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琦

作品数:57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0篇柞蚕
  • 19篇细胞
  • 17篇多角体
  • 17篇基因
  • 16篇核型多角体
  • 16篇病毒
  • 15篇多角体病毒
  • 15篇核型多角体病
  • 15篇核型多角体病...
  • 13篇柞蚕蛹
  • 13篇蚕蛹
  • 12篇柞蚕核型多角...
  • 9篇柞蚕微孢子虫
  • 9篇孢子
  • 9篇孢子虫
  • 9篇微孢子
  • 9篇微孢子虫
  • 8篇分子
  • 7篇卵巢
  • 6篇蛋白

机构

  • 57篇辽宁省农业科...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辽宁省海洋水...
  • 3篇辽宁省蚕业科...
  • 1篇大连大学
  • 1篇辽宁省沙地治...

作者

  • 57篇范琦
  • 32篇赵振军
  • 31篇叶博
  • 31篇王林美
  • 28篇张波
  • 22篇李树英
  • 19篇岳冬梅
  • 14篇李佩佩
  • 12篇李文利
  • 8篇都兴范
  • 7篇米锐
  • 6篇刘淑珊
  • 5篇王鹤
  • 5篇李亚洁
  • 5篇王旭达
  • 5篇张春发
  • 5篇李广泽
  • 4篇陈海龙
  • 4篇王晓燕
  • 4篇张高华

