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丹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食管
  • 6篇放疗
  • 5篇食管癌
  • 5篇肿瘤
  • 3篇食管肿瘤
  • 3篇化疗
  • 3篇放疗前
  • 3篇放疗前后
  • 2篇蛋白
  • 2篇蛋白指纹图谱
  • 2篇血清
  • 2篇血清蛋白
  • 2篇血清蛋白指纹...
  • 2篇预后
  • 2篇适形
  • 2篇清蛋白
  • 2篇联合化疗
  • 2篇疗法
  • 2篇疗效
  • 2篇放射疗法

机构

  • 10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肿瘤研...

作者

  • 10篇郭丹
  • 7篇王静怡
  • 6篇王菁
  • 6篇李杰
  • 5篇杜文静
  • 3篇侯霞
  • 3篇李晓敏
  • 2篇安润花
  • 2篇郑宝珍
  • 2篇章荣棻
  • 1篇李琦
  • 1篇杨瑞红
  • 1篇田峰
  • 1篇王鹤皋
  • 1篇米哲涛
  • 1篇郑亚琴
  • 1篇李云兰
  • 1篇王国超

传媒

  • 5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2007第六...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3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放疗前后多种生物标记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食管癌放疗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CEA、SCC和CYFRA21-1水平的变化,探讨食管癌放疗前后多种生物标记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寻找可用于食管癌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的特异性指标,为食管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
李杰王菁郭丹王静怡杜文静
文献传递
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比较单纯后程加速超分割及在后程加速超分割基础上协同化疗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从而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一个疗效确切的方案。方法:将150例符合条件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1)常规分割组(CF)为5次/周,2.0Gy/次,总量60Gy;2)后程加速超分割组(LCAHF)则先常规照射30Gy3周后改2次/d,1.5Gy/次,间隔≥6h,加量至60Gy;3)后程加速超分割协同化疗组(LCAHF+C),在LCAHF的同期加用顺铂20mg,氟脲嘧啶500mg,1次/周,共5个周期。结果:CF组1、2、3、4、5、6年生存率为54%、30%、18%、18%、12%、10%,LCAHF组为76%、56%、44%、42%、34%、30%,LCAHF+C组为82%、62%、50%、44%、38%、34%;1、2、3、4、5、6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CF组40%、32%、26%、24%、22%、16%,LCAHF组为72%、60%、56%、54%、48%、42%,LC-AHF+C组78%、66%、60%、56%、50%、46%。LCAHF和LCAHF+C两组局控率均明显高于CF组(P<0.01),LCAHF与LCAHF+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急性不良反应LCAHF+C组较CF组严重,LCAHF组介于两者之间。3组的晚期并发症及死亡原因无明显差异,而LCAHF和LCAHF+C组死于局部未控或复发的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LCAHF与LCAHF+C组均能显著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但后者因不良反应增加,未体现出其更加突出的优越性。
李晓敏章荣棻郭丹王静怡王鹤皋
关键词:后程加速超分割同步化疗预后
食管癌放疗前后多种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检测食管癌放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和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水平的变化,探讨食管癌放疗前后多种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初治食管癌患者2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放疗前后食管癌患者血清CEA、SCC和CYFRA21-1水平,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26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CEA、SCC和CYFRA21—1的阳性率分别为11.1%、16.8%、27.4%,联合检测阳性率39.8%。病变长度愈长,病期愈晚,肿瘤浸润愈深,CEA、SCC、CYFRA21—1血清总体平均水平愈高,早期患者水平较低。三者中CEA和CYFRA21—1的个体差异较大,CYFRA21—1与食管癌病理分期、放疗疗效相关性最好。90例阳性患者放疗后76.7%的患者标志物水平下降至正常值。结论血清CEA、SCC、CYFRA21—1联合检测可用于食管癌的辅助诊断,对疗效和预后判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杰王菁杜文静郭丹王静怡侯霞郑宝珍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CEASCC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加量放疗联合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常规分割放疗基础上行三维适形加量放疗并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将 48例符合条件的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男性35例,女性13例。年龄38-68岁,中位年龄58岁。鳞癌 31例,腺癌9例...
李晓敏章荣棻郭丹安润花
文献传递
三乙醇胺治疗皮肤放射性损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治疗皮肤放射性损伤,尚无有效药物。处理不当常影响放疗疗效。我科从2003年10月开始使用三乙醇胺乳膏(比亚芬,法国梅迪克斯制药厂生产)治疗放射性皮肤反应及损伤,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10月至2007年3月应用三乙醇胺乳膏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17例,与同期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放疗患者17例行龙胆紫治疗作对照,其中,男性分别为9例、10例,女性8例、7例;中位年龄53岁、55岁;照射部位包括颈部10例、11例,胸壁切线4例、3例,腋窝3例、3例。对三乙醇胺组4例颈部野患者设左右颈部野自身对照。
李杰田峰王菁郭丹王静怡
关键词:皮肤放射性损伤三乙醇胺乳膏疗效观察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皮肤反应右颈部
