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
-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联合应用Er:YAG与Nd:YAG激光辅助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探诊深度及龈沟出血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观察Er:YAG与Nd:YAG激光联合辅助基础疗法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就诊于笔者医院的78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单激光组和双激光组,每组26例。传统组:采用超声波龈下刮治联合根面平整;单激光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患者接受Er:YAG激光刮治联合根面平整;双激光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患者接受Er:YAG激光刮治联合根面平整,并使用Nd:YAG激光照射牙周袋。观察内容包括疼痛评分、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和附着丧失,并比较各组疗效。结果:对各组患者即刻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传统组(4.82±0.63)分、单激光组(4.67±0.57)分与双激光组(1.66±0.74)分比较,双激光组VAS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8.208,P=0.009;t 2=7.452,P=0.013);临床指标观察:①治疗后24周,各组的探诊深度(periodontal depth,PD)数值均下降明显(P<0.05),双激光组PD值为(1.83±0.33)mm,显著低于传统组(2.47±0.49)mm和单激光组(2.27±0.39)mm(均P<0.05);②治疗后6周和治疗后12周观察,各组的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和附着丧失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但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双激光组的SBI(0.41±0.09)和CAL值(2.08±0.31)明显低于传统组(SBI:0.69±0.21;CAL:3.16±0.23)和单激光组的(SBI:0.58±0.18;CAL:2.41±0.26),均P<0.05。结论:双激光联合辅助治疗用于侵袭性牙周炎能够获得优于传统疗法和单激光疗法的效果,可进一步改善PD、SBI和CAL指标,且维持的效果相对较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婷张鹏飞许音张雨茵梁敏英郭涛
- 关键词:ER:YAG激光侵袭性牙周炎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
- Er:YAG激光去骨法在下颌低位垂直阻生齿拔除术中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比较高速涡轮牙钻和Er:YAG激光去骨法在拔除下颌低位垂直阻生齿中的疗效,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指导。方法收集下颌低位垂直阻生齿并接受拔除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去骨方式分为传统高速涡轮牙钻去骨组(传统去骨组)和Er:YAG激光去骨组(激光去骨组)各30例,比较术后第1、3、7天2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第3、7天面部肿胀及张口受限程度。结果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所降低,激光去骨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低于传统去骨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激光去骨组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程度均低于传统去骨组(P<0.05);术后第7天,2组患者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颌低位垂直阻生齿拔除术中,Er:YAG激光去骨法与传统高速涡轮牙钻去骨法比较,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肿胀及张口受限程度,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的拔牙方法。
- 郭涛杨婷许音张鹏飞张雨茵许云海
- 关键词:拔牙
- Caspase在莱菔硫烷诱导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体外研究Caspase-3,8,9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诱导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凋亡中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应用SFN治疗腺样囊性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ACC-M细胞经40μmol/L SFN处理4,8,16,24h后,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Caspase-3,8,9的活性变化。ACC-M细胞采用50μmol/L的Caspase抑制剂Z-VAD-FMK预处理2h后,加入40μmol/L SFN,设阴性和阳性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情况。结果 SFN诱导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凋亡过程中,Caspase-3,8,9的活性均在4小时时即出现增高,并持续到24小时,且在16小时时活性最高,各时间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50μmol/L Caspase抑制剂Z-VAD-FMK预处理细胞2小时,能显著抑制SFN诱导的ACC-M细胞凋亡。结论 SFN在诱导ACC-M细胞凋亡过程中,引起Caspase-3,8,9活性升高,Caspase在SFN诱导ACC-M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 李晓玲岳磊贾志宇庄志征郭涛张英怀杨威
- 关键词:莱菔硫烷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涎腺腺样囊性癌凋亡
- Er:YAG激光联合SRP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及对牙周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评价Er:YAG激光联合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SRP)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牙周相关指标等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6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一组采取SRP治疗(n=34),另一组采取Er:YAG联合SRP治疗(n=34),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和治疗后12周检查牙周状况、龈沟液细胞因子水平和牙菌斑菌群比例,并在治疗后即刻进行疼痛程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牙周状况、龈沟液细胞因子水平和牙菌斑菌群占比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6周,Er组患者SBI、PD、CAL较SRP组患者下降,治疗后12周,Er组患者PD、BOP、PI较SRP组降低(P<0.05),其他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Er组患者IL-1β、IL-6水平低于SRP组,TGF-β、b-FGF水平高于SRP组,牙龈卟啉单胞菌和齿垢密螺旋体在菌群中的占比较同期SRP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TG、Ox-LDL、hs-CRP、IL-8和TNF-α水平在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YAG激光联合SRP治疗慢性牙周炎较单一的SRP治疗能有效改善牙周状况,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和齿垢密螺旋体有显著杀菌效果,临床疗效显著。
- 杨婷郭涛郭涛许音张鹏飞
- 关键词:ER:YAG激光慢性牙周炎
- Bcl-2家族蛋白在莱菔硫烷诱导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腺样囊性癌细胞ACC-M中Bcl-2家族成员表达的影响,探讨Bcl-2家族蛋白在SFN诱导ACC-M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20或40μmol/L SFN处理ACC-M细胞特定时间后,采用倒置显微镜,Wright-Giemsa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40μmol/L SFN处理细胞4、8、16、24h,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ax、Bak、Bcl-2和Bcl-xL的表达。结果倒置显微镜,Wright-Giemsa染色和透射电镜显示SFN可诱导ACC-M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见凋亡率随处理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40μmol/L SFN处理后,促凋亡蛋白Bax、Bak的表达以及Bax/Bcl-2比值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L的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N以浓度-时间依赖方式诱导ACC-M细胞凋亡,并上调Bax和Bak的表达,下调Bcl-2和Bcl-xL的表达。SFN对Bcl-2家族蛋白的调节可能是其诱导凋亡的机制。