传媒

  • 13篇蚕业科学
  • 6篇辽宁农业科学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中国蚕学会第...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北方蚕业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柞蚕不同生产阶段柞蚕微孢子虫发生情况的初步调查被引量:1
2019年
柞蚕微粒子病是柞蚕生产中重点检测的病害,目前主要采用镜检淘汰带毒母蛾及子代卵的方法进行病害防控,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有效提高柞蚕生产中对微孢子虫的阳性检出率。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来自2个蚕区柞蚕蛹、蛾的微孢子虫发生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同时考察蛹期不同积温发育时期微孢子虫的发生情况以及蛾期亲本带毒对子代卵带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蛹期积温中后期(150℃以后)柞蚕微孢子虫的阳性检出率提高,可以考虑在这一发育阶段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蛹期提前预检;在检验柞蚕微孢子虫垂直传播过程中,发现亲本蛾带毒情况对子代卵带毒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必要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在卵期对柞蚕微孢子虫进行辅助检测,可以弥补常规蛾期检测的漏检问题。研究结果为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在蛹期提前预检以提高种茧品质,在蛾期检测以及卵期辅助检测以减少柞蚕微孢子虫的垂直传播,最终有效控制柞蚕微粒子病的发生提供了参考依据。
米锐米锐李青峰马淑慧李佩佩赵振军马淑慧李亚洁叶博孟楠赵振军朱有敏孙永欣范琦
关键词:柞蚕柞蚕微孢子虫荧光定量PCR发育时期
一组用于快速诊断柞蚕微孢子虫的荧光定量PCR引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组用于诊断柞蚕微孢子虫的特异性引物及其应用,通过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实现了对柞蚕微孢子虫的高灵敏特异性检测,最优反应条件为:95℃30s;以95℃5s,62.5℃30s循环40次;熔解曲线条...
米锐李佩佩范琦李亚洁赵振军李树英都兴范
文献传递
大鼠肠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蛋白质和基因表达规律及不同药物影响的研究
2003年
陈海龙王辉李文利范琦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蛋白质基因表达药物影响
一种柞蚕卵巢细胞培养基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柞蚕卵巢细胞培养基的组成成分、配制方法及其在柞蚕卵巢细胞培养中的应用。将配制好的氨基酸和糖混合贮藏液(MLM-AAS)、无机盐贮藏液(MLM-Salt)、维生素贮藏液(MLM-Vit)和牛血清白蛋白、胎球蛋...
王林美李树英岳冬梅范琦
文献传递
以柞蚕NPV为载体在柞蚕蛹体内表达外源基因获得成功
1992年
辽宁省农科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张春发等人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组建成转移载体,并以此载体携带外源基因(人白细胞介素-4、DE糖蛋白)在草地贪夜蛾Sf9昆虫细胞、柞蚕卵巢细胞以及柞蚕蛹活体中表达成功。实验表明,表达产物的确以非融合蛋白形式出现,从而建立了柞蚕NpV载体—柞蚕蛹活体宿主表达系统。这是继菌苜蓿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NpV)—Sf9细胞载体表达系统和家蚕核多角体病毒(BmNpV)——家蚕幼虫载体表达系统以后又一个昆虫杆状病毒载体达表系统。
范琦
关键词:柞蚕蛹外源基因NPV昆虫细胞杆状病毒卵巢细胞
昆虫抗菌肽基因的合成及克隆被引量:2
1999年
设计并合成了昆虫抗菌肽(cecropin)B 基因,合成的抗菌肽B 基因全长132个碱基对,克隆到PUC19 载体上,经过DNA 序列分析证实,合成的基因序列与设计的序列完全一致。
范琦李文利王林美刘淑珊
关键词:抗菌肽基因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离体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ApNPV)对樗蚕蛹精细胞和草地贪夜蛾Sf9细胞的感染是非同源昆虫细胞的感染。运用昆虫细胞培养、病毒感染及电子显微镜等病毒学技术研究了ApNPV在体外培养的樗蚕蛹精巢细胞中的感染情况,初步探明了ApNPV在体外培养昆虫细胞中的形态发生过程,表明它是典型的杆状病毒复制。并用该病毒以一定浓度感染草地贪夜蛾Sf9细胞,说明ApN-PV不能在Sf9细胞中复制。
王林美范琦张波叶博赵振军
关键词:樗蚕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昆虫细胞培养
大鼠肠巨噬细胞肠上皮细胞分泌TNFa的规律及药物作用的研究
2007年
目的:本实验利用体外单独培养的肠巨噬细胞、肠上皮细胞及二者混合细胞,通过脂多糖(LPS)刺激及地塞米松(DEX)、TNFa单克隆抗体及复方清下汤作用,探讨肠巨噬细胞、肠上皮细胞的TNFa分泌及以上三种药物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肠巨噬细胞、肠上皮细胞及二者混合细胞,三种细胞除对照组外,都用LPS诱导,同时一部分细胞再经DEX、TNFa单克隆抗体及复方清下汤分别处理,培养6h后取上清液。应用放免法检测TNFa。结果:正常肠巨噬细胞可分泌少量的TNFa。LPS诱导组分泌显著增加,DEX、TNFa单克隆抗体及复方清下汤处理组与脂多糖诱导组相比分泌显著降低。正常肠上皮细胞可分泌少量的TNFa,但LPS诱导组与正常对照组及药物处理组与LPS诱导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混合细胞结果与肠巨噬细胞相同。结论:肠道屏障受破坏时,门静脉血中TNFa明显增高,这主要与肠巨噬细胞在内毒素刺激下分泌增多有关,与肠上皮细胞无明显关系。DEX、TNFa单克隆抗体及复方清下汤均可抑制肠巨噬细胞分泌这三种物质。DEX、TNFa单克隆抗体及复方清下汤具有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温志新王辉陈海龙范琦李文利
关键词:肠上皮细胞肠道屏障
不同温度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在樗蚕蛹精细胞系中增殖的影响
2006年
王林美范琦张波叶博
关键词: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培养温度细胞系增殖百分率
高通量柞蚕微孢子虫快速诊断方法研究
【背景】柞蚕微粒子病严重困扰柞蚕产业发展,对其病原微孢子虫进行准确诊断,是切断胚种传播、控制微粒子病的有效手段。分子诊断技术通过特异性扩增靶标基因达到诊断目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然而,现行柞...
李佩佩米锐岳冬梅叶博赵振军张波王林美范琦
关键词:柞蚕微孢子虫分子诊断灵敏度DNA提取荧光定量PCR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