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 作品数:46 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型髓系抑制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评价口腔鳞癌(OSCC)患者外周血中髓系抑制细胞(MDSC)变化及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的58例口腔鳞癌患者(OSCC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对照组和OSCC组术前外周血中MDSC的表型及比例,比较分析20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后3天、7天、30天外周血中MDSC的动态变化;分选CD11b+CD33highHLA-DR-细胞,采用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精氨酸酶活性检测,以及一氧化氮含量检测验证该群细胞功能;检测血清IL-6含量及与外周血CD11b+CD33highHLA-DR-MDSC变化的相关性。【结果】(1)OSCC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CD11b+CD33highHLA-DR-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8±0.21)%和(0.65±0.05)%,OSCC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中CD11b+CD33highHLA-DR-细胞是一群CD14+CD15-的有免疫抑制功能单核细胞型髓系抑制细胞(M-MDSC),可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3)M-MDSC的变化与患者临床分期有关,临床Ⅲ、Ⅳ期口腔鳞癌患者与临床Ⅰ、Ⅱ期患者外周血M-MDSC比例分别为(3.01±0.35)%和(2.19±0.1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MDSC的变化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患者外周血中M-MDSC比例在术后3天内明显升高(7.46±0.57)%,7天后逐渐下降(2.56±0.20)%,至术后30天可逐渐下降接近健康者水平(1.07±0.06)%,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患者外周血中M-MDSC变化与IL-6含量呈正相关性(P<0.001)。【结论】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M-MDSC的变化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针对M-MDSC的治疗可能成为加强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有效途径。
- 刘志国钟丽梅燕王翔陈宇陈丹丁学强张辉
- 关键词:口腔鳞癌免疫抑制白细胞介素6
- 游离组织瓣在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缺损中的应用
- <正>目的:分析四种游离组织瓣在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缺损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方法:1997年10月至2009年7月期间,我科采用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骨肌皮瓣、血管化髂骨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的...
- 丁学强张兆强张宁宁陈宇陈丹燕王翔
- 关键词:游离组织瓣肿瘤
- 文献传递
- 腮腺区疾病谱的临床分析
- <正>目的:分析腮腺区疾病的临床发病情况。方法:收集1998年-2004年我科腮腺区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规律进行分析。结果:308例腮腺区患者共有37种病种,占总住院人数的10.6%,男: 女比例为1.3:1...
- 陈丹王安训丁学强陈宇
- 文献传递
- 药物诱导的可调控RNA干扰系统
- 2008年
- 基因治疗是将目的基因通过载体导入体内,使目的基因在体内表达而治疗疾病,包括纠正机体自身基因结构或功能上的错乱,阻止病变的进展,杀灭病变细胞。或抑制病原体遗传物质的复制等。目前基因治疗中的前沿课题之一是实现转基因的可调控(可诱导)性。可调控基因系统是指在基因表达体系中设计加入特定的诱导剂反应元件,可在外源信号或者药物的诱导下激活,
- 陈丹黄洪章
- 关键词:药物诱导基因系统RNA干扰目的基因基因治疗
- 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在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应用
- <正>目的:探讨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在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施行的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62例(舌癌34例、...
- 丁学强陈丹王安训陈宇燕王翔张兆强张宁宁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口腔颌面外科
- 文献传递
- iASPP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5年
- 目的探讨i ASPP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临床收集16例舌鳞癌癌旁组织、71例舌鳞癌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i ASPP的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舌癌旁组织中,i ASPP少量位于棘层细胞胞浆中,呈淡黄色颗粒。在舌鳞癌组织中i ASPP主要分布于上皮全层,其表达显著高于舌癌旁组织(P<0.05)。不同分化程度及是否淋巴结转移舌鳞癌患者中,i ASPP的平均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分化者表达水平最高,高分化者表达水平最低,有淋巴结转移者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不同临床分期i ASPP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i ASPP表达的改变可能与舌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何舒奇燕王翔陈丹赖仁发张兆强陈宇
- 关键词:ASPP舌鳞癌免疫组化
- 舌癌阴性淋巴结的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舌癌患者颈部阴性淋巴结中的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0例舌癌患者经常规病理检查为阴性的淋巴结,采用免疫组化结合连续切片方法行微转移检测,χ2检验用于检验各临床病理因素与微转移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曲线用于描述有、无微转移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分布,Logrank检验用于分析两者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Cox回归用于分析包括微转移在内的各临床病理因素是否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临床病理因素(年龄、性别、pT分期、肿瘤分级、原发灶浸润深度)与微转移之间无显著相关性(Ρ>0.05);有微转移和无微转移2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7.7%和86.0%,无显著性差异(Ρ=0.235)。结论: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包括微转移在内的临床病理因素不能作为影响舌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 朱李军丁学强陈宇陈丹
- 关键词:舌癌微转移病理学预后
- 热休克蛋白27在舌白斑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27在舌白斑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19例正常舌黏膜、31例舌白斑的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SP27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正常舌黏膜上皮中,HSP27主要位于棘层,呈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在胞浆中表达;舌白斑HSP27分布于上皮的全层。与正常舌黏膜比较,舌白斑HSP27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不吸烟患者HSP2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吸烟患者(P<0.05);不同年龄或不同性别患者HSP27的表达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27表达的改变与舌白斑的发生有关。
- 盛士虎张宁宁黎炽彬陈丹燕王翔丁学强王安训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白斑
- siRNA表达质粒抑制人舌鳞癌细胞Htert表达的体外实验研究
- <正>目的:本实验作为课题组的前期摸索实验,旨在验证利用RNAi技术,针对端粒酶的hTERT mRNA 千扰舌癌细胞的hTERT表达是否有效,以期从中选择最有效的小干扰RNA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作准备, 以便探讨siRNA...
- 丁学强王骥杨屹强燕王翔陈宇陈丹
- 文献传递
- 直丝弓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两种关闭间隙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过程中 ,用关闭曲法和滑动法关闭间隙对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配对设计 ,对 2 0例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的安氏Ⅱ类Ⅰ分类直丝弓矫正病例进行配对 ,共配成 10对 ,分为两组 ,分别用滑动法和关闭曲法关闭上颌拔牙间隙 ,并对两组进行上颌牙齿移动的测量研究。【结果】关闭曲法和滑动法在前牙后移比率和消耗支抗方面差异皆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关闭曲法关闭间隙过程中易引起前牙覆牙合加深 ,且易引起磨牙前倾 ,两组差异分别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直丝弓关闭间隙过程中应尽量使用滑动法。
- 钟小龙丁学强马迅陈丹
- 关键词:正畸矫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