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华宁

作品数:45 被引量:220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超声
  • 12篇骨质
  • 12篇骨质疏松
  • 11篇骨质疏松症
  • 7篇原发性
  • 6篇腰背
  • 6篇原发性骨质疏...
  • 5篇腰背痛
  • 5篇原发性骨质疏...
  • 5篇造影
  • 5篇乳腺
  • 5篇关节
  • 5篇背痛
  • 5篇病变
  • 5篇彩色多普勒
  • 5篇超声造影
  • 5篇超声诊断
  • 4篇多普勒超声
  • 4篇疼痛
  • 4篇肌肉

机构

  • 44篇江苏省中医院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市中西医...

作者

  • 44篇许华宁
  • 14篇徐道明
  • 14篇刘静
  • 13篇徐大华
  • 13篇刘兰英
  • 12篇吴文忠
  • 11篇吴意赟
  • 11篇陈伟明
  • 10篇陆倩
  • 7篇石雯
  • 5篇宋旭光
  • 5篇高慧
  • 4篇强也
  • 4篇何玉冰
  • 3篇栾云
  • 3篇周正国
  • 3篇张芹
  • 3篇殷立平
  • 3篇朱璐
  • 3篇蔡婷

传媒

  • 8篇中国骨质疏松...
  • 4篇临床超声医学...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针刺研究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康复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第15次全国...
  • 1篇第二届长三角...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肩、肘、腕疾病超声诊断的研究
目的分析肩、肘、腕病变的超声特征并总结超声检查在此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02例肩、肘腕部病变行超声检查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肩关节821例,肘关节48例,腕关节33例。结果肌腱炎328例(38.6%),腱...
陆倩陈伟明许华宁徐大华
文献传递
超声图像及造影特征对乳腺导管内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超声图像及造影特征对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breast,DCI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DCIS患者的超声图像及造影特征资料。结果:常规高频超声检查DCIS检出率为68.0%(17/25),结合超声造影检查DCIS检出率为92.0%(23/25)。其中腺体增厚或结构紊乱型占8.0%(2/25),导管扩张型占16.0%(4/25),片状低回声型占56.0%(14/25),混合回声肿物型占20.0%(5/25)。DCIS的超声造影特征表现为高增强多见,增强后病灶形态多不规则,边界多不清晰,分布尚均及不均,大部分无充盈缺损,造影剂进入肿块的大小及范围多超过二维超声图像,周围见多条粗大的血管进入肿块。结论:DCIS具有一定的超声造影特征表现,结合超声图像与造影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赵淳许华宁沈碧潇蔡婷张心怡吴意赟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癌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62个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及超声造影的特征。结果: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造影多表现为高增强、造影剂分布均匀、增强后形态规则、边缘清晰。61个(98.4%,61/62)病灶超声造影后呈高增强,46个(74.2%,46/62)病灶超声造影后有清晰的边缘,33个(53.2%,33/62)病灶造影后增强范围较二维超声图像范围无明显变化。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灶超声造影上升时间(rise time,RT)、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与周围腺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表现有一定特异性,两者结合有助于提高其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
蔡婷许华宁沈碧潇张心怡吴意赟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
肩峰下滑囊超声造影对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肩袖损伤的肩峰下滑囊超声造影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101例(125个肩关节)经临床诊断并经MRI证实的肩袖损伤患者分别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肩峰下滑囊超声造影,分别记录常规超声表现及肌腱撕裂后造影表现,并...
徐大华何玉冰陆倩高慧孙卉娟许华宁
超声检查在下肢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下肢关节、肌肉、肌腱病交的超声特征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418例下肢关节、肌肉、肌腱病交行超声检查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膝关节364例,踝关节37例,髋关节17例。结果关节积液316例,滑膜炎255例,软...
许华宁陈伟明陆倩徐大华
文献传递
雷火灸联合振动训练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疗效观察被引量:28
2020年
目的:采用超声波杨氏模量比较雷火灸联合振动训练与单纯振动训练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寻求客观的评估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全身律动治疗床行振动训练,观察组联合雷火灸,穴取腰阳关、命门、肝俞、肾俞、大肠俞。均隔日1次,每周3次,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RTSWE)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疼痛强度、多裂肌紧张度(杨氏模量值)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4周及随访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多裂肌杨氏模量值以及SF-36中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5个维度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SF-36中的生理职能维度评分显著改善(P<0.05);②治疗4周及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多裂肌杨氏模量值以及SF-36中的生理职能、身体疼痛和总体健康3个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振动训练在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强度、减轻多裂肌紧张度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疗效优于单纯振动训练,RTSWE技术可作为疼痛评价的客观检查方法。
朱璐徐道明吴文忠许华宁刘静刘兰英樊巧玲郭海英石雯李邗峻曹雅娜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雷火灸
彩色多普勒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检查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类风湿患者膝关节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临床确诊为类风关的患者行膝关节超声检查,重点观察髌上囊有无积液及滑膜增生。最大屈膝未测量髁间软骨厚度并观察其回声有无改变。彩色多普勒观察增生滑膜内血流情况,并进行脉...
徐大华陈伟明许华宁陆倩
文献传递
振动治疗仪下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振动治疗仪下核心稳定训练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基础防护治疗,观察组结合核心稳定训练,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每次15min,连续治疗4周。在治疗前、干预4周及随访1个月时分别使用VAS评估疼痛强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痛患者功能障碍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及随访1个月,2组患者VAS及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1个月后随访时,2组患者VAS评分与干预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ODI评分较干预4周有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ODI评分与干预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础防护治疗结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基础防护治疗。
刘静吴文忠徐道明刘兰英许华宁田阡陌郭海英李邗峻石雯曹雅娜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腰背痛
超声远程会诊在重症监护中的实践与管理被引量:1
2023年
超声远程会诊系统在超声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多的使用需求和应用场景,文章主要通过基于5G网络的超声远程会诊系统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运用和探索,探讨超声远程会诊系统的构建和临床应用的流程,总结超声远程会诊系统在监护病房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体会和实践经验,从而不断完善超声远程会诊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不断提高其在实践过程中的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患者。
吴意赟强也许华宁蔡婷
关键词:超声远程会诊质量管理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慢性疼痛的康复治疗进展被引量:11
2020年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病,伴有骨脆性增加,且容易发生骨折,是绝经后女性及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疼痛是本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和首要就诊原因,其中70%~80%的患者表现为腰背痛,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目前很多学者从中西医康复治疗的角度进行了临床报道,虽各具特色,但疗效不一。本文就其康复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徐道明许华宁徐帅刘兰英刘静朱璐樊巧玲陈铭李邗峻曹雅娜吴文忠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慢性疼痛康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