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佳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地理种群玉米螟赤眼蜂对极端温湿条件的反应被引量:5
- 2010年
- 在高温低湿(31℃,45%RH和34℃,45%RH)和低温低湿(16℃,45%RH和19℃,45%RH)不同温湿组合条件下,以亚洲玉米螟卵为寄主,研究了不同地理种群玉米螟赤眼蜂的寿命、生殖力和性比情况。结果表明,在31℃,45%RH条件下,北京种群和日照种群平均每雌分别寄生(17.60±1.70)粒和(17.44±1.46)粒,显著高于其他种群(p<0.05)。在19℃,45%RH条件下,广东广州种群寄生寄主卵数最多,平均每雌寄生(26.65±2.17)粒,与其他种群差异显著(p<0.05)。北京种群、日照种群和广州种群分别可以作为高温低湿和低温低湿条件下防治亚洲玉米螟的候选种群。
- 袁佳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 关键词:玉米螟赤眼蜂地理种群亚洲玉米螟高温低湿
- 玉米螟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mtDNA基因序列分析及遗传分化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本研究通过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不同地理种群的线粒体DNACOI、COII和Cytb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研究了我国玉米螟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程度。结果发现,玉米螟赤眼蜂群体内线粒体基因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且各地理种群之间已产生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中性检测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进化遵循中性模型,且在过去呈现种群扩张趋势。玉米螟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2~0.020之间。种群系统聚类树分支结构和Mantel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 袁佳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李菁
- 关键词:玉米螟赤眼蜂地理种群基因序列遗传分化
- 赤眼蜂研究综述
- 现代农业发展以环境为本,在多种害虫防治措施中生物防治凸显出其重要性,利用昆虫天敌作为生物防治的一种方法受到重视。赤眼蜂是世界上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最广泛的卵寄生蜂,因此也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综合概述了近年关于赤眼蜂的一...
- 袁佳王振营何康来白树熊
- 关键词:赤眼蜂分类学DNA序列地理种群生物学特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