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慧
- 作品数:66 被引量:226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 2009年江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分析江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的现状和水质情况,为农村改水工作和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在江门所辖6个县(区)设121个监测点,其中集中式供水监测点96个,分散式供水监测点25个,于丰水期、枯水期各采样1次,检测水样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观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共20项,并现场调查各监测点的水源选择、供水方式、水处理工艺流程等。结果饮用集中式供水人口275.96万人,占82.30%,分散式供水人口59.36万人,占17.70%。共调查集中式供水水厂198家,其中完全处理的83家,仅占41.92%(83/198)。水质总合格率为50.00%(230/460),项次合格率为94.68%(8568/9049),集中式供水样品合格率为55.12%(226/410),项次合格率为95.56%(7739/8099),分散式供水样品合格率为8.00%(4/50),项次合格率为87.26%(829/950),集中式供水样品合格率及项次合格率均高于分散式供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集中式供水水样的余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浑浊度的合格率较低,分别为73.35%(234/319)、79.27%(325/410)、82.20%(337/410)、89.51%(367/410);分散式供水水样的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耐热大肠菌群、pH、浑浊度的合格率较低,分别为28.00%(14/50)、66.00%(33/50)、30.00%(15/50)、86.00%(43/50)、88.00%(44/50)。结论江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较低,尤其是分散式供水,建议加大农村改水的力度和加快镇、村级水厂的改造,加强农村饮水监测管理,保障供水设施的正常运作和有效的管理维护。
- 黄展陈子慧曾明亮赵劲文
- 关键词:农村人口饮水
- 2015年广东省成年居民饮品消费状况及特征分析
- 2019年
- 目的了解广东省成年居民饮水现状及特征。方法数据资料来自2015年广东省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项目中的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对调查对象的饮料、茶水和白水消费频率及消费量进行分析。结果 3 694名成年居民饮料、茶水消费率分别为58%、43%;饮料、茶水、白水每日消费量平均为24.5、356.4和826.0 mL,分别占总饮水量的2%、24%和74%。男性饮料、茶水消费量高于女性,白水消费量比女性低(均P<0.01)。随年龄增长,饮料、白水消费量降低,茶水消费量升高(均P<0.01)。在校学生的饮料消费水平最高。饮料消费量随身体活动强度增大而增加(均P<0.01)。结论广东省成年居民饮水状况受性别、年龄、职业、身体活动因素影响,青年人,尤其在校学生的饮料摄入较高,需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饮水知识宣教,引导合理消费。
- 王萍陈少威纪桂元蒋琦黄芮霍伟伦陈子慧
- 关键词:饮料茶水成年人消费量
- 镉暴露与骨质疏松:人群研究与尿镉的基准剂量
- 目的:在中国两个不同镉暴露水平的地区调查环境镉暴露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以本地居住时间大于15年,以自产大米和蔬菜为主要食物的农业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排除职业镉暴露者.我们共测量1109名研究对象的前臂骨密度,其中830...
