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孝华
- 作品数:37 被引量:165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lk1和Cdk1在细胞周期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保罗样激酶(polo-like kinase,Plk)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1均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中的成员,在细胞周期进程中,尤其是在G2/M期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Plk1和Cdk1在增殖活跃细胞中呈高表达,Plk1和Cdk1高表达均与肿瘤患者预后差密切相关。
- 任静蒋孝华
- 关键词:蛋白激酶类细胞周期蛋白质类
-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4B研究新进展
- 2010年
-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一种RNA病毒,属于黄病毒家族,目前全世界约有1.2~1.8亿慢性HCV感染者。HC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 雷创蒋孝华
- 关键词:HCV感染慢性肝炎RNA病毒致病因素肝细胞癌黄病毒
- 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肝及肝硬化伴胆汁淤积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优思弗)治疗慢性乙肝及肝硬化伴胆汁淤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乙肝及肝硬化伴胆汁淤积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优思弗胶囊,每次250 mg,每日3次,疗程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优思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4%(P<0.05);谷丙转氨酶(ALT)从145.5±80.4 U/L下降至47.3±35.6 U/L,总胆红素(TBIL)从96.9±37.2μmol/L下降至37.9±37.5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从66.4±27.5μmol/L下降至21.9±26.1μmol/L,总胆汁酸(TBA)从78.7±33.1μmol/L下降至27.7±36.0μmol/L,碱性磷酸酶(ALP)从138.1±30.4 U/L下降至76.5±56.5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从167.0±44.6 U/L下降至84.3±72.8 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优思弗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35)。结论优思弗治疗慢性乙肝及肝硬化伴胆汁淤积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蒋孝华蔡亚平李小芬雷创刘玲玲李映菊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胆汁淤积熊去氧胆酸
- HBV基因型与耐药变异的关系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核苷(酸)类似物耐药变异的关系。方法湖南省衡阳地区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100mg/d)48-96周,发生耐药变异者改用阿德福韦酯治疗(10mg/d)96周。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HBV基因分型,同时检测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耐药变异位点。结果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B基因型86例(70.49%),C基因型24例(19.67%),未分型12例(9.84%)。42例检出拉米夫定变异株,其中B基因型32例,C基因型10例,B、C基因型拉米夫定耐药变异率分别为37.21%(32/86)和41.67%(10/24),差异无显著性(x^2=0.16,P=0.69);42例经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和96周的变异发生率分别为0.00%(0/42)和2.38%(1/42),B、C基因型阿德福韦酯耐药变异率分别为3.13%(1/32)和0.00%(0/10)。拉米夫定耐药变异类型主要为rtM204V+rtL180M(35.71%)和rtM204I(38.10%);B、C基因型比较,拉米夫定耐药变异类型差异无显著性(x^2=17.44,P=0.23)。结论湖南省衡阳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HBV基因型对拉米夫定耐药变异发生率及变异类型无明显影响。
- 蒋孝华李小芬蔡亚平李红梅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基因型抗药性耐药变异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im-3和血清IL-33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和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的表达水平对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病情诊断意义。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CHB患者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6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PBMCs表面Tim-3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33水平;分别采用ELISA法、赖氏法、溴甲酚绿法检测两组患者AST、ALT和ALB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别对两组外周血PBMCs表面Tim-3和血清IL-33的表达水平、病例组PBMCs表面Tim-3和血清IL-33的表达水平与血清ALT、AST、ALB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PBMCs表面Tim-3和血清IL-3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清ALT、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PBMCs表面Tim-3和血清IL-33表达水平和血清ALT、AST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ALB水平呈负相关(P<0.05);对照组和病例组PBMCs表面Tim-3和血清IL-33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Tim-3和IL-33表达水平越高,CHB患者肝脏损伤越重,两者联合检测对其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刘琼杨歆唐简彭忠田蒋孝华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白细胞介素-33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及BCP区变异的临床意义
