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跃宇

作品数:21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滇西
  • 5篇滇西北
  • 5篇网络
  • 4篇图像
  • 4篇计算机
  • 3篇景观
  • 3篇课程
  • 3篇湖泊
  • 3篇计算机网
  • 3篇计算机网络
  • 3篇计算机专业
  • 3篇教学
  • 3篇高原湖泊
  • 3篇非计算机专业
  • 2篇样本集
  • 2篇遥感
  • 2篇转移矩阵
  • 2篇自顶向下
  • 2篇自顶向下方法
  • 2篇网络课程

机构

  • 19篇西南林业大学
  • 4篇云南省林业科...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云南省林业调...

作者

  • 20篇董跃宇
  • 7篇喻庆国
  • 5篇强振平
  • 5篇李昊民
  • 5篇袁磊
  • 4篇杨宇明
  • 3篇狄光智
  • 3篇徐全元
  • 3篇苗晟
  • 3篇胡坤融
  • 3篇王晓锐
  • 2篇樊兴丽
  • 2篇王俊
  • 2篇王四海
  • 2篇石明
  • 2篇代飞
  • 2篇刘朝蓬
  • 1篇曹顺伟
  • 1篇卢双珍

传媒

  • 5篇西部林业科学
  • 3篇科技资讯
  • 1篇信息系统工程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科技信息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西北4个高原湖泊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子被引量:10
2015年
基于纳帕海、属都湖、碧塔海和剑湖4个高原湖泊矢量数据,利用ArcMap 10、 Fragstats 3.3、 Excel等软件,系统分析了1955~2012年4个高原湖泊水域面积和形状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湖泊时空演变规律各异。纳帕海水域面积和形状复杂程度都处于无规律的波动变化过程中。属都湖水域面积和形状复杂程度1955~1994年都处于增加状态,1994~2011年保持不变。碧塔海水域面积和形状复杂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剑湖水域面积1957~2012年呈减少趋势,形状复杂程度呈增加趋势。(2)时空变化程度各不相同。4个高原湖泊时空变化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纳帕海﹥剑湖﹥属都湖﹥碧塔海。(3)演变驱动因子不尽一致。纳帕海的驱动因子主要为疏浚落水洞、建闸控水、泥沙淤积、改造河道、气候变化、湖水污染和旅游干扰。剑湖的驱动因子主要为疏浚河道、泥沙淤积、湖滩开发、建闸控水、气候变化和湖水污染。属都湖的驱动因子主要为筑坝蓄水。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没有导致碧塔海湖泊的变化。(4)受人为干扰程度有差异。4个高原湖泊受人为干扰程度由重到轻的排序为纳帕海﹥剑湖﹥属都湖﹥碧塔海。
喻庆国卢双珍曹顺伟董跃宇李昊民刘朝蓬石明袁磊
关键词:高原湖泊矢量数据
1955~2011年滇西北纳帕海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以1955~2011年具有代表性的18个年度36期的航空和卫星影像资料为研究数据,利用ERDASIMAGINE9.2、ArcMap10、Fragstats3.3、Excel等软件,系统分析了1955—2011年纳帕海水域面积和形状的时空演变规律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55—2011年随着年月的时间变化,纳帕海水域面积和形状在年度问和年度内变化均较大,水域面积和形状都处于增减无序的波动变化之中,无规律可循,充分说明纳帕海是一个典型的人工调控季节性高原湖泊;纳帕海演变是以人工驱动因素为主、自然驱动因素为辅,人工驱动因素和自然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为合理开展利用及科学保护纳帕海提供了参考依据。
喻庆国董跃宇李昊民杨宇明刘朝蓬石明袁磊
关键词:高原湖泊影像滇西北
一种基于yolov5l的公路表面条状裂缝检测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yolov5l的公路表面条状裂缝检测方法,涉及图像识别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表面裂缝图像构建表面条状裂缝样本集;基于所述表面条状裂缝样本集对预设网络进行训练,获取裂缝检测模型;基于所述裂缝检测模型对采...
黄苾刘国玺代飞刘国志李乐成巫晓静甘健候周菊香王俊强振平董跃宇
1957-2012年滇西北剑湖景观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以1957~2012年具有代表性的6期航空和卫星影像为研究数据,利用ERDAS IMAGINE9.2、ArcMap10、Fragstats3.3等软件,选取一些常用景观指数,分析了1957~2012年剑湖研究区景观演变特征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湖泊和农地的面积呈减少趋势,河流、沼泽、鱼塘、农村居民地和有林地的面积呈增加趋势。湖泊和农地分别减少了203.0hm2和44.5hm2,河流、沼泽、鱼塘、农村居民地和有林地分别增加了1.2hm2、84.9hm2、42.2hm2、52.2hm2和67.0hm2。(2)景观类型数量、景观破碎化程度、景观形状复杂程度和景观多样性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剑湖景观受人为干扰越来越强烈。(3)湖泊主要转移成了沼泽,沼泽主要转移成了鱼塘、农地和有林地,鱼塘转移成了沼泽和农地,农地主要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地和有林地。(4)人为驱动因子对剑湖景观演变的影响要比自然驱动因子大得多,总体上形成了以人为驱动因子为主、自然驱动因子为辅的景观演变驱动因子格局。
喻庆国李昊民董跃宇杨宇明刘朝蓬袁磊王四海
关键词:景观指数
