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丁酸
  • 1篇动脉
  • 1篇血钾
  • 1篇血糖
  • 1篇诊断性
  • 1篇诊断性治疗
  • 1篇输注
  • 1篇水平变化分析
  • 1篇四肢
  • 1篇四肢乏力
  • 1篇四肢肌力
  • 1篇糖化
  • 1篇糖化血红蛋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足
  • 1篇酮症
  • 1篇综合征
  • 1篇足溃疡
  • 1篇螺内酯

机构

  • 3篇广州军区武汉...

作者

  • 3篇陆峰
  • 1篇孙惠伶
  • 1篇张军霞
  • 1篇陈诚
  • 1篇魏崇建
  • 1篇向光大
  • 1篇侯洁
  • 1篇徐林
  • 1篇乐岭
  • 1篇阎小芳
  • 1篇翟振艳
  • 1篇翟振燕
  • 1篇赵林双

传媒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β-羟丁酸水平变化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血糖(FBG)水平时β-羟丁酸(β-HBA)血清水平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T2DM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25~83岁,平均57±13岁。测定各患者血清β-HBA浓度,根据HbA1c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轻度组(HbA1c<7%)、中度组(7%≤HbA1c≤9%)、重度组(HbA1c>9%)。又根据FBG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轻度组(FBG<7mmol/L)、中度组(7mmol/L≤FBG≤mmol/L)、重度组(FBG>9mmol/L)。分析比较不同水平HbA1c和FBG组间β-HBA水平差异。结果:随着HbA1c水平的逐渐升高,β-HBA水平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HbA1c重度组与轻度组和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BG水平组间β-HBA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血浆HbA1c>9%的T2DM患者中,β-HBA显著升高,提示临床加强血糖控制,降低HbA1c,防止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
翟振艳陆峰
关键词:Β-羟丁酸空腹血糖酮症
Bartter综合征一例报道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男,21岁,因“四肢乏力、胸闷3月”就诊。3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胸闷,查血钾2.61mmol/L、24h尿钾46.89mmol/L;补钾1月后复查血钾2.57mmol/L;给予螺内酯120mg/d诊断性治疗2周,复查血钾2.67mmol/L。查体:双膝、跟踺反射减弱,四肢肌力5级。辅助检查:尿钾28.02mmol/d、尿钠106.8mmol/d、血钾2.23mmol/L、血钠136.9mmol/L;醛固酮立卧位试验:肾素水平:卧位为7.6ng·ml^-1·h^-1、立位12.17ng·ml^-1·h^-1;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陆峰陈诚
关键词:BARTTER综合征四肢乏力诊断性治疗四肢肌力血钾螺内酯
持续股动脉输注脲激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采用微量动脉泵(微量泵)持续股动脉输注脲激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足溃疡患者(Wagner3级及以下者),无内脏出血倾向,无严重心肾肝功不全,在抗感染、降糖治疗及局部创面处理的同时,给予微量泵持续股动脉输注脲激酶治疗。结果28例糖尿病足溃疡全部愈合,平均住院9±5天。结论微量泵持续股动脉输注脲激酶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减少截肢,缩短住院时间。必须掌握本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向光大魏崇建孙惠伶阎小芳赵林双侯洁乐岭徐林翟振燕张军霞陆峰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