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梗塞运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或就诊的脑梗塞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营养等对症支持,同时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给予甘露醇注射液、华法林钠片,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脑梗塞运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效果明显,其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赵昭王亚惠王丽娜
- 关键词:脑梗塞氯吡格雷氟伐他汀
-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6例误诊分析
- 1999年
-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25~67岁,误诊时间6个月至5年。因胸闷、气短误诊为冠心病3例;头昏、乏力、颜面苍白误诊为贫血2例;蛋白尿误诊为慢性肾炎1例。 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隐匿起病,均有畏寒、乏力、纳差、颜面和(或)双下肢水肿,懒言少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毛发萎黄稀疏,皮肤粗糙。
- 刘青梅赵昭赵岗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减退误诊病例分析
- CDK5、p35/p25在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血液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p35及p25在血管性认知损害(VCI)患者血液中的表达及可能作用。方法收集VCI病例91例,其中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损害(VCIND)49例,血管性痴呆(VAD)42例;同时收集脑卒中认知功能正常(NC)及健康人(N)各30例;应用RT-qPCR检测血液中CDK5mRNA的相对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血液中CDK5、p35及p25的蛋白表达。结果各组CDK5mRNA相对表达及CDK5、p35、p25蛋白表达从高到低分别为VAD组>VCIND组>NC组>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K5、p35及p25可能参与了VCI的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与其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 翁改志刘强刘强赵昭倪宁
-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损害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