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切除术中肝断面的技术处理 被引量:5 2013年 肝脏外科迅速发展,肝切除术明显增加,其中术后出血、胆漏难以避免.术后出血可能发生在肝断面出血、胆道出血、门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分析术后出血等的原因主要包括:(1)术中肝断面的处理存在疏漏,血管结扎不可靠,导致肝断面渗血所致;(2)术中肝断面处理时,仅缝合表面而留有死腔,腔内血液压力增高后由肝断面或者胆道流出;(3)肝断面缝合时张力较高,术后肝脏组织坏死、感染,形成感染坏死灶导致周围血管与胆管瘘,从而胆道出血[1];分析术后胆漏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术中肝断面细小胆管漏未处理;(2)肝断面的肝组织坏死,末梢胆管漏胆汁;(3)术中未对大的胆管断端结扎;(4)肝断面的创面感染;(5)术后胆道梗阻致胆管压力升高[2].再分析其它的各种并发症,如术后肝功能衰竭、膈下感染、腹水等,都直接或者间接与术中肝断面的处理相关.由此可见,术中对肝断面的尤为重要.分析本院2008年以后肝切除术392例,讨论肝断面的技术处理方法,以减少术后出血及胆漏的发生率. 王建新 蔡卫华 肖旭 王卫兵 陈骏 蔡邢峰关键词:肝切除术 胆漏 并发症 术中白试验在肝切除术中肝断面漏胆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白试验在肝切除手术中检测漏胆的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肝切除手术中采用白试验联合干纱布擦拭法检测漏胆56例。即在肝切除手术操作末期,用干纱布擦拭法确认无漏胆后,经胆囊管或左右肝管插管注入5%无菌脂肪乳剂10~30mL,同时用手阻断远端胆总管。观察肝切除手术创面的白色液体渗出情况,对渗出白色液体处予以间断缝合。重复操作,至断面无白色液体渗出为止。结果56例患者经术中检测,发现漏胆17例(漏胆检出率为30.4%),每例发现漏胆1~6处(平均2.9处),术中均予以确切缝合以关闭漏胆处,且重复试验操作,证实均再无漏胆。术后发生漏胆2例(3.6%),经相应治疗后痊愈出院。全部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6个月(平均3.8个月),无膈下积液或膈下感染病例发生。结论术中自试验能够发现漏胆的精确部位,不会污染肝切除手术创面,并能够无限次地重复试验,值得临床推广。 王建新 蔡卫华 肖旭 王卫兵 陈骏 蔡邢峰关键词:肝切除术 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2008年5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39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例中,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无严重胆漏等并发症发生。9例先行ERCP+EST取出胆总管结石,再行LC。平均住院时间为10.5天。3例先行ERCP下取石困难只行ENBD引流减压,再行LC+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住院时间14~20天。25例行LC+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平均住院时间14天。2例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7天出院。未取尽者3例(6%)。结论根据具体病情,个性化地灵活地运用三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靠的,且创伤小,恢复较快,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蔡邢峰 毛毳 卢朝德 孙跃明关键词:腹腔镜 胆道镜 十二指肠镜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种微创治疗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自行脱落胆道J形导管引流、胆管一期缝合与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LC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28例,采用LC+LCBDE+自行脱落胆道J形导管引流、胆管一期缝合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EST+LC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胆漏、胰腺炎等近期并发症及胆管炎、结石复发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与结石复发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LC+LCBDE+自行脱落J形导管引流、胆管一期缝合的远期效果优于EST+LC,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肖旭 卢潮德 金燕 邱烽 蔡邢峰关键词: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探查 胆管一期缝合 自行脱落单J管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自行脱落单J管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30例胆总管结石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于胆总管内放置自行脱落单J管,再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4 d恢复饮食,平均住院(9.3±1.8)d。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使用自行脱落J形管可为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提供安全保证,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蔡邢峰 卢潮德 肖旭 孙跃明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检查 胆道镜检查 单J管 一期缝合 双层立体补片在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2008年 目的:探讨双层立体补片在老年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2006年5月应用双层补片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6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切口感染,无异物感;术后早期疼痛5例,低热8例;随访12~4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用普理灵双层立体补片(PHS)行无张力疝修补安全可靠,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率,是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 卢朝德 蔡邢峰 朱晓彬关键词: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老年人 肝硬化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2例分析 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7年3月72例Child-PughA、B级肝硬化行LC的临床资料。全麻,四孔法,气腹压力8~12mmHg。结果71例完成LC(顺行切除67例,逆行切除4例),其中6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因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35~105min,平均51min;出血量5~60ml,平均12ml;术后住院时间3~11d,平均5.6d。术后出现腹水7例,穿刺孔出血1例。71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临床症状消失,无结石复发及残留。结论在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恰当的术中及术后处理的情况下,肝硬化病人行LC是安全的,对于肝功能A、B级须切除胆囊者应首选LC。 卢朝德 蔡邢峰 汤卫国关键词:肝硬化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8年6月13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LC手术成功129例,3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6... 蔡邢峰 毛毳 朱国栋 卢潮德 孙跃明文献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LC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道造影81例,成功79例,发现胆道结石17例,胆囊管解剖变异5例,胆道损伤2例,均一次性手术治愈。结论:LC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成功率高,操作简便,能有效防止胆道结石残留,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对提高手术质量有重要价值。 卢朝德 蔡邢峰 朱晓彬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老年人结石性胆总管梗阻腹腔镜胆道一期缝合自行脱落J型管置入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胆道J型管支架放置术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70岁)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后,通过导丝将J型管的远端置入十二指肠,原位缝合胆总管切口。结果 14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70.0±44.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7±2.6)d。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血清淀粉酶及肝功能暂时性升高,均无并发胆瘘、胆管出血、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内支架管无堵塞、提前脱管、导管退入胆管及导管滞留等现象。术后支架全部随粪便排出,排出的平均时间为术后(16.3±4.7)d,自动脱管前后患者无不适。术后随访1~24个月,复查超声均无胆总管结石复发及狭窄。结论老年人结石性胆总管梗阻腹腔镜胆道一期缝合自行脱落J型管置入治疗是有效的胆管引流方法,该法既安全有效又减少了术中放置T型管引流及引起奥狄氏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相关并发症。 吴金柱 蔡卫华 吴建军 朱任飞 邱烽 蔡邢峰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