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水清
- 作品数:23 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龙岩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龙岩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有手术指征的高血压性脑出血86例临床分析
- 邓志鸿陈小鑫陈源锋范志泉钱水清吴松陈养川吴仰宗温铖彩
- 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对比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对比。方法4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小骨窗开颅术)和观察组(微创钻孔引流术),每组24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微创钻孔引流术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养川钱水清
- 关键词:微创钻孔引流术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疗效
- 盐酸纳美芬对颅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催醒作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对颅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催醒作用。方法选择80例颅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盐酸纳美芬催醒,每组各40例,比较治疗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改良Glasgow昏迷量表(MGCS)评分、催醒率、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GCS评分及治疗后5、10、20min HR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0、30min催醒率明显增高,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复苏过程都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颅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盐酸纳美芬对呼吸及循环系统影响小,促使患者平稳度过苏醒期,具有安全有效的催醒作用。
- 陈养川林昆山钱水清陈小鑫邓志鸿张永贵
- 关键词:盐酸纳美芬催醒
- 高血压脑出血473例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评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手术疗效,探讨制定精细化外科手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47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术后3个月随访,微创组100例中预后良好78例,预后不良22例;开颅组373例中预后良好304例,预后不良6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开颅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早期手术有利于功能改善,根据不同病情制定精细化手术方式,可以减少并发症及提高疗效。
- 钱水清陈小鑫吴松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精细化外科治疗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治疗颅内动脉瘤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72个颅内动脉瘤),记录患者在手术中、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在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时,平均手术时间(190.23±48.73)min,平均出血量(563.64±98.28)mL,平均住院时间为(15.73±6.46)d。术后复查结果显示动脉瘤夹闭成功率为97.67%。动脉瘤破裂发生率为8.00%,脑血管痉挛为12.00%,脑水肿为33.33%,脑梗死为8.00%,颅内感染为6.00%,严重肺部感染为9.33%;Ⅲ级患者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痉挛、脑梗死及严重肺部感染发生率均高于Ⅰ~Ⅱ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Ⅰ~Ⅲ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并发症组治愈率、轻度残障率低,重度残障率、植物生存率和死亡率高,未出现并发症组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出现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动脉瘤大小、术中是否发生动脉瘤破裂、HuntHess分级以及是否合并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对颅内动脉瘤实施显微夹闭术的治疗方法成功率较高,但易产生并发症而影响预后,应有效控制术前Hunt-Hess分级、患者的年龄、动脉瘤大小及并发症情况,减少影响预后效果的危险因素。
- 陈小鑫钱水清吴松范志泉吴仰宗陈养川温铖彩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并发症预后
-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行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颅内压监测的效果分析
- 陈小鑫邓志鸿钱水清吴松陈养川温鋮彩
- 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评价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观察组(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每组24例,根据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O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评估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和比较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预后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能够快速解除血肿压迫、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 陈养川温铖彩吴仰宗钱水清陈源锋范志泉吴松陈小鑫李强
- 关键词:微创穿刺引流开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脑疝
- 有手术指征的高血压性脑出血86例临床分析
- 邓志鸿陈小鑫陈源锋范志泉钱水清吴松陈养川吴仰宗温铖彩
- 卡马西平所致重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附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所致重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临床资料、诊疗经过,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5例卡马西平所致重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临床表现、诊疗和预后。结果 5例患者均在使用卡马西平1个月内出现症状,停用卡马西平,给予激素、预防感染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卡马西平所致重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发生率低,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注重预防是关键。
- 吴仰宗林元相邓志鸿钱水清范志泉赖应庭
- 关键词:卡马西平剥脱性皮炎药疹
- 经皮微通道椎旁入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皮微通道椎旁入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43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另43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经皮微通道椎旁入路微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VAS、JOA评分差异,以及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下腰部疼痛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的VAS、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比,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的情况下,经皮微通道椎旁入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的特点,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小鑫邓志鸿钱水清吴松陈养川温铖彩
- 关键词:微通道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