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峰
-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后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 2006年
-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栓体舒(rt-PA)和急诊介入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2年11月至2005年9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心内科32例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14例和直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18例,对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前心肌梗死相关动脉(IRA)通畅率、介入治疗成功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期间急性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出院前左室功能(LVEF)进行比较。结果介入治疗前溶栓+PCI 组 IRA 通畅率(71%)显著高于直接 PCI 组(22%)。手术时间短于直接 PCI 组,分别为(1.5±0.3)h和(3.1±1.5)h。两组介入成功率均为100%,其中 TIMI3级血流者分别为93%和89%。住院期间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及急性缺血事件发生,出院前经超声心动图测得 LVEF 分别为溶栓+PCI 组(65.2±2.7)%,直接PCI 组(55.2±2.1)%。结论 rt-PA 静脉溶栓联合急诊介入治疗 AMI 早期再通率高,手术操作时间短,更有利于保护左室功能,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 赵晓峰
- 关键词:心肌梗死RT-PA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同期手术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同期外科手术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行同期外科手术治疗的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和预后不良组21例,分析影响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探讨癌胚抗原(CEA)与CD4^(+)和CD8^(+)的相关性,分析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与NYHA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临床分期、病理类型、TG、TC、HDL-C和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NYHA分级、CEA、CK-MB、FEV1/FVC、LVEF、CD4^(+)和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NYHA分级为Ⅲ~Ⅳ级、CEA阳性、CK-MB>24U/L、FEV1/FVC<70%、LVEF<50%、CD4^(+)和CD8^(+)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EA与CD4+呈正相关,与CD8^(+)呈负相关(P<0.05)。血清CK-MB与NYHA分级和LVEF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年龄、NYHA分级、CEA、CK-MB、肺功能、LVEF及免疫功能是影响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同期外科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规避不良情况。
- 孙立平赵晓峰张天毅宋娇磊
- 关键词:肺肿瘤冠心病预后
-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ARVI)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结论对28例ARVI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进行分析,按血流动力学特征性改变进行治疗。结果大部分ARVI表现为低心排状态低血压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小部分出现心衰,心源性休克。结论ARVI最主要的急救措施是再灌注治疗并注意补足血容量。
- 赵晓峰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再灌注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Q波发生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Q波发生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STEMI行直接PCI术后心电图上可见Q波的患者108例,排除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患者。随访3年,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这108例患者Q波出现的因素,并通过Cox回归分析Q波与死亡和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STB时间以及吸烟是影响Q波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PCI术后出现Q波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全因死亡率(Rr=1.38,95%CI 1.01~2.02,P<0.001)和心血管死亡率(Rr=1.65,95%CI 1.02~2.64,P<0.001)。Q波与心源性死亡之间的关系不受性别(Rr=1.58,95%CI0.76~3.22,P=0.38),糖尿病(Rr=2.52,95%CI 1.08~5.72,P=0.51),靶血管(Rr=2.14,95%CI 1.11~4.08,P=0.82)或者门-球时间(Rr=1.72,95%CI0.92~3.21,P=0.88)的影响。结论男性、STB时间以及吸烟是影响Q波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Q波可以作为独立预测STEMI患者直接行PCI术预后的因子。
- 孙立平赵晓峰宋娇磊吴韩
- 关键词:心肌梗死Q波
- 家族性完全房室阻滞一家系四例
- 2001年
- 景孟环赵晓峰常丽娟张向霞
- 关键词:遗传学心电图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关系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拟诊冠心病病例132例,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4组,即非冠心病组(无狭窄或狭窄<50%)、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冠...
- 景孟环王忠刚戴瑛刘冀赵晓峰
- 文献传递
-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对其中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对其中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5月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因冠心病行PCI术治疗的年龄≥80岁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标准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对照组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两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血脂及主要相关氧化应激指标,治疗12个月期间不良反应、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两组血脂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浆总胆固醇(TC)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两组主要相关氧化应激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过氧化物酶(MPO)及丙二醇(MDA)均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应用于高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能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及MACCE发生率,有利于中远期预后。
- 宋娇磊孙立平赵晓峰
- 关键词: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冠心病
-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双抗治疗严重出血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价
- 2023年
- 目的 构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口服双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严重出血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行PCI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剔除随访丢失的患者,最终纳入1 139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严重出血分为严重出血组(n=113)和非严重出血组(n=1 026),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基于R语言构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口服双抗导致严重出血的列线图模型,并利用Bootstrap方法以及临床决策曲线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和临床决策的获益性。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围手术期使用Ⅱb/Ⅲa受体拮抗剂、既往消化道疾病病史、年龄>60岁、肌酐清除率较低、血小板计数较低是导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口服双抗导致严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2、6.042、1.205、1.215、1.322,P均=0.001);ROC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显示:列线图预测患者PCI术后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能力较强(AUC=0.84,95%CI0.72~0.91);采用Bootstrap方法重复抽样1000次验证列线图,发现校准曲线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8,说明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良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当PCI术后口服双抗发生严重出血的发生阈值为0.06~0.88时该模型图的适用性最佳。结论 构建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口服双抗严重出血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 宋娇磊孙立平赵晓峰
- 关键词:双联抗血小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出血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PCI术后左心室重构和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室重构(LVR)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的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对比所有患者PCI术前、出院时及出院后第6个月时LMR、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差异,并用Pearson法分析LMR与LVEDVI的关系;根据出院后第6个月行心脏超声结果(第6个月LVEDVI较出院时LVEDVI增加≥20%作为LVR评判标准)将患者分为LVR组(n=56)和无LVR组(n=224),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出院时LMR对LVR的预测价值;收集2020年6月止所有患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绘制ROC曲线探讨出院时LMR对MACE的预测价值,以该阈值为界点分为LMR高值组(n=120)和LMR低值组(n=160),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以Log-rank检验对比两组生存率。结果ASTEMI患者PCI术前、出院时和出院后第6个月时LMR和LVEDV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知,ASTEMI患者PCI术前、出院时和出院后第6个月均LMR与LVEDVI均呈明显负相关(r=-0.382、-0.351、-0.377,P<0.001)。绘制ROC曲线分析发现,出院时LMR可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LVR发生情况(P=0.027),在最佳截断值3.35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5%和41.3%;出院时LMR可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情况(P=0.016),在最佳截断值3.94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2%和38.5%。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得知,LMR高值组MACE总发生率(5.00%)低于LMR低值组(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ASTEMI患者不同时间点LMR与LVEDVI密切相关,有望成为预测PCI术后LVR和MACE发生的重要指标,且LMR越低,MACE发生率越高。
- 李鹏飞赵晓峰
- 关键词:左心室重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 低分子肝素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 2008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2年4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共224例行PCI术的患者分为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普通肝素组103例,其中男78例,平均年龄65.6±10岁。低分子肝素组121例,其中男92例,平均年龄(64±10)岁。结果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手术成功率为98.4%和98%。7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各2例,急性血栓形成均0例,周围血管并发症8例与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PCI中的应用是有效的、安全的。
- 赵晓峰
- 关键词:肝素低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