7%(119/196)、82.7%(162/196)、54.1%(106/196)。用平均偏差校正后罗氏与HW的分组一致率提高至73.7%~79.4%(P<0.05), 罗氏与迈瑞的分组�
陈若虹吴逢曦蔡婧瑶张亦如周志芳胡敏
关键词:血脂管理胆固醇LDL
HBP在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脑脊液中肝素结合蛋白在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行开颅手术的部分患者,分为颅内感染组(42例)和非感染组(24例),同时根据预后情况将颅内感染组分为感染控...
陈若虹
关键词:脑脊液开颅手术颅内感染
长沙市区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参考区间的建立
目的在本实验室建立适合本地区人群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生物参考区间。方法收集4740例长沙城区健康参考个体测定TP和ALB值,与本实验室原有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对于验证不通过的项目,再建立适用于本实验室的生物参...
陈若虹侯舒毅
文献传递
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建立由血清学指标组成的慢性丙型肝炎(丙肝)肝纤维化无创性综合诊断模型。方法收集慢性丙肝肝纤维化患者91例,随机分成模型组(68例)和验证组(23例),对年龄、性别以及27项血清学参数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指数模型(FMIC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能力。同时将FIMC模型与其他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一个由血小板(PLT)、总胆红素(T-Bil)和透明质酸(HA)3项指标构成的判别丙肝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模型FMIC。肝纤维化S2、S3、S4分期的cut off值分别为3.1、4.7、8.9,其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900、0.943、0.860;FMIC模型联合指标的AUC^(ROC)明显高于单独使用PLT、T-Bil、HA指标(AUC^(FMIC)=0.905,AUC^(PLT)=0.611,AUC^(T-Bil)=0.805,AUC^(HA)=0.789);FIMC模型的诊断效率高于其他模型(AUC^(FMIC)=0.943,AUC^(Forns index)=0.629,AUC^(APRI)=0.446,AUC^(CDS)=0.682,AUC^(API)=0.582,AUC^(AAR)=0.405)。结论建立的丙肝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模型FMIC,提高了诊断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肝脏活检。
陈若虹任亚萍唐亚梅刘畅胡敏
关键词:血清学无创性诊断生化指标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浓度升高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抗环瓜氨酸肽(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anti-CCP)抗体浓度的变化,探讨抑郁症的免疫机制及其与自身免疫的关系。方法: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大组,每组30只,每大组再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氟西汀(uoxetine,Flx)治疗组3个亚组。以CUMS结合孤养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第一大组大鼠用于旷场试验、糖水消耗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第二大组大鼠心脏穿刺采血后,以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anti-CCP抗体浓度。结果:与对照组和氟西汀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自发活动显著减少;糖水消耗量、糖水偏爱百分比显著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延长;血清Hcy和anti-CCP抗体水平明显升高。结论:CUMS抑郁模型大鼠体内存在免疫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氟西汀治疗可改善上述免疫反应。
唐亚梅刘勇秦立新张仁生陈若虹
关键词:CUMS同型半胱氨酸
两种血清苯丙氨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的比较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对两种血清苯丙氨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进行比较.方法对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从线性范围,检测限,精密度等参数上进行比较,用两种方法分别测定了正常儿童和一组PKU患儿血清phe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PLCUV法和HPLC-FLD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1512 μmol/L和12~1220 μmol/L,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75 μmol/L和3μmol/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和102.5%,批内CV均<5%,批间CV分别为4.01%和7.17%,正常儿童血清phe值分别为63.2±11.6 μmol/L和92.8±21.3μmol/L(x眘);两种方法同时测定PKU血清phe结果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19),HPLC-FLD法值较高但与HPLC-UV法值呈正相关(r=0.783).结论两种HPLC方法均能灵敏,特异地测定血清phe,满足对pku筛查的需要,HPLC-UV法在精密度及缩短分析检测时间上略优于HPLC-FLD法.
唐爱国洪敏莫喜明陈若虹
关键词:苯丙氨酸高效液相色谱法苯丙酮尿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