- 2010年
-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据报道,目前全球慢性HBV感染者达3.5亿人,大约每年100万的患者死于肝衰竭、肝硬化,并有可能进展为肝细胞癌。机体感染HBV后临床表现各不相同,至今仍缺乏有效控制,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HBV基因组变异可能是重要原因。
- 李小芬蒋孝华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慢性HBV感染者基因组变异肝细胞癌
- 肝肾综合征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2年
- 谢玉桃蒋孝华
- 关键词:肝肾综合征发病机制
- HCV1b型NS4B基因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LO_2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构建HCV1b型非结构蛋白4B(NS4B)基因与红色荧光蛋白mkate2基因融合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和慢病毒稳定细胞株LO2NS4B,为深入研究HCVNS4B的功能及其致病机制提供理想的细胞模型。方法以HCV1b NS4B全长克隆为模板扩增NS4B基因,并与荧光蛋白mkate2基因融合,通过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AscⅠ酶切和T4 DNA连接酶连接,将NS4B-mkate2融合基因插入慢病毒载体pLenti6.3-MCS,构建PL6.3-NS4B-mkate2重组质粒,经PCR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正确后通过脂质体将其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并测定病毒滴度,以感染复数(MOI)为50感染LO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效率,经Blasticidin筛选,获得表达NS4B基因的慢病毒稳定细胞株LO2NS4B。经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LO2NS4B中NS4B mRNA和NS4B-mkate2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L6.3-NS4B-mkate2,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可见大量红色荧光,浓缩病毒后测定其滴度为1.815×108TU/mL;以MOI为50感染LO2细胞,经过Blasticidin筛选,感染效率在90%以上;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证实LO2细胞表达NS4B mRNA和蛋白。结论成功构建表达NS4B的慢病毒稳定细胞株LO2NS4B,为深入研究HCVNS4B基因在HCV慢性化和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蒋孝华谢玉桃蔡亚平江波唐梦颖马涛彭花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慢病毒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拉米夫定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衡阳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以及对拉米夫定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血清标志物、HBVDNA含量、ALT水平以及YMDD变异检测。结果170例患者中检测出B基因型135例(79.41%),C基因型34例(20.00%),BC混合基因型1例(0.59%)。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前B基因型与C基因型患者血清HBeAg阳性分别为113例与28例(χ2=0.04,P>0.05),HBVDNA>107拷贝/mL分别为106例与29例(χ2=0.77,P>0.05),ALT>120u/L分别为86例与10例(χ2=13.02,P<0.05)。拉米夫定治疗24~48周时,B基因型和C基因型患者血清HBeAg阴转率各为24.78%和28.57%(χ2=0.20,P>0.05),抗-HBe阳转率各为14.55%和15.88﹪(χ2=0.31,P>0.05),HBVDNA阴转率各为73.33%和55.88%(χ2=3.93,P<0.05),ALT复常分别为77.04%和58.82%(χ2=4.61,P<0.05)。拉米夫定治疗32~144周时,77例患者发生YMDD变异,变异发生率为45.29%,其中rtM204V型变异35例(20.59%),rtM204I型变异25例(14.71%),rtM204V/rtM204I型变异16例(9.41%),并有35例伴rtL180M突变。B基因型与C基因型患者发生YMDD变异各为61例与16例(45.19﹪与47.06﹪)(χ2=0.04,P>0.05)。结论衡阳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存在B型、C型以及BC混合型,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并与肝脏疾病的活动性相关;B基因型与C基因型患者HBVDNA载量、HBeAg表达、以及HbeAg/HBeAb的转换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拉米夫定对B基因型患者的疗效优于C基因型;YMDD变异发生率与基因型无相关性。
- 李红梅刘映霞刘书香邱红梅蒋孝华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基因型拉米夫定
- 酚妥拉明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30例
- 1998年
- 本文观察了酚妥拉明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30例临床效果。结果显示酚妥拉明治疗组少尿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血尿素氮(BuN)比对照组较快恢复正常(P<0.01),尿蛋白消失较对照组快(P<0.01),并发症尤其是心衰、肺水肿减少(P<0.05)。
- 蒋孝华朱金台
- 关键词:酚妥拉明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