- 吕颖坚梁旭霞王萍黄芮陈子慧顿中军王晶蒋琦吴仕漩凌海团李志学杨杏芬
- 基于生物可给性的广东省居民主要消费海水鱼膳食暴露评估应用初探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广东省居民主要消费海水鱼品种中甲基汞的生物可给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生物可给性对膳食海水鱼甲基汞暴露的影响。方法在广州某大型水产贸易市场采集12种海水鱼(共36份样品),经不烹调(生样)、油煎、烘烤或清蒸等4种烹调后,采用体外模型生理原理提取法测定甲基汞生物可给性,比较不同海水鱼、烹调方式之间甲基汞生物可给性差异,并分析生物可给性对甲基汞暴露状况的影响。结果 12种海水鱼生样中甲基汞生物可给性范围为26.5%(带鱼)~84.3%(龙利鱼)。烹调后海水鱼甲基汞生物可给性下降,油煎、烘烤后分别下降了29.0%和3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蒸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汞生物可给性与甲基汞含量呈线性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442(P<0.001)。考虑生物可给性后,沿海地区居民海水鱼甲基汞每周暴露量均值下降48.3%;带鱼甲基汞暴露贡献率由13%降至7%,龙利鱼贡献率由8%上升至14%。结论海水鱼中甲基汞生物可给性因鱼种不同存在差异,烹调后生物可给性下降,在膳食甲基汞暴露风险评估中可综合考虑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 王萍王萍陈子慧吴炜亮陈子慧黄芮霍伟伦黄伟雄黄芮
- 关键词:甲基汞生物可给性海水鱼
- 广东省居民膳食稀土暴露的双份饭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了解广东省居民稀土元素暴露水平并评估其暴露健康风险。方法以稀土矿区和非矿区18~45岁本地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双份饭法收集调查对象在调查期间的全部入口食物和饮水,测定膳食及饮用水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计算暴露量,以每日允许摄入量(ADI)70μg/kg·bw作为健康指导值评估暴露风险。结果本次双份饭调查共纳入矿区居民31人,其中男性15人,女性16人,平均体重54.7 kg;非矿区居民34人,男女各半,平均体重57.2 kg。矿区、非矿区居民平均年龄均为29岁。矿区居民膳食和饮用水中各稀土元素含量均数范围分别是0.33~94.45和0.049~51.705μg/kg,含量最高的均为镧元素。非矿区居民膳食和饮用水中各稀土元素含量均数范围分别是0.02~3.17和0.001~0.042μg/kg,含量最高的均为铈元素。矿区和非矿区居民稀土日均暴露量分别为6.512、0.171μg/kg·bw,占ADI值的9.3%和0.2%;日均P97.5暴露量分别为38.062、0.520μg/kg·bw,占ADI值的54.3%和0.7%。结论广东省矿区和非矿区居民稀土平均暴露量均未超过ADI值,稀土元素暴露健康风险较低。
- 王萍陈子慧黄伟雄黄芮霍伟伦
- 关键词:稀土元素膳食调查
- 气温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及其路径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背景]近年来我国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率呈显著增加趋势。有研究发现气温与单种代谢指标有关,但缺乏气温对MS影响的机制路径研究。[目的]基于广东省数据,研究气温对人群MS的影响及影响路径。[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广东省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获得8524个样本,通过问卷和体格检查收集了基本特征、行为特征、健康状况及体力活动水平,通过气象监测站点获得气象数据。个体调查数据根据体检日期及地点和当日及滞后14 d的气温暴露数据匹配。使用广义相加模型探索气温与MS及其指标的暴露-效应关系,计算效应值并探索单日滞后气温的滞后效应。基于文献资料和广义相加模型分析的结果采用路径分析探索气温影响MS的路径。[结果]当日及滞后14 d日均气温与MS的发生风险无统计学相关。当日日均气温升高1℃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值分别为-0.033(95%CI:-0.040~-0.026)mmol·L^(-1)、-0.662(95%CI:-0.741~-0.583)mmHg、-0.277(95%CI–0.323~-0.230)mmHg和–0.005(95%CI:–0.007~–0.004)mmol·L^(-1)。日均气温对FBG、血压、HDL-C和腰围的影响持续至滞后14 d。日均气温与SBP和DBP的影响效应值在滞后当日是最大的。当日日均气温对FBG和SBP有直接和间接影响,气温对TG有间接影响,中介变量为腰围和FBG,其间接效应为–0.011(95%CI:–0.020~–0.002)。当日日均气温对SBP、FBG、TG的间接效应弱。[结论]气温与MS的发生风险无相关性,当日日均气温会显著影响血压与FBG的水平,且存在滞后效应。当日日均气温存在通路间接影响FBG和TG水平。
- 胡婕罗佳丽陈子慧陈思齐纪桂元许晓君孟瑞琳肖建鹏何冠豪孟浩蓉胡建雄曾韦霖李杏郭凌川马文军
- 关键词:气温代谢综合征广义相加模型