基于最佳空间粒度的碧塔海流域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ERDAS处理Landsat-ETM影像,ArcMap 10处理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Fragstats 4.0计算景观指数值,Excel统计景观指数值,并选择一些常用景观指数,分析了碧塔海流域斑块类型水平空间分布格局、矢量转换方法、最佳空间粒度、矢栅数据比较和景观格局。结果表明,(1)碧塔海湖泊周边地势陡峭地段,湖泊水域直接跟有林地相连,形成了湖泊水域→有林地→草丛(湖泊北部)和湖泊水域→有林地(湖泊南部)的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湖泊周边的少数山间平缓谷地,则形成了湖泊水域→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有林地(湖泊西部和南部)或湖泊水域→沼泽→沼泽化草甸→有林地(湖泊北部和西南部)的水平空间分布格局。(2)最大组合面积法是最适宜的栅格化方法。(3)15 m是景观格局分析的最佳空间粒度。(4)有林地是流域的景观主体,而且整个流域景观聚集程度很高,人为干扰少,景观破碎化程度极低,景观形状比较简单,流域生态环境保持了很好的自然状态。(5)采用最佳空间粒度15 m进行栅格化时,流域面积和斑块数都有少量增加。
董跃宇喻庆国刘朝蓬余红忠赵建林
关键词:景观
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图像扫描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人工神经网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图像扫描方法及系统,导入训练样本数据,然后进行样本的训练,再进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完成后利用训练样本图对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训练,然后利用神...
王晓锐狄光智胡坤融强振平董跃宇苗晟徐全元
文献传递
基于Markov模型的碧塔海流域景观动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碧塔海流域1955—2011年间5个变化阶段的航拍数据和卫星影像数据编制了景观类型图,并通过叠图分析统计获取了所有景观类型在5个变化阶段的面积转移矩阵;在此基础上验证了Markov模型的适用性以及各变化阶段变化模式的同一性,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同本底预测,分析了研究区各变化阶段景观变化的主要趋势;引入景观类型转入/转出贡献率和景观类型保留率,进一步细化变化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演替是碧塔海流域整个研究时期景观变化的主要过程,随着旅游开发的进行,人为干扰显著加强,有必要进行较小尺度上的更细致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保护措施。
董跃宇喻庆国刘朝蓬余红忠赵建林
关键词:景观动态MARKOV模型转移矩阵
EO-1 Hyperion数据不同波段组合的分类结果比较
2015年
高光谱遥感是目前的一个热点研究邻域。采用EO-1 Hyperion数据,应用波段选择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波段组合用于同一研究区地物分类的效果。
董跃宇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波段选择地物分类
基于NVivo的教学反馈定性研究——以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为解决现有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改善教学效果,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载体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利用定性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反馈信息进行了分析,发掘出了三个明确的改革方向,为逐步建立一个教学的自省体系打下了基础。
董跃宇樊兴丽
关键词:教学反馈
滇西北碧塔海流域景观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子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1955、1974、1981、1994、2005年和2011年6个年代的航空和卫星影像,基于ERDAS IMAGINE 9.2、ArcMap 10、Fragstats 3.3、Excel等软件,选取一些常用景观指数,采取图、文、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955-2011年碧塔海流域景观演变特征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1955-2011年的56a间,湖泊水域、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无变化,草甸和灌草丛分别减少了11.08hm2和135.19hm2,有林地增加了118.24hm2,公路增加了28.03hm2。2)1955-2011年呈现景观类型增加少、景观面积变化不大、景观破碎化程度很低、景观优势程度突出、景观形状不复杂和景观多样性偏低的状况,流域内自然景观保持了良好的自然状态,实现了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3)流域景观演变,2005年以前是生物、气象、气候、水文等自然驱动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2005年以后是生物、气象、气候、水文等自然驱动因子以及修建公路的人为驱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出以自然驱动因子为主、人为驱动因子为辅的景观演变驱动因子格局。
喻庆国董跃宇杨宇明刘朝蓬袁磊李昊民
关键词:景观景观指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