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灿 作品数:28 被引量:3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带线金属锚钉结合膝后内侧小切口治疗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带线金属锚钉结合膝后内侧小切口治疗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1例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均取膝后内侧入路行小切口,再用带线金属锚钉进行固定,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2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且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36个月,平均(12.8±3.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平均评分为(95.2±2.6)分。术后3个月,患者骨折部位均愈合。结论应用带线金属锚钉结合膝后内侧小切口治疗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能较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贾科江 关津京 宋志勇 杨朝垒 田朝奇 周志广 陈炳灿 姜会枝关键词:后十字韧带 撕脱骨折 逆行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 2004年 陈炳灿 赵代杰 何明杰关键词:肱骨干骨折 石膏固定 不同时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效果及对患者Lysholm评分、骨隧道宽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早期与晚期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效果及对患者Lysholm评分、骨隧道宽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分为早期组与晚期组,每组40例。早期组为受伤15 d内手术,晚期组为受伤15 d后手术。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隧道宽度、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及手术6个月后膝关节屈曲度。结果 术后,两组Lysholm评分高于术前,VAS评分低于术前,骨隧道宽度高于术前,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术前,且早期组均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P=0.010);术后,两组膝关节屈曲度均高于术前,且早期组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膝关节镜下实施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早期手术相较于晚期效果更优,可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屈曲度,缓解术后疼痛,加快骨隧道恢复,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吴登科 田朝奇 周志广 陈炳灿 曹飞关键词:膝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股骨远端骨折92例微创治疗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LISS技术微创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02/2008-01股骨远端骨折患者92例均采用L ISS系统治疗,术后功能评分。结果:全部患者均临床愈合,优良率91.3%。结论:LISS是一种遵循微创技术原则设计的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系统,它能有效保护骨折部位软组织和血运,提高骨折愈合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陈炳灿 李朝旭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成形与髌骨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对患者膝关节及髌骨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对比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成形与髌骨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对患者膝关节及髌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成形组(髌骨成形)与置换组(髌骨置换)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髌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置换组KSS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成形组(P<0.05)。术后9个月、12个月,置换组Feller髌骨功能评分高于成形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髌骨成形相比,髌骨置换在膝关节置换术中效果更好,可促进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术后膝关节、髌骨功能恢复。 宋志勇 蒋捷 陈炳灿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 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置换 骶髂关节螺钉联合钉棒系统在TileB型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经皮骶髂关节螺钉联合前环钉棒系统内固定在TileB型骨盆骨折中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TileB型骨盆骨折患者。 徐启飞 林岿然 陈炳灿 赵代杰 张松勤 潘秀琴关键词:钉棒系统 半腱肌转位术治疗陈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 2021年 目的探讨半腱肌转位术治疗陈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的疗效。方法采用半腱肌转位术治疗22例陈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根据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2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定膝关节功能:优16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21/22。结论半腱肌转位术治疗陈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贾科江 关津京 宋志勇 杨朝垒 陈炳灿 姜会枝 马国涛 田朝奇闭合复位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 -rotatio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7月~2012年1月,收治3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男13例,女20例;年龄20~88岁,平均50.2岁。致伤原因:摔伤23例,交通意外伤8例,坠落伤2例。骨折按照AO分型标准:31A1型12例,31A2型16例,31A3型5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小时~7天,平均1.8天。入院后3~7天进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1例发生骨折愈合后防旋转刀片锁定松动现象,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主钉切出股骨头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定期行X线检查,明确骨折愈合情况;平均手术时间97.71±8.38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145.00±18.09ml,平均手术切口长度4.86±0.23mm。32例获随访,愈合时间2个月~5个月,平均3个月。术后1年根据Harris评定标准进行评价:本组获优23例,良7例,中3例,优良率:90.9%。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不受影响,符合微创治疗的目的,是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手段。 赵广辉 赵春丽 李晨 陈炳灿 赵代杰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微创 关节镜下缝线捆扎配合门型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捆扎配合门型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捆扎配合门型钉治疗27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术后3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38个月。术后3个月内骨折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优20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25/27。1例轻度屈膝受限,1例Lachman试验弱阳性。结论关节镜下缝线捆扎配合门型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可同时处理其他关节损伤,能较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贾科江 关津京 宋志勇 杨朝垒 陈炳灿 姜会枝 马国涛 田朝奇关键词:胫骨髁间嵴骨折 关节镜技术 缝线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关节镜下诊断及治疗,取出软骨样游离体送病理检查,同时行关节清理及病变滑膜切除。结果术前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低于术后(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能较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杨朝垒 贾科江 陈炳灿 田朝奇关键词:滑膜软骨瘤病 关节镜 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