- 江门市区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及其耐药性调查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了解江门市区各类食品中沙门菌污染和耐药状况。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并参照全国食源性检测工作手册,采集市区集贸市场、大型超市及个体熟食销售点等的生肉类、生奶等9类食品检测沙门菌,检出菌株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9类550份食品中的31份检出沙门菌31株,阳性率为5.64%。其中以生肉类(生猪肉、生鸡肉、生羊肉、生牛肉)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1.67%、10.00%、10.00%和9.09%,其次为非定型包装熟肉类,阳性率为3.70%。生奶和冰淇淋均未检出沙门菌。检出沙门菌对20种抗生素中的17种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本市区9类食品中有7类存在沙门菌污染和发生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尤其是生肉类和非定型包装熟肉的管理,控制动物饲料亚治疗抗生素的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对防止耐药菌株、控制食源性疾病很有必要。
- 李占裕梁柏年尹本康陈子慧朱小慧
- 关键词:食品沙门菌污染耐药性
- 广东省秋冬季气温与人群血清尿酸水平的关联被引量:4
- 2021年
- [背景]以往研究发现血清尿酸呈现季节性变化,高温作业环境增加职业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但缺乏气温对普通人群血清尿酸水平急性效应的研究。[目的]探讨气温与人群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为开展相关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广东省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调查"项目中抽取研究对象,并调查其社会经济学特征、健康状况、饮食情况、体格和实验室检查信息。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获取同期全国698个气象监测站点气象资料(日均气温和日相对湿度),使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薄板样条函数软件插值获取全国的气象资料的栅格数据,尺度为0.01°×0.01°,并从中提取广东省气象栅格数据,根据参与者居住地址匹配气象栅格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滞后0~14 d日均气温和居民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按照性别、年龄(<65岁和≥65岁)、体重指数(<24 kg·m^(-2)和≥24 kg·m^(-2))、是否患高血压和是否患高血脂进行分层分析,控制日均气温及滞后天数的自由度及PM2.5、PM10、NO2、O3、水产品摄入量,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 670人。总人群血清尿酸浓度为(335.7±92.4)μmol·L^(-1),日均气温中位数为17.3 (P5~P95:8.5~25.0)℃。日均气温和血清尿酸累积14 d的暴露-反应关系是非线性的,以日均气温最低点(2℃)为参考点,当日均气温上升至25℃(P95),血清尿酸水平累积增加了113.8(95%CI:71.1~156.6)μmol·L^(-1)。日均气温P95(25℃)对人群血清尿酸影响的效应在第1天开始出现,约第4天达最低值后开始上升,约10 d达最高值后开始下降。日均气温P95(25℃)对女性、年龄<65岁、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尿酸水平的累积效应分别大于男性、年龄≥65岁、正常体重、血压正常和血脂正常人群,但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
- 罗佳丽许燕君陈子慧陈思齐纪桂元许晓君肖建鹏何冠豪孟浩蓉胡建雄曾韦霖李杏郭凌川马文军
- 关键词:气温尿酸急性效应
- 膳食模式与健康被引量:9
- 2018年
- 营养对于人类健康至关重要。传统上营养学的研究侧重于研究单个营养素和单种食物的健康效应,忽略了各种营养素之间、各种食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人们的膳食是多种食物的组合,不仅是摄入单一的营养素或者食物,所以营养与健康的研究趋势将是把膳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即研究膳食模式(dietary pattern)对健康的影响。膳食模式又被称为“饮食模式”、“膳食结构”等.
- 纪桂元洪晓敏蒋琦陈子慧
- 关键词:膳食模式营养健康
- 江门市桑拿沐足场所从业人员的HIV/STD感染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桑拿、沐足场所已逐步成为性病、艾滋病潜在的传播场所,江门市涉及此类场所的人群中梅毒、淋病、衣原体、支原体的感染率分别是1.12%、3.02%、5.83%、32.09%,还未发现有HIV感染病例,其感染率仅略低于性病门诊的感染率。感染者中,中学学历者占90%以上,且多来自农村,流动性大,性病艾滋病知识水平低,是性病艾滋病传播的重点人群,应针对性采取宣传、防治和干预等综合措施,控制性病艾滋病在此类人群中的传播。
- 农媛生陈子慧赵晓蓉
- 关键词:HIV感染STD感染性病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