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鸣
- 作品数:41 被引量:29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东北城镇居民劳动供给行为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通过对东北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已婚男性和已婚女性的劳动参与方程和工作时间方程的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分别为0.05和1.27,女性劳动参与的收入弹性为-0.42;女性工作时间的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分别为0.21和-0.11。因此,市场工资水平的上升将有助于东北城镇居民劳动供给的增加。
- 张世伟郭凤鸣
- 关键词:工作时间
- 市场分割还是户籍歧视——农民工与城镇工过度劳动差异成因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和城镇工之间工作时间和过度劳动差异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特征的农民工与城镇工相比,工作时间明显较短,过度劳动比例明显较高。基于企业所有制类型的市场分割使得男性和女性农民工过度劳动较城镇工更加严重,但这一影响较小;在非国有部门中,户籍歧视是导致男性和女性农民工过度劳动较城镇工更加严重的主要原因;在国有部门中,户籍歧视导致男性农民工较城镇工过度劳动更加严重,但对女性农民工不存在显著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促进企业实现农民工和城镇工的同工同酬同时,减少企业通过增加农民工的工作时间而实施的歧视行为。农民工与城镇工享有相同的加班工资和加班时间待遇,将有助于农民工群体过度劳动的缓解。
- 郭凤鸣李志玲
- 关键词:农民工工作时间
- 最低工资提升对农民工工资率的影响——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双重差分方法的分析
- 2022年
- 最低工资提升对农民工工资率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主要缘于处理效应评估中处理前后样本之间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均可能存在选择偏差。本文基于2016~2018年中国乡城人口流动调查(RUMiC)数据,将双重差分方法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相结合,以消除样本选择偏差,进而分析最低工资提升对农民工工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最低工资提升使得农民工月工资明显增加,但工资率并未显著提升,主要缘于最低工资提升导致农民工工作时间明显延长;最低工资提升通过延长工作时间使得工资率提升不显著,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传统代农民工和发达地区农民工群体中;最低工资提升对新生代农民工月工资、工作时间和工资率均不存在显著影响,而在欠发达地区,最低工资提升并未导致农民工工作时间变化,进而工资率伴随月工资得到了提升。因此,政府部门一方面应明确最低工资所对应的工作时长,加强对法定工作时间的监管;另一方面应落实加班工资制度,保证超时劳动的合理工资补偿,尤其需要关注就业压力较大的传统代农民工和发达地区的农民工群体。只有工资率得到显著提升,最低工资提升才能改善农民工福利。
- 郭凤鸣
- 关键词:最低工资农民工工资率工作时间
- 教育和户籍歧视对城镇工和农民工工资差异的影响被引量:37
- 2011年
- 本文提出基于自然实验的工资差异分解方法用于分析个体特征差异、进入市场前教育歧视和市场后户籍歧视对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城镇工和农民工之间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工工资率是农民工工资率的1.79倍,两类劳动力工资差异的69.77%、14.01%和12.99%分别是由个体特征差异、农民工进入市场前受到的教育歧视和进入市场后受到的户籍歧视导致的。因此,政府在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的同时,大力促进城乡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将有助于缩小城镇工和农民工之间的工资差异。
- 郭凤鸣张世伟
-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工资差异户籍歧视教育歧视就业制度
- 基于“微观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
- 2023年
- “微观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基于微观数据本身特征建立模型以分析微观个体行为,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调整实际经济问题分析中可能存在的偏差,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因而,结合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建立微观计量模型,并基于实际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讨论模型回归结果,同时进一步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理论进行模型改进,以获得更准确的估计结果。通过将科研实践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不仅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得到了明显提升,而且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进而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 郭凤鸣王广慧
-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
- 中国劳动者过度劳动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16年
- 基于2000-2010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本文对中国劳动者过度劳动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中国劳动者过度劳动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男性、低技能和私营企业劳动者过度劳动的概率较高。因此,政府一方面从劳动者角度,应通过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低技能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应监督企业对劳动法规中关于劳动时间及加班报酬方面规定的执行,并对私营企业等劳动者过度劳动严重的部门进行重点监管。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抑制中国劳动者过度劳动的日益加剧。
- 郭凤鸣曲俊雪
- 关键词:工作时间
- 农民工工作时间的代际差异--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变化
- 依据2007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移民调查数据,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和传统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方程,分析工资对农民工工作时间选择的影响,进而讨论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变化。结果表明,工资增长带来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农民工工资和工作时...
- 郭凤鸣张世伟
-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时间
- 东北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问题研究
- 经济学家认为,具有相同生产力特征的劳动者,如果仅仅是因为他们所属的人口群体不同而受到不同对待,就可以说当前存在劳动力市场歧视。经济学家们通常假定存在四种可能的劳动力市场歧视来源。第一个来源就是Becker提出的“个人偏见...
- 郭凤鸣
-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布局规划
- 文献传递
- 市场化与工资户籍歧视--基于多层模型的分析途径
- 本文建立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城镇工和农民工工资方程的多层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工资差异分解方法,用于分析市场化进程中工资户籍歧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所有地区劳动力市场中,均存在明显的工资户籍歧视。随着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 张世伟郭凤鸣
- 关键词:劳动经济工资制度市场化进程
- 文献传递
- 二胎生育对女性就业和工作时间的动态影响——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与一胎生育相比,二胎生育使女性面临的工作-家庭矛盾表现得更为突出。二胎生育不仅会在一胎抚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挤占女性的闲暇时间和工作时间,使女性丧失大量就业机会,而且可能导致就业女性丢失工作。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应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二胎生育对女性就业和工作时间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二胎生育使女性就业概率明显下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负向影响程度降低;二胎生育对低教育程度女性工作时间有负向影响,但对中高教育程度女性工作时间的影响不显著;与一胎生育相比,女性不愿意为二胎生育付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成本,而是通过减少工作时间来应对;二胎生育对年龄较大女性的负向影响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工作灵活性的提高使二胎生育对女性工作时间的负向影响增加,对就业的负向影响减小。因此,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保留工作岗位,提高工作时间灵活性,降低二胎生育给女性带来的失业风险;通过提供就业服务,加快因生育失业的女性回归劳动力市场的速度,减少二胎生育对女性就业负向影响的持续时间;同时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和引导,平衡家庭内部育儿分工,降低女性育儿负担;通过加强生育保障服务促进有二胎生育意愿的女性尽早生育。这些措施均有助于降低生育对女性就业带来的负向影响,促进女性身心健康发展。
- 郭凤鸣常慧
- 关键词:就业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