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邸胜苗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乙酰乳酸脱羧...
  • 5篇乳酸
  • 5篇Α-乙酰乳酸...
  • 5篇产生菌
  • 4篇ALDC
  • 3篇原生质
  • 3篇原生质体
  • 3篇质体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诱变
  • 2篇枯草芽孢杆菌
  • 1篇诱变效应
  • 1篇微波
  • 1篇微波诱变

机构

  • 5篇河北大学

作者

  • 5篇阚振荣
  • 5篇邸胜苗
  • 3篇郑应福
  • 1篇昌艳萍
  • 1篇张晓鑫
  • 1篇袁思光
  • 1篇张德友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
  • 1篇酿酒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啤酒科技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α-ALDC产生菌的抗性标记与融合条件初探被引量:2
2005年
利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分别对α-ALDC产生菌枯草芽孢杆菌3226-5、V-20进行抗药性标记,筛选得到稳定的青霉素抗性标记株P-67和链霉素抗性标记株S-17,并以P-67和S-17为融合的亲本在溶菌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EG浓度和pH等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原生质体融合,从而确定了其融合的最佳条件。
郑应福阚振荣邸胜苗
关键词:原生质体Α-乙酰乳酸脱羧酶
微波对α-ALDC产生菌W195的诱变效应探讨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微波诱变技术对产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枯草芽孢杆菌W195进行了微波诱变效应的研究。通过对微波辐照不同时间及不同强度的实验,对突变菌株的α-ALDC产量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诱变剂量和诱变效应的关系及诱变的最佳剂量,同时测定所得较高产量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诱变剂量越大,菌体的致死效应越大,而诱变效应是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佳值。本实验最佳诱变剂量为微波低强度间歇辐照40s,得到的突变株M3-14产量为0.375,相对出发菌株提高了55%,遗传性状基本稳定。
邸胜苗昌艳萍阚振荣张晓鑫张德友袁思光
关键词:微波Α-乙酰乳酸脱羧酶枯草芽孢杆菌
ɑ-乙酰乳酸脱羧酶产生菌的微波诱变被引量:4
2006年
为获得ɑ-乙酰乳酸脱羧酶的高产突变株,以产ɑ-ALDC的枯草芽孢杆菌3226-5为出发菌株进行了诱变处理。经过微波(小火)物理诱变得到3株高产正突变株W181、W184、W195,经过多次传代实验,表明W181、W195是稳定的突变株。突变株W195的ɑ-ALDC相对酶活(OD522)由出发菌株的0.35提高到0.617,提高了76%,突变株W181提高了66.9%。
邸胜苗阚振荣
关键词:微波诱变Α-乙酰乳酸脱羧酶枯草芽孢杆菌
α-ALDC产生菌的抗性标记与融合条件初探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分别对α-ALDC产生菌枯草芽孢杆菌3226-5、V-20进行抗药性标记,筛选得到稳定的青霉素抗性标记株P-67和链霉素抗性标记株S-17,并以P-67和S-17为融合的亲本对其原生质体融合条件进行了初探。
郑应福阚振荣邸胜苗
关键词:原生质体Α-乙酰乳酸脱羧酶
α-ALDC产生菌的抗性标记与融合条件初探
2006年
利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分别对-αALDC产生菌枯草芽孢杆菌3226-5、V-20进行抗药性标记,筛选得到稳定的青霉素抗性标记株P-67和链霉素抗性标记株S-17,并以P-67和S-17为融合的亲本在溶菌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EG浓度和pH值等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原生质体融合,从而确定了其融合的最佳条件。
郑应福阚振荣邸胜苗
关键词:原生质体Α-乙酰乳酸脱羧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