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
- 作品数:49 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成人“胡桃夹症”致盆腔淤血综合征1例被引量:3
- 2004年
- 邵志强郑少斌陈彤肖耀军张辉见
- 关键词: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精索静脉曲张疗效比较分析
- 目的 比较三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共计24个月南方医院泌尿外科手术治疗124例成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膜后组(A组)66例,显微镜下手术治疗组(...
- 黄泽海陈彤陈壮飞赵善超
- 关键词:显微镜精索静脉曲张
- 一种抗菌不饱和脂肪族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饱和脂肪族聚酯,该聚酯是化学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和化学式(II)所示的结构单元按3:7~7:3的摩尔比线性无规排列的聚酯,其数均分子量为3000~9000,分散性指数为1.55~2.34;所述的不饱和脂...
- 陈彤黄泽海周启蒙彭红梅
- 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筛选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寻找肾癌相关肿瘤标记物,用于肾癌临床诊断、药物治疗靶点的选择及预后监测。方法采用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筛选15例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正常肾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统计学采用t检验进行定量比较,以两组蛋白含量比值在1.5倍及以上,P<0.05,被认为是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或串联质谱技术进行差异表达蛋白质点鉴定。结果共筛选分离出27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经质谱技术共成功鉴定了26种蛋白质,11种蛋白质在肾癌组织中上调,15种蛋白质下调。其功能覆盖细胞活动的多个方面,其中线粒体短/支链特异性酰基辅酶A脱氢酶、醛糖1-表异构酶、PRDX4、CAPG、β-防御素107、微纤丝相关糖蛋白4等6种蛋白是我们首次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成功筛选的肾癌差异表达蛋白质,并发现了1个预测蛋白(UCRIL)。结论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在肾癌组织中获得较好的筛选效果,新筛选的差异表达蛋白有望成为肾癌分子生物学标记物,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陈壮飞肖耀军黄泽海陈彤赵善超姜耀东吴芃郑少斌
- 关键词:肾癌肿瘤标记物定量蛋白质组学
- 临床带教工作初探被引量:1
- 2011年
- 临床实习、实践是医学生成为合格医生必不可少的过程。然而由于目前临床带教中相关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及医患关系的不和谐,限制了医学生和试用期医生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于医学人才培养。本文针对医学教学及临床实践存在的问题,结合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相关政策,探讨现阶段临床带教工作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 陈鹏亮刘韬吴芃陈彤
- 关键词:临床教学
- 二期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重型尿道下裂的评价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对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重型尿道下裂的一期或二期手术疗效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对1998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一期或二期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进行治疗的33例重型尿道下裂进行对照回顾分析。结果:一期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18例,一次成功率55.6%(10/18),尿瘘发生率27.8%(5/18),外口狭窄发生率16.7%(3/18);二期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15例,一次成功率66.7%(10/15),尿瘘发生率13.3%(2/15),外口狭窄发生率20.0%(3/15)。结论:结合临床观察及相关数据,二期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在重型尿道下裂的治疗中似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尚需继续积累病例,通过有效的统计学分析进一步确证这一推论。
- 杜跃军陈彤陈鹏亮左翼毛向明
- 关键词:尿道下裂
- 衣原体性尿道炎的聚合酶链反应诊断和治疗
- 1998年
-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门诊137例男性尿道炎病人进行检测,衣原体阳性者49例,占35.7%。37例单纯性衣原体性尿道炎分别用泰利必妥、美满霉素和阿齐霉素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提出PCR技术对衣原体尿道炎的临床诊断有推广应用价值,但应防假阳性发生。同时伴慢性前列腺炎者上述药物的常规治疗难以得到满意的疗效。
- 郑少斌陈彤张国良张振贵
- 关键词:尿道炎衣原体感染聚合酶链反应
- 可视人膀胱肿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的方法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建立其可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直接观察肿瘤生长及转移的简便、可靠的原位移植模型。方法以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标记基因经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入人类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株中,经梯度浓度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然后接种于裸小鼠膀胱壁内,活体荧光成像系统直接观察原位肿瘤的生长与转移,并与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比较。结果经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膀胱肿瘤T24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绿色荧光,并可在体内、外持续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后的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的体内外生物学行为无明显改变,裸小鼠膀胱原位接种5×105个转染后的膀胱肿瘤细胞后1周即可在荧光成像系统下观察到下腹部新生膀胱肿瘤发出绿色荧光,2周后膀胱肿瘤可被触及,4周后经解剖可在荧光成像系统下观察到腹膜后及盆腔淋巴结等远处转移。结论绿色荧光蛋白是新一代的生物源性荧光标记物质,它具有分子量小、对细胞无毒、使用方便及容易检测等优点。绿色荧光蛋白能够在T24人膀胱肿瘤细胞中长期稳定表达,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膀胱肿瘤T24细胞建立的可视裸鼠原位移植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膀胱肿瘤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新方法。
- 谭万龙吴元东陈彤熊林郑少斌
- 关键词:膀胱肿瘤绿色荧光蛋白
- 尿道球部多发巨大结石1例被引量:1
- 2006年
- 赵善超陈彤郑少斌谭万龙谢毅
- 关键词:尿道结石多发
- 一种抗菌不饱和脂肪族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饱和脂肪族聚酯,该聚酯是化学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和化学式(II)所示的结构单元按3:7~7:3的摩尔比线性无规排列的聚酯,其数均分子量为3000~9000,分散性指数为1.55~2.34;所述的不饱和脂...
- 陈彤黄泽海周启蒙彭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