- 贾志宇郭涛庄志征岳磊杨威张英怀
- 关键词:口腔肿瘤莱菔硫烷
- 正畸治疗时机对Ⅳ期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再生术疗效的影响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牙周组织再生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中期(术后3个月)和晚期(术后6个月)行正畸治疗对Ⅳ期牙周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华北医疗邢台总医院口腔科进行治疗的Ⅳ型牙周炎正畸患者60例,根据正畸时机的不同将60名Ⅳ期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牙周组织再生术后早期正畸组(20例)、中期正畸组(20例)和晚期正畸组(20例)。观察比较3组患者牙周组织再生术后12个月后的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牙周袋探诊深度(pocket probing depth,PPD)、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BOP)及牙周袋闭合(pocket closure,PC)情况的变化。结果早期正畸组、中期正畸组、晚期正畸组患者术后12个月△CAL分别为(5.04±2.38)mm、(5.00±1.54)mm和(4.95±1.27)mm,△PPD分别为(4.07±2.23)mm、(3.84±1.63)和(3.53±1.97)mm,PC分别为90%、90%和80%,△阳性BOP位点分别为30%、25%和25%,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Ⅳ期牙周炎患者的跨学科治疗中,牙周组织再生术后1个月即可进行正畸治疗,既能保证治疗效果,又能缩短总体治疗时间。
- 辛鑫郭涛
- 关键词:正畸
- 莱菔硫烷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对涎腺腺样囊性ACC-M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终浓度为5、10、20、30、40、60、80、100μmol/L的SFN处理ACC-M细胞24、48、72 h。用MTT比色试验和台盼蓝拒染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情况;倒置显微镜、Giemsa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V-FITC和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FN对ACC-M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达89.2%,作用24、48、72 h时的IC50(μmol/L)分别是75.6、21.3、16.5,增殖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SFN可诱导ACC-M细胞凋亡,凋亡率随处理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P<0.01)。结论:SFN具有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 贾志宇庄志征岳磊郭涛杨威张英怀
-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培养凋亡
- 血清sICAM-3、ET-1与sEndoglin水平联合检测在主动脉夹层术后复发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3(sICAM-3)、内皮素1(ET-1)与可溶性内皮抑素(sEndoglin,sEng)水平联合检测在主动脉夹层术后复发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自2018年3月至2023年5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患者102例,依据随访结果将102例患者分为复发组16例、未复发组8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sICAM-3、ET-1及sEng水平变化;分析影响主动脉夹层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sICAM-3、ET-1及sEng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主动脉夹层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未复发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马凡综合征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年龄≥60岁、合并马凡综合征、分支受累数目>6条占比均高于无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sICAM-3、ET-1与sEng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马凡综合征、分支受累数目>6条、sICAM-3、ET-1与sEng水平均上升是影响主动脉夹层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依据ROC曲线可知,sICAM-3、ET-1与sEng联合预测主动脉夹层术后复发风险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60%、88.30%,AUC为0.872,高于sICAM-3、ET-1与sEng单独检测(P<0.05)。结论sICAM-3、ET-1与sEng水平在术后复发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呈高表达,通过术前监测上述指标变化可有效评估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复发风险,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 刘阳孙欢欢袁涛师龙郭涛高翔
- 关键词:内皮素1
- 双波长激光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分析及患牙龈沟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联合掺铒钇铝石榴石(Er:YAG)激光辅助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SRP)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河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SRP治疗,试验组在SRP的基础上,接受Er:YAG激光刮治联合根面平整,并使用Nd:YAG激光照射牙周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和12周检查两组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和龈沟液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依据患者治疗后12周牙周袋探诊深度(PD)情况将患牙分为PD<3 mm组和PD≥3 mm组,对比分析两组患牙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牙周炎患者激光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后4、12周,两组患者PD、临床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及牙菌斑指数(PL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PD、CAL、SBI及PL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3.36±0.21)mm比(3.91±0.39)mm、(4.14±0.67)mm比(4.75±0.73)mm、(1.83±0.20)分比(2.58±0.17)分、(1.29±0.24)分比(1.61±0.52)分;治疗后12周:(3.04±0.28)mm比(3.66±0.54)mm、(3.91±0.47)mm比(4.68±0.66)mm、(0.88±0.06)分比(1.35±0.14)分、(1.05±0.31)分比(1.57±0.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治疗后12周,试验组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白细胞介素-8(IL-8)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95±0.19)μg/L比(4.32±0.84)μg/L、(2.63±0.82)μg/L比(3.58±0.51)μg/L、(12.42±1.19)μg/L比(13.26±0.68)μg/L、(4.15±1.12)ng/L比(5.36±0.42)ng/L、(2.65±0.08)ng/L比(4.12±0.1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51.35±8.95)ng/L比(44.90±5.84)ng/L],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周临床指标PD、SBI、PLI�
- 杨婷郭涛许音张雨张鹏飞
- 关键词:牙周炎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
- 紫外线照射对义齿基托与硬衬之间黏接强度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对义齿基托与硬衬之间黏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8片义齿热凝试样随机分为4组,每组12片。1组为对照组,2组进行单纯的紫外线照射,3组为黏接剂组,4组用紫外线照射加黏接剂共同处理。测试各组剪切强度。结果 2组剪切强度显著高于1组,4组剪切强度显著高于1、2、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组与2、3组剪切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外线照射可显著提高义齿基托与硬衬之间的黏接强度,从而延长义齿使用寿命,提高义齿功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张鹏飞杨婷许音郭涛许彦枝
- 关键词:义齿基托紫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