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君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农业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植筋技术用于格梁缺陷加固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通过开展植筋技术用于格梁缺陷加固的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植筋技术加固前后格梁随着荷载的增加,内力和弯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滑坡推力作用在植筋层和格梁复合体上时,二者并不是同时受力,植筋层先于格梁受力,植筋层所承受的荷载分担比约为78%;经过植筋技术加固缺陷格梁后,配筋受力得到改善,加固后配筋最大应力比加固前降低了36.5%;植筋技术加固后缺陷格梁弯矩明显降低,为加固前的20%~30%,说明植筋技术加固缺陷格梁效果显著。
- 梁炯周云涛石胜伟张勇张勇蔡强
- 关键词:滑坡植筋技术模型试验
- 藏东昌都觉学红层滑坡的地质成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觉学红层滑坡发育于向斜北东翼形成的反向坡,是近年来依托川藏交通廊道沿线灾害地质调查在新厘定的“藏东昌都红层区”发现的典型红层滑坡。为厘定其成因,以基础地质为切入点,进行了详实的地质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滑坡区地层岩性主要为中侏罗统东大桥组(J_(2)d)紫红色、灰色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夹中—厚层砂岩。地层内发育与区域构造活动配套的轴面劈理(S_(1))、“X”型共轭剪节理(S_(2)、S_(3))和层间剪切劈理(S_(4))。文章从沉积环境控制地层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区域构造演化制约斜坡结构与岩体结构面组合特征和地下水及重力作用加剧斜坡失稳等角度,提出觉学红层滑坡形成于内外地质营力耦合的失稳机理,对区域红层滑坡防治和川藏交通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李洪梁李洪梁陈龙张佳佳杨栋蔡佳君王灵蔡佳君
- 关键词:地质成因结构面
- 某泥石流成因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 2015年
- 该沟于2010年7-8月间发生过两次规模较大的泥石流,损毁房屋十余间,损坏农田数十亩,直接经济损失可达200万元。在暴雨条件下,该沟具备发生较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直接威胁沟域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文章在分析泥石流成因的基础之上,对泥石流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对泥石流治理设计及预测评价提供有力的基础。
- 李金洋蔡佳君
- 关键词:泥石流成因
- 芦山震区某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评价
- 2015年
- 某滑坡位于四川芦山地震灾区,为老滑坡堆积体。地震后滑体上出现多条地表裂缝,前缘出现坍滑现象,老滑坡有复活迹象。在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滑坡形成机制,并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确定滑坡为沿基覆界面中型土质滑坡,可能出现局部解体失稳。
- 蔡佳君孙金辉
- 关键词:滑坡
- 利子依达沟泥石流演化历史及发展趋势预测被引量:7
- 2012年
- 大渡河右岸一级支流利子依达沟是一条多期次,中高频率的泥石流沟。根据该沟泥石流的灾害历史和发育特征,对整个沟域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工程调查,典型剖面保留泥痕的地质工程测绘,现场的颗分实验及容重实验,分析了利子依达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泥石流的演化历史。结合大渡河阶地发育特征和冰川消融期次,分析了利子依达沟各期老泥石流的发育时期,并对该沟泥石流进行了预测。通过研究发现,利子依达沟古泥石流的形成和冰川的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历史分析法可以预测其发展趋势。利子依达沟是一条衰亡期泥石流沟,其泥石流暴发规模会逐次减小。
- 蔡佳君沈军辉唐垒庆
- 关键词:泥石流演化历史
- 一种基于小基线集的时间序列InSAR的滑坡早期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基线集的时间序列InSAR的滑坡早期识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L波段的N+1幅SAR图像;S2、SAR影像聚焦成像;S3、公共影像选取;S4、时间序列SAR影像配准及重采样;S5、根据小基...
- 苗朝石胜伟张勇谢忠勇谢忠胜张涛蔡佳君
- 文献传递
- 银厂沟泥石流成因机制分析及预测评价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2010年8月13-14日凌晨,S303公路沿线遭受了130年一遇的暴雨,在8 h内降雨量达到163 mm。这次暴雨引发位于渔子溪左岸的银厂沟爆发了大规模泥石流,泥石流固体物质在沟口堆积成扇形,这些固体物质不但堵塞渔子溪,使得渔子溪河床抬高,而且还这直接摧毁S303公路,造成公路堵塞一个多月。调查清楚银厂沟泥石成因机制并进行预测评价对于S303公路重建及该公路其他部位发生泥石流的调查和泥石流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 蔡佳君刘海徐久燕
- 关键词:泥石流
- 基于AHP-Logistic熵权模型的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研究
- 2021年
- 由于数据分析可靠性较低,引起地质灾害分布特征识别计算准确率较低,基于此,提出基于AHP-Logistic熵权模型的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研究。以数据的表征为基础构建标准化评价矩阵,并采用AHP-Logistic熵权模型对矩阵中的指标进行赋权,使数据表征的分析结果更加可靠,根据赋权结果,计算数据拟近灾害特征类型,结合其位置信息,计算出其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对灾害分布点的有效计算,同时,对于其整体的分布特征也能够准确分析,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蔡佳君
- 关键词:地质灾害评价矩阵
- 基于信息量法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前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难点是地质和气象灾害的风险预警工作,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每年用于灾后重建的资金数目不小。如果能够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模型,就能减轻灾害给该区域人口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提出基于信息量法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建立首先要进行灾害评价分区的建立,将灾害的评价分区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划分之后,就可以基于划分结果进行风险预警值计算,推导出风险预警值的计算公式,模型建立完毕。设计对比实验,对比传统常用的向量预警模型和神经网络预警模型与该模型的预警效果,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比传统模型的预警精度更高,耗费的预警时间也更短。
- 蔡佳君
- 关键词:信息量法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