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昌 作品数:97 被引量:688 H指数:15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气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超声波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反复超声检查在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高频5.0-7.5 MHz线阵探头,按Graf方法,对3 010例新生儿分别在出生1周内,30-60 d,90-120 d进行3次发育性髋关节超声跟踪检查。结果髋关节异常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减低;髋关节异常的男女差异明显,产时胎位在婴儿早期对其髋关节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产时胎位与髋关节异常差异不明显。婴儿髋关节在3次超声检查中发现有各种变化。结论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变化,需要多次超声波检查。 徐志强 齐秀玉 王维洁 凡特 余荣华 陈博昌关键词:婴儿 超声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 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手术治疗15例 被引量:8 2009年 肱骨内上髁骨折是继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外髁骨折之后较多见的儿童肘部骨折,在大年龄儿童中尤其多见,肱骨内上髁受到前臂屈肌的牵拉而撕脱,可伴肘关节脱位。其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的严重程度较肱骨外髁骨折及髁上骨折轻,因此肱骨内上髁骨折较少受到重视。本文对本院手术治疗的肱骨内上髁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李玉婵 陈博昌关键词:肱骨 骨折 儿童 骨骺下截骨延长手术治疗儿童肢体缩短(介绍一种新的设计) 1986年 肢体延长手术已有近60年的历史.1921年Cordivilla施行了3例股骨延长手术,但由于手术并发症很多,未能推广.此后1936~1946年Mc Murrary、Bost、Abbott、Compere,White、Anderson作了大量的改进,手术仍未能普遍展开.1958年Sofield对手术后20年作了随访,认为并发症有很高百分率,手术应认真、严肃考虑才能进行.1967年Coleman、Noonan、Kawamura再提出肢体延长手术,奠定了这手术的基础.国内,1974年以来在许多医院开展,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普及. 吴守义 贺小桦 陈博昌关键词:骨骺 肢体延长 HOWEVER 百分率 LITTLE WOULD 尺骨成角截骨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 被引量:15 2003年 徐蕴岚 杨根兴 陈博昌关键词:儿童 陈旧性孟氏骨折 石膏固定 先天性尺桡骨近端骨性连接病因诊断和治疗:争议仍然存在 被引量:1 2013年 先天性尺桡骨近端骨性连接(congenital radioulnarsynostosis,CRS)是一种罕见的上肢畸形。它主要是由于近端尺、桡骨融合而形成前臂的旋转功能受限。前臂旋转功能受限极大地影响了手的功能,进一步影响了患者吃饭、穿衣和洗澡等日常生活。通常见于单侧肢体,双侧也非罕见。Sandifort在1793年首次报道了该疾病[1]。在随后的200年中, 朱翔 陈博昌 鲍琨关键词:上肢畸形 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期间髋臼指数变化 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研究髋臼指数(AI),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闭合复位期间的变化规律和影响 AI 变化的因素。方法 24例 CDH 患者(48个髋关节)按治疗前年龄分为3组:大年龄组(>18月,17例),小年龄组(≤18月,21例),正常组(10例),整个过程中设7个时间点摄取 X 线片,测量系列 AI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AI:大年龄组>小年龄组>正常组;治疗中,3组 AI 均有下降,下降幅度:小年龄组>大年龄组>正常组:下降速度:小年龄组>大年龄组>正常组。治疗终末,小年龄组已恢复至正常范围,大年龄组仍大于正常范围。结论CDH 治疗前年龄和 AI 值是决定髋臼发育能否恢复正常的两大主要因素。 陈博昌 王志刚关键词:先天性 髋关节脱位 髋臼指数 闭合复位 分期矫正治疗青少年股骨远端骨骺损伤所致成角和短缩畸形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介绍分期矫正青少年股骨远端骨骺损伤所致成角和短缩畸形的方法,并总结近3年来这方面的治疗结果。