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义

作品数:79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病毒
  • 19篇细胞
  • 11篇肿瘤
  • 11篇肝炎
  • 11篇肝炎病毒
  • 8篇蛋白
  • 8篇基因
  • 8篇宫颈
  • 8篇宫颈癌
  • 7篇丙型
  • 7篇丙型肝炎
  • 7篇丙型肝炎病毒
  • 6篇生物可降解
  • 6篇生物可降解性
  • 6篇可降解
  • 5篇信号
  • 5篇人宫颈癌
  • 5篇腺病
  • 5篇腺病毒
  • 5篇马拉色菌

机构

  • 37篇清华大学
  • 21篇武汉大学
  • 15篇武汉市第一医...
  • 8篇武汉市妇女儿...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海南省人民医...
  • 3篇中山大学
  • 3篇湖北中医药大...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深圳市中医院
  • 2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杭州市第三人...
  • 1篇深圳出入境检...
  • 1篇海南出入境检...

作者

  • 76篇郑义
  • 23篇黄来强
  • 11篇梅林
  • 10篇张振
  • 8篇陈红波
  • 7篇高进
  • 6篇鲍连生
  • 5篇王玮蓁
  • 5篇万骏
  • 4篇夏清
  • 4篇曾小伟
  • 4篇谭云
  • 4篇赵旻
  • 4篇伍欣星
  • 4篇张宏玲
  • 3篇刘梦琼
  • 3篇杨劳荣
  • 3篇谢圣高
  • 3篇孙曾拯
  • 3篇邱小萍

传媒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华中医学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病毒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病毒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9篇2001
  • 1篇1999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壳聚糖介导CrmA对软骨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壳聚糖-pCrmA纳米粒对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壳聚糖-pDNA纳米粒并进行表征。荧光显微镜观察壳聚糖介导pIRES2-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在原代软骨细胞中的转染,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分析壳聚糖-plRES2-EGFP纳米粒的细胞毒性,蛋白印迹法分析壳聚糖介导的CrmA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壳聚糖-pCrmA纳米粒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壳聚糖-pDNA纳米粒的粒径为50nm,壳聚糖-pDNA纳米粒中的pDNA在pH2.0和pH7.4缓冲液中呈双相释放。壳聚糖能够介导基因CrmA在软骨细胞中表达。壳聚糖-pDNA纳米粒无细胞毒性。壳聚糖-pCrmA纳米粒处理组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壳聚糖组(P〈0.05)与磷酸盐缓冲液组(P〈0.01)。结论壳聚糖是一种有效的非病毒基因载体,壳聚糖-pCrmA纳米粒能够显著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
门海龙邱波郑义宋其合陈庆
关键词:骨关节炎壳聚糖纳米粒细胞凋亡
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和AmpC酶的检测及其质粒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的发生率、耐药情况及质粒型耐药基因。方法从该地区3家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获得38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E-test法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确证试验检测ESBLs;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质粒接合和消除试验检测耐药基因。结果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71.05%(27/38);产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13.16%(5/38);其中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5.26%(2/38)。产酶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耐药率均较高,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最低。通过质粒接合和消除试验,40%(4/10)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20%(1/5)产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检测到传播耐药的质粒。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和AmpC酶是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其耐药扩散与细菌质粒的水平传播有关,对这些产酶株的监测和阻止其传播是控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张振鲍连生杨劳荣郑义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嗜酸乳杆菌对乳鼠感染人轮状病毒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张振高源鲍连生王宝香花芸王晓梅艾洪武汤建桥梅红尹薇黄来强郑义
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1.1878)已被用于轮状病毒(HRV)感染腹泻的辅佐治疗,并被部分研究证实有一定的效果,但仍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L.acidophilus1.1878...
关键词:
关键词:腹泻治疗嗜酸乳杆菌动物实验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修饰的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修饰的己内酯-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嵌段共聚物,是由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中的羟基与结构单元A中的羧基结合形成酯键而得;所述结构单元A为聚...
严飞梅林黄来强郑义
白癜风患者血浆和皮肤组织液中内皮素-1的测定
目的:了解白癜风患者血浆和皮肤组织液内皮素-1(ET-1)水平,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30例白癜风患者和12例大学生健康体检人血浆中ET-1水平进行测定,以及对20例稳定期白癜风白斑部位和非白斑对称部...
管晓春陈峻崔璐玲曾志良何颖红郑义
关键词:白癜风皮肤组织液内皮素-1
文献传递
阿魏酸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所致的内皮细胞释放NO的影响被引量:23
2002年
目的 分析阿魏酸钠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首先在体外进行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 ,然后分别与加有不同浓度的阿魏酸钠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共同孵育 ,测定培养基上清液中NO的含量 ,从而观察阿魏酸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所致HUVEC释放NO的影响。结果 阿魏酸钠能明显抑制HUVEC所致的NO下降作用 ,这种抑制作用无剂量依赖性。
刘梦琼郑义
关键词:阿魏酸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马拉色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研究
应用RAPD法对不同来源的马拉色菌进行DNA分型.结果发现47株马拉色菌临床分离株可分为六型.其DNA型别与孢子形态之间无绝然对应关系.不同地区的马拉色菌DNA带型之间似无明显差异.马拉色菌DNA型别与其所致临床病型之间...
夏清江萍郑义王玮蓁高进孙曾拯
关键词:马拉色菌DNA多态性花斑癣致病真菌
文献传递
一种实现紫外老化的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紫外老化的实验装置,包括第一支座、第一轴承、第一端盖、筒结构、第二端盖、第二轴承、第二支座和多个紫外灯管;所述筒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轴承...
俞璐郑义李锐刘娜娜黄经纬廖凯贾志东申子魁张豪峰
文献传递
头孢克洛血清病样反应患儿肠道通透性的研究
向贇张振许敬刘新文郑义索庆丽王宝香蔡小芳汪在华王晓梅孙红黄永国向飞艳张家云
头孢克洛血清病样反应(SSLR)主要发生在儿科患者,其典型症状就是服用头孢克洛后出现各种类型的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关节炎、关节痛,发烧。头孢克洛SSLR至今没有发现免疫复合物,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关键词:
关键词:肠道通透性
头孢克洛血清病样反应患儿血浆D-乳酸和尿乳果糖/甘露醇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头孢克洛血清病样反应患儿血浆D-乳酸和尿乳果糖/甘露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2例用头孢克洛治疗后发生血清病样反应(SSLR)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SSLR阳性组,40例用头孢克洛治疗后未发生SSLR的上感患儿为SSLR阴性组,同时选择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口服头孢克洛后的第7、9、11、13、15天,利用改良酶学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血浆D-乳酸水平和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对照组儿童除不服用头孢克洛外,其它实验情况与两研究组一致。结果 SSLR阳性组、阴性组及对照组的血浆D-乳酸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SSLR阳性组患儿的尿L/M从口服头孢克洛后的第7天至第13天逐渐增加,第13天达到最高峰,第13天至第15天尿L/M开始下降。SSLR阳性组患儿第7、9、11、13、15天的尿L/M均比阴性组和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SLR阴性组和对照组儿童尿L/M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头孢克洛可导致部分患儿产生SSLR,并影响其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针对该类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中,尿L/M比值的监测比血浆D-乳酸的监测结果更为敏感和可靠。
向赟张振蔡小芳汪在华王晓梅陈红波郑义
关键词:头孢克洛肠道屏障功能D-乳酸乳果糖甘露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