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必诚

作品数:24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近视
  • 6篇屈光
  • 5篇弱视
  • 5篇角膜
  • 4篇验光
  • 4篇内障
  • 4篇白内障
  • 3篇散光
  • 3篇术后
  • 3篇屈光不正
  • 3篇屈光度
  • 3篇近视散光
  • 3篇儿童
  • 3篇儿童弱视
  • 2篇多焦
  • 2篇多焦点
  • 2篇原位
  • 2篇原位角膜磨镶...
  • 2篇正性
  • 2篇植入

机构

  • 19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赵必诚
  • 6篇谭少健
  • 4篇李伟均
  • 3篇李霞
  • 3篇梁皓
  • 3篇黄明汉
  • 2篇曾静
  • 2篇庞玉英
  • 2篇梁式森
  • 2篇王冬梅
  • 1篇蒋林志
  • 1篇庞玉英
  • 1篇李沁
  • 1篇蔡洁
  • 1篇何剑
  • 1篇卢荣强
  • 1篇李岚
  • 1篇邱耀英

传媒

  • 4篇眼科新进展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学
  • 2篇医学文选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广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眼镜科技...
  • 1篇第十届国际眼...
  • 1篇第十四届国际...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屈光不正性弱视误诊分析
2001年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对屈光不正性弱视诊断的正确性。方法 :①对 36例 45眼屈光不正性弱视重新散瞳检影验光 ,分别记录球镜度、柱镜度、轴向和矫正视力 ,并与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②按屈光性质分远视性散光、近视性散光及混合性散光三组 ,分别对三组被误诊患者的年龄、误诊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柱镜度及轴向与原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 ,混合性散光占 41.6 6 % ,三组中误诊年龄、时间以近视性散光为最高。结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误诊的方面主要是柱镜度及轴向 ,以混合性散光为多。误诊年龄、时间以近视性散光为高。对屈光不正性弱视进行正确诊断 ,过硬的检影技术是关键 。
赵必诚庞玉英李岚
关键词:弱视屈光不正误诊
软性近视散光角膜接触镜验配91例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赵必诚
关键词:验配近视
眼屈光动态变化的理想值在镜方中的作用
2002年
人眼是个动态变化的精密器官,自出生到发育成熟,其屈光特性的发育是最重要的功能表现。从实用性来讲.理想的屈光并非是正视眼.随着生长发育的进程,人眼屈光可逐渐达到或通过正视点,但不会停留在正视点上。由于屈光变化的这一动态过程,人们对屈光的生理要求,不同年龄是不相同的。理想的屈光度即为不同年龄的动态分布中的生理屈光值: 年龄小于18岁:远视250—150度;18—30岁;
赵必诚
关键词:眼镜验光屈光度
16对同卵双生子近视进展分析
1999年
赵必诚
关键词:近视同卵双生子屈光度
61例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视力分析
2003年
庞玉英赵必诚曾静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力分析
影响儿童弱视训练因素
赵必诚
近视眼与调节幅度的相关分析
赵必诚
遮盖法治疗儿童弱视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索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关系。方法 :对 10 6例 175弱视眼行戴镜、遮盖加精细作业法弱视治疗。结果 :基本痊愈 13 9眼 (79.43 % ) ;进步 2 8眼 (16% ) ,有效率 95 .43 %。 3~ 12岁各组儿童弱视基本痊愈率、无效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是达基本痊愈所需的治疗时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年龄越小 ,疗程越短 ;弱视程度越轻 ,疗程越短。屈光不正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疗效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结论 :用此法治疗儿童弱视是有效的 ,且经济可行 。
赵必诚
关键词:遮盖法儿童弱视
老视治疗的新观点及方法
2002年
赵必诚
关键词:老视
高度近视LASIK术后双眼调节聚散及近立体视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双眼调节聚散及近立体视功能的变化。方法将34例高度近视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用综合验光仪和随机点立体视图检查双眼调节聚散及近距离立体视功能,双眼调节聚散指标包括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positive and 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PRA/NRA)、调节滞后、水平隐斜视、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率(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comodation,AC/A)。结果 LASIK术后1个月、3个月单眼调节幅度分别为(9.52±1.69)D、(11.53±3.48)D,低于术前(13.14±3.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12.52±3.19)D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PRA分别为(-2.13±1.18)D、(-2.36±1.17)D,与术前(-1.88±1.37)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2.82±1.36)D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A及调节滞后两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远近距离隐斜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AC/A比率均较术前降低(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近立体视锐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交叉视差锐度及非交叉视差锐度均高于术前(均为P<0.05)。结论 LASIK对高度近视患者双眼调节、集合及其相互作用协动参数无明显不良影响,同时可提高高度近视患者近立体视范围。
蔡洁李沁何剑赵必诚邱耀英谭少健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高度近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