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分期矫正治疗(即先做股骨髁上截骨矫形,矫正股骨远端成角畸形,同时做股骨远端全骺板阻滞,待截骨完全愈合、双下肢不等长逾4em时再做股骨中段截骨延长)的1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12例患儿中,11例获满意随访。11例患儿截骨端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9个月,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无畸形复发。12例患儿中,5例完成一轮成角和短缩治疗周期,4例不需做延长治疗,3例未及做延长治疗。5例二期延长病例中,3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其外固定指数(EFI)平均为每厘米1.5个月;2例后期改换钢板内固定。2例发生针道感染。结论分期矫正成角和短缩作为股骨远端骨骺损伤所致畸形的一种治疗方法,能及时矫正股骨下端成角畸形,有利于保护膝关节功能,缺点在于需反复多次手术。对于治疗初期成角畸形明显,而下肢短缩不足4cm的生长期患儿较为适合。 鲍琨 张彦 陈博昌 易新成关键词:矫形外科手术 骨骺 手术合并症 Ellis-van Creveld综合征源性膝外翻的矫形治疗1例 2024年 埃利伟氏(Ellis-van Creveld syndrome, EVC)综合征即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发病率约为1/1 000 0000, 以软骨及外胚层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为主要特征。就骨科病症而言, 进行性膝外翻伴髌骨脱位对患儿下肢行走能力及外观的影响最大, 而膝外翻矫正术后复发率高是骨科医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EVC源性膝外翻病例, 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利用跨关节外固定支架逐渐矫正下肢轴线, 为后续彻底矫正关节内塌陷提供必要的条件与支撑, 再分侧分期逐步全面矫正畸形, 患儿术后随访8年余, 矫形效果维持良好。 张彦 鲍琨 陈博昌关键词:膝外翻 ILIZAROV技术 截骨矫形 外科手术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复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分析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复发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收集自2000年1月至2008年4月采用Ponseti方法正规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病例478例(不包括多关节挛缩马蹄足及未行皮下跟腱切断术的轻型病例),男386例,女92例;双侧236例,单侧242例,共714足。按照Dimglio评分标准分型:Ⅰ型21例29足,Ⅱ型186例275足,Ⅲ型215例308足,Ⅳ型56例102足。所有病例经Ponseti方法给予连续矫形石膏,经皮跟腱切断术后佩戴矫形支具,进行定期随访,关注畸形有无复发,复发与分型及支具佩戴关系,复发的年龄和类型,并做出相应治疗。通常再次给予4~5次连续矫形石膏后根据畸形复发的类型行经皮跟腱切断术,胫前肌转移术或二者的联合。结果所有病例获不同程度随访。共复发89足:Ⅰ型0足,Ⅱ型26足,Ⅲ型30足,Ⅳ型33足。支具佩戴顺从632足,复发38足,复发率6.01%;不顺从82足,复发51足,复发率62.20%。复发年龄集中在2~3岁。复发畸形的类型主要为马蹄和足内翻旋后。复发足再给于4~5次矫形石膏后,18足再行经皮跟腱切断术,61足行胫前肌转移术,10足行两者联合。术后平均随访3年2个月,复发畸形纠正良好。结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后复发的两大原因为:原发畸形严重以及家长和患儿对支具佩戴的不顺从。畸形复发通常在自行放弃支具治疗后2~4个月开始。复发类型主要为马蹄和足内翻旋后,根据畸形复发的不同类型再给于4~5次连续矫形石膏后,再行经皮跟腱切断术,胫前肌转移术或两者联合,可以矫正复发畸形,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王志刚 蔡海清 张宇琛 陈博昌关键词:马蹄足畸形 复发 不同年龄段小儿髋关节异常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1 2014年 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 displasia of hip,DDH)也称髋关节脱位,过去称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hip,CDH),是一种与出生有关的髋关节疾病。它指在出生时髋关节就存在异常,并在出生后的发育过程中不断恶化的病变,包括从轻微的髋关节不稳定到髋关节完全性脱位。 陈博昌关键词:DISLOCATION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发育不良 小儿 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