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喜朝

作品数:28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心病
  • 4篇心肌
  • 4篇心绞痛
  • 4篇血清
  • 4篇综合征
  • 4篇疗效
  • 4篇绞痛
  • 4篇冠心病
  • 3篇蛋白
  • 3篇心肌梗死
  • 3篇血浆
  • 3篇栓塞
  • 3篇肌钙蛋白
  • 3篇梗死
  • 3篇反应蛋白
  • 3篇钙蛋白
  • 3篇C-反应蛋白

机构

  • 25篇武警北京总队...
  • 2篇武警医学院附...
  • 2篇武警总医院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武警内蒙古总...
  • 1篇武警四川总队...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作者

  • 27篇郭喜朝
  • 12篇张惠军
  • 5篇夏杨
  • 5篇李晓涛
  • 4篇李贺
  • 3篇金文辉
  • 3篇徐大伟
  • 3篇季康
  • 2篇卢武胜
  • 2篇沈冰冰
  • 2篇贺延
  • 2篇夏岳
  • 2篇孟静
  • 2篇韩献华
  • 2篇李晓涛
  • 2篇李倩
  • 2篇高凌根
  • 2篇张晶
  • 2篇李强
  • 1篇戚国庆

传媒

  • 7篇河北医学
  • 7篇武警医学
  • 3篇武警医学院学...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河北职工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医药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4
  • 2篇199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A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病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比较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稳定心绞痛(stable angina,SA)和非冠心病对照患者血清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A(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A)水平,及与冠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和冠脉斑块形态的关系,探讨PAPP-A水平变化在U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记录入选者一般资料,测定UA(50例)、SA(45例)和对照组(30例)患者血清PAPP-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糖、血脂水平;入选者根据造影冠脉积分将冠心病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病变组,按造影斑块形态分为I、II和III型病变组。【结果】UA组PAPP-A水平明显高于SA与对照组患者(P<0.01);UA与SA患者II斑块数量为70%:20%(P<0.01),II型斑块病变组PAPP-A水平明显高于I、III型斑块病变组(P<0.01);PAPP-A与CRP存在明显正相关(r=0.395,P=0.005),与年龄、血脂、血糖以及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PAPP-A与冠脉不稳定斑块发生、发展有关,对预测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稳定性有一定临床价值。
郭喜朝李晓涛张惠军夏杨李强任运军胡金朋李贺
关键词:C-反应蛋白冠心病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成功1例
2006年
田东华韩献华郭喜朝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抢救成功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亚急性血栓形成多脏器衰竭
2型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3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112例)及正常尿酸组(258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病情况,采用偏相关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尿酸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呈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与多因素相关,提示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张惠军郭喜朝高凌根夏杨李晓涛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不同时间抗凝药物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使用不同抗血小板,抗凝药物不同时间对各种心脏事件发生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20例患者植入520个支架,分别在3,6,9,12个月随访,观察术后联合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不同时间对各种心脏事件发生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联合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的使用可使各种心脏事件发生率减少,阿司匹林加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12个月应用效果最佳(P<0.05),各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支架植入术后,使用阿司匹林、波立维,可明显减少心脏事件,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建议长期12个月用药。法安明不宜长期使用,单用阿司匹林作用较联合应用效果差。
贺延韩献华郭喜朝肖正华沈冰冰明菊梅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凝药
ACS患者血栓前体蛋白检测的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血浆血栓前体蛋白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将60例ACS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AMI组,3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UAP组,30例)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胸痛发作6 h内和24 h内血浆血栓前蛋白含量,肌钙蛋白T(cT-nT)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胸痛发作6 h内血栓前体蛋白AMI组为(11.24±4.39)mg/L、UAP组(3.21±2.11)mg/L,AMI组明显高于UAP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nT:AMI组为(0.08±0.05)mg/L,UAP组(0.05±0.03)mg/L,AM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5);胸痛发作24 h CK:AMI组为(589.00±424.00)U/L,UAP组(136.00±42.00)U/L,AM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5);CK-MB:AMI组为(103.00±73.00)U/L,UAP组(13.00±9.10)U/L(P<0.01)。24 h 2组CK和CK-MB含量均持续升高,而血栓前体蛋白已基本趋于正常。结论:血栓前体蛋白可作为AMI患者早期诊断指标。
张惠军郭喜朝马长生欧阳东郭少敏高林根夏杨李倩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栓前体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胸腹水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探索被引量:5
2008年
郭喜朝季康李晓涛张惠军杨培培
关键词:漏出液结核性
全员急诊培训与整体急救能力的提高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根据部队卫勤保障任务和加入区域性急救网络医院的需要,探讨提高临床年轻护士整体急救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争取有效的抢救时机,达到更好的救治目的。方法:以急诊科为基地,对150名护士分12批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急救培训,采取理论讲授与模拟场景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培训前后分别对培训护士进行急救理论与技能考核,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培训结果。结果:150名护士全部完成培训,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临床医生对培训护士进行效果评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认为培训增强了应急处置能力,提高了急救水平。结论:对全院护士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急救培训,可以提高护士整体急救处置能力。
池金凤王金玲刘海霞郭喜朝
关键词:急救能力
猝死79例急救效果分析
2007年
贺延吕俊刚李卉郭喜朝孙京晶李强
关键词:猝死年龄性别
急性心肌梗死C-反应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ox-LDL关系探讨
2004年
本文旨在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息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因素,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防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张惠军郭喜朝
关键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OX-LDLC-反应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ACS
女性长期服用短效避孕药致心肌梗死2例报告
2006年
张惠军郭喜朝
关键词:短效避孕药心肌梗死长期服用心前区疼痛女性烦躁不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