食管癌放疗大体肿瘤区体积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大体肿瘤区体积(GTV)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130例接受放疗的初诊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病灶调强适形放疗(IMRT)。采用Pinnacle计划系统计算GTV,进行GTV分级:GTV≤30 cm^(3)为Ⅰ级,GTV>30 cm^(3)且≤60 cm^(3)为Ⅱ级,GTV>60 cm^(3)为Ⅲ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FS、OS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30例患者中位年龄[M(Q1,Q3)]59岁(56岁,69岁),男性90例,女性40例;Karnofsky体能状态评分均≥70分;肿瘤位于颈段10例,胸上段34例,胸中段55例,胸下段31例;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Ⅰ期3例,Ⅱ期37例,Ⅲ期79例,Ⅳ期11例;GTV分级Ⅰ级25例,Ⅱ级62例,Ⅲ级43例。130例患者1年PFS率为55%,2年PFS率为19%,中位PFS时间14个月;1年OS率为76%,2年OS率为32%,中位OS时间20个月。Ⅰ+Ⅱ期、Ⅲ期、Ⅳ期患者PFS和OS均依次变差,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GTV分级Ⅰ级、Ⅱ级、Ⅲ级患者PFS和OS均依次变差,三组间PFS和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患者的PFS、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高(Ⅳ期比Ⅰ期:HR=8.34,95%CI:3.88~17.94,P<0.001)和GTV分级高(Ⅱ级比Ⅰ级:HR=6.81,95%CI:3.39~13.67,P<0.001;Ⅲ级比Ⅰ级:HR=23.97,95%CI:10.81~53.14,P<0.001)是PFS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分期高(Ⅳ期比Ⅰ期:HR=9.94,95%CI:4.50~21.97,P<0.001)和GTV分级高(Ⅱ级比Ⅰ级:HR=13.55,95%CI:5.58~32.91,P<0.001;Ⅲ级比Ⅰ级:HR=35.01,95%CI:13.57~90.34,P<0.001)是OS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TV与食管癌放疗患者预后相关。
米哲涛李琦郑亚琴郭丹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调强适形预后
食管癌放疗前后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特征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食管癌放疗前后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的改变,寻找可用于食管癌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的特异性指标,为评价食管癌放疗疗效、放疗后复发转移监测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李杰杜文静王菁郭丹王静怡
文献传递
复方苦参注射液减轻放射性肺损伤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肺癌患者放疗中减轻放射性肺损伤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29例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11例和对照组118例。对照组仅予单纯放射治疗(6MV-XRay),治疗组在放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分别对患者用药后0、2、3个月的急性肺损伤情况和用药前后Karnofsky评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用药后第2个月末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0级49.53%(53/107),1级42.06%(45/107),2级7.48%(8/107),3级0.93%(1/107);对照组0级32.48%(38/117),1级58.12%(68/117),2级9.40%(1/117),3级0。试验组用药后第3个月末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0级62.96%(68/108),1级33.33%(36/108),2级1.85%(2/108),3级1.85%(2/108);对照组0级35.34%(41/116),1级49.14%(57/116),2级11.21%(13/116)。3级4.31%(5/116)。两组间第2个月末和第3个月末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改善率分别为41.44%(46例)和11.02%(13例),稳定率分别为50.45%(46例)和66.10%(78例),降低率分别为8.11%(9例)和22.88%(27例),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减轻患者放疗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是肺癌患者较理想的辅助治疗药物之一。
王菁郭丹王静怡杜文静郑宝珍王国超侯霞李杰
关键词:肺肿瘤复方苦参注射液放射性肺损伤
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在食管癌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采用蛋白质芯片技术分析食管癌患者血清蛋白质谱的差异,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使用弱阳离子交换(WCX-2)蛋白芯片分别检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接受调强放疗和普通放疗、转移和非转移患者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采用蛋白质芯片阅读机读取数据,CiphergenProteinChip3.0分析软件采集数据,读取峰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放疗前后食管癌患者血清中,发现质荷比为3884.213、1699.600、1371.126、8454.341、1141.881、1473.377、2086.908、2785.016的8个蛋白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接受不同放疗方式食管癌患者血清中,发现质荷比为3470.098、2011.529、3395.789、2639.055、1511.632、11488.520、9546.555、4783.831的8个蛋白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发生与未发生转移食管癌患者血清中,发现3470.098、3395.789两个蛋白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分析在食管癌的疗效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显示出非常好的前景。
王菁杜文静杨瑞红郭丹王静怡李杰
关键词:食管肿瘤
后程三维适形大分割放疗并序贯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2008年
目的 观察常规分割放疗基础上后程三维适形大分割放疗并序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62例符合条件的Ⅲ期NSCLC患者人组.先予NP方案化疗2个周期,化疗结束20余天待WBC恢复正常后开始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前半程予前后对穿大野照射,常规分割2 Gy/次,剂量40 Gy,20次,之后针对肺部原发灶及纵隔内≥1 am的转移淋巴结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采用大分割放疗4~6 Gy/次,间隔1~2 d,剂量24~30 Gy,4~6次.锁骨上有淋巴结转移者采用60Co或6MV-X线加电子线常规分割放疗至总量64~66 Gy.放射治疗结束后再追加化疗2个周期.结果 62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随访3年.肺原发灶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40例.肿瘤总有效率为79.0%.1、2、3年生存率为71.0%、48.4%、30.6%.1、2、3年局控率为80.6%、62.9%、40.3%.急性不良反应主要有: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气管炎、胃肠道反应以及骨髓抑制,经过对症处理后均能完成治疗.结论 在常规分割放疗基础上后程行三维适形大分割放疗并序贯化疗治疗NSCLC有较好的疗效和能为患者接受的不良反应.
李晓敏李云兰安润花郭丹侯霞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