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芳

作品数:37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护理
  • 8篇静脉
  • 7篇新生儿
  • 3篇乙肝
  • 3篇外周
  • 3篇静脉损伤
  • 3篇静脉炎
  • 3篇穿刺
  • 2篇胆红素
  • 2篇胆红素血症
  • 2篇动静脉
  • 2篇动脉
  • 2篇新生儿高胆红...
  • 2篇新生儿高胆红...
  • 2篇乙型
  • 2篇体位
  • 2篇同步换血
  • 2篇兔耳
  • 2篇外周动静脉
  • 2篇利多卡因

机构

  • 24篇黑龙江省医院

作者

  • 24篇闫芳
  • 18篇崔秀云
  • 14篇王玉琴
  • 2篇宋慧敏
  • 2篇刘巍
  • 2篇刘一梅
  • 2篇蒋淑霞
  • 2篇王洪波
  • 2篇李军
  • 1篇张光辉
  • 1篇吴丹红
  • 1篇曲佳怡
  • 1篇王丹
  • 1篇孙艳红
  • 1篇王哲
  • 1篇张英
  • 1篇王晓鸥
  • 1篇郝金玉

传媒

  • 14篇工企医刊
  • 4篇国际护理学杂...
  • 3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护理教育
  • 1篇护理研究(上...

年份

  • 7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穿刺针头深插法对20%甘露醇致兔耳静脉炎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常规穿刺法和穿刺针头深插法输注20%甘露醇致兔耳缘静脉炎局部炎症与含药物的血液逆流的相关性。方法取新西兰白兔18只。实验分为1、2组,每组各随机分为常规穿刺、穿刺针头深插两组,采用兔耳静脉输注20%甘露醇,观察各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实验1各组均为急性炎症病理特点,血管周围水肿、血管内皮肿胀、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不同,常规组病理损伤程度重,统计学有差异(P〈0.05)。纤维组织增生程度变化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两组标本中都含有甘露醇,但是常规穿刺组的含量高于深插法穿刺组。结论输出的药物随着血液有少许逆流。含药物的血液逆流对穿刺点的血管内膜损伤处的刺激与输液静脉局部炎症与有相关性。穿刺针头深插法能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为临床深静脉置管预防输液性静脉炎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王玉琴崔秀云闫芳
关键词:静脉炎
利多卡因的应用与药物性静脉损伤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利多卡对因输注20%甘露醇对兔耳缘静脉损伤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12只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干预的利多卡因组、硫酸镁组,每组4只。各组分别于耳缘静脉直接输注20%甘露醇(0.5g/kg)、O.8利多长因(1m1)+20%甘露醇(0.5g/kg)、20%甘露醇(0.5g/kg)+50%硫酸镁湿热外敷。每组注射48h后取双侧耳缘静脉观察病理变化。结果表面大体观察利多卡因组静脉炎发生率最低,程度最轻,统计学有差异(P〈0.005)。病理检查显示,常规组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病理损害加重。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瘀血,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音5分静脉内有血栓形成。而利多卡因组、硫酸镁组的病理反应减轻,利多卡因组优于硫酸镁组,统计学有差异(P〈O.005),并无炎细胞浸润、无血栓形成。结论在输液前小剂量推注利多卡因,可使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能减轻输注静脉的炎症病理反应。对临床应用利多卡因对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护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闫芳崔秀云蒋淑霞
关键词:利多卡因静脉损伤
甲型H1N1流感发热门诊的组建与护理管理
2010年
组建发热门诊是为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院内传播和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从发热门诊的组建、护理管理中的规章制度到人员培训、消毒隔离等方面具体介绍,对今后面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爆发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闫芳刘巍张英刘一梅
关键词:发热门诊甲型H1N1流感护理管理
川崎病患儿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2005年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可并发心肌损害,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是小儿时期冠状动脉心脏病的主要原因.该病多见于婴幼儿,男多于女,病死率为1.2%.近年来临床发现本病发率有上升趋势,我科在1994年~2004年12月共收治川崎病3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崔秀云王玉琴闫芳
关键词:川崎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冠状动脉心脏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全身血管炎
日本砺波综合医院人性化护理的实施与启示
2009年
崔秀云闫芳王玉琴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护理理念
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标本采集的护理管理被引量:5
2011年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播迅速,且抗原易变异,人群对变异株普遍易感,故控制难度较大。流感流行呈一定季节性,但大流行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北方地区一般在冬、春季节流行,南方地区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
闫芳王哲曲佳怡
关键词:护理管理甲型H1N1季节性流感标本采集
对乙型肝炎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指导被引量:4
2004年
笔者自2002年2月开展整体护理以来,把对乙肝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列为一项重要内容,认真贯彻、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闫芳崔秀云王玉琴
关键词:家属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整体护理乙肝患者
小儿静脉置管后留置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2004年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已逐渐成为临床小儿静脉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其优点不但避免了每天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不安,有利于血管的保护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常发生留置后不久失败的现象。我科从1998年开始使用个静脉留置针,对其中120例留置时间≤48h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崔秀云闫芳王玉琴
关键词:静脉置管静脉留置针小儿
临床高龄鼻饲病人进食体位的探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通过对临床高龄鼻饲病人的进食体位的探讨,确立高龄鼻饲的最佳体位以提高其鼻饲质量。方法:将36例高龄卧床鼻饲患者随机编入对照组(传统方法常用体位:抬高床头15~30度角进食)和实验组(抬高床头40~50度角)进行鼻饲和护理,观察两种不同体位鼻饲期胃潴留、呕吐、呛咳发生情况并进行营养状况评估。结果:实验组发生胃潴留、呕吐、呛咳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营养支持状况又与对照组(P<0.01~0.05)。结论:采用抬高床头40~45度角行鼻饲更安全且具有实际意义。
闫芳崔秀云王玉琴
关键词:鼻饲体位
头皮式套管针在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中的应用
2007年
王玉琴闫芳崔秀云
关键词: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头皮式套管针桡动脉穿刺头皮静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