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军
-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 2018年
- 结肠癌根治术是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和医疗器械的改进,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已经成为右半结肠癌治疗的标准术式。多个研究证实,与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不仅具有相同的肿瘤学治疗效果,而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
- 涂建成方健黄龙周亮王树生蔡军张伯
- 关键词:右半结肠全腹腔镜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切除术安全性
-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临床应激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以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和分析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对其临床应激指标及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3)与对照组(n=33),予以观察组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予以对照组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临床应激指标变化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指标。结果术毕两组WBC、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9、0.315,P>0.05),观察组CRP及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4、2.034,P<0.05),术后3 d两组WBC、N%及COR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5、1.062、0.114,P>0.05),观察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86,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32、5.671、4.703、10.233、12.609,P<0.05)。观察组胃无力、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其中,观察组总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为24.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3,P<0.05)。结论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能够减轻临床应激反应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 蔡军涂建成黄龙顾益洲唐日波
- 关键词: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
-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与侧方入路的效果对比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与侧方入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65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0例,以侧方入路治疗的为对照组,以中间入路治疗的为观察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与侧方入路治疗的价值,并对比两种不同入路方式治疗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免疫功能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较对照组高,出现并发症较对照组要少,观察组并发症为2.85%,对照组并发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采取中间入路进行治疗,安全性较高,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可以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且手术所需的时间较少,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 蔡军涂建成黄龙曹俊杰陆元基
- 关键词: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间入路侧方入路
- 3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保守治疗的探讨
- 目的:探究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55例,其中有35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设为观察组,另有2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对...
- 蔡军周萃阶蒋维杨卫新
-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病理机制保守治疗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初期开展腹腔镜脾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腹腔镜脾切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2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1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脾亢3例。结果本组23例手术获成功,1例因术中脾下极血管出血中转开腹,1例因脾脏大腔镜下无法完成。手术时间2~5h,平均2.5h,手术失血20~3000mL。术后排气时间24~48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开展腹腔镜脾脏切除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蔡军屈陈江
-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