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一帆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CD41
  • 1篇血细胞
  • 1篇循环血
  • 1篇造血
  • 1篇造血细胞
  • 1篇主动脉-性腺...
  • 1篇位点
  • 1篇小鼠
  • 1篇卵黄囊
  • 1篇克隆
  • 1篇克隆形成
  • 1篇分化
  • 1篇分化潜能
  • 1篇白细胞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3

机构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周军年
  • 2篇裴雪涛
  • 2篇南雪
  • 2篇李思霆
  • 2篇谢一帆
  • 2篇岳文
  • 2篇陈海旭
  • 1篇贺文艳
  • 1篇刘兵
  • 1篇施双双

传媒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第12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鼠不同造血位点来源的CD41+造血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比较
<正>目的: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造血位点的研究是造血细胞发生学上一个热点和难点,主要是由于8.5dpc时血液循环的建立给此后的精确研究带来了困难,目前在转基因小鼠中得到的研究结果越来越倾向于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
周军年李思霆谢一帆陈海旭贺文艳施双双南雪岳文刘兵裴雪涛
文献传递
主动脉-性腺-中肾区、卵黄囊和循环血来源的CD41^+细胞分化潜能比较
2013年
目的比较小鼠胚胎不同造血组织来源的CD41^+细胞向造血、间质、内皮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取小鼠胚胎孕11d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卵黄囊(YS)和循环血(CB)来源的造血细胞经流式细胞术分选获得CD41^+细胞,并检测CD41^+细胞中CD45和c.kit的表达;采用IL-3、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预处理半固体培养法评估CD41^+细胞造血分化潜能的差异;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CD41^+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间质细胞标志)的表达;采用向内皮细胞分化诱导的培养条件观察其内皮分化潜能。结果在AGM区、YS、CB来源的CD4l^+细胞中,CD45^+细胞比例分别为51.9%、45.8%、22.2%,c-kit^+细胞比例分别为40.0%、39.6%、36.2%。在IL-3刺激后,与未刺激组相比AGM、YS、CB来源的CD41’细胞总的造血细胞集落形成数量均显著增加[(14.1=k1.9)对(1.2+0.2);(32.4士1.1)对(18.4士2.2);(41.84-0.9)对(10.44-1.8)](P〈0.01)。BMP-4刺激后,与未刺激组相比:AGM、YS来源的CD41’细胞生成CFU-Mix的数量下降[(0.54-0.6)对(3.2士0.8);(1.3+0.7)对(7.4土1.7)](P〈0.01);但CB来源的CD41^+细胞生成CFU.Mix的数量无明显变化[(2.54-0.5)对(3.94-1.5)](P〉0.01)。AGM、YS来源的CD41^+细胞高表达α-SMA,但CB来源的CD41^+细胞低表达d-SMA。结论小鼠胚胎不同造血组织来源的CD41^+细胞在免疫表型、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及细胞因子刺激应答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李思霆周军年陈海旭谢一帆贺文艳南雪岳文刘兵裴雪涛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3CD4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