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冬萍
- 作品数:83 被引量:51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非还原个体主义的论证困境——为不可还原性与下向因果关系的辩护被引量:1
- 2014年
- R.Keith Sawyer提出非还原个体主义并利用Fodor的多重实现和狂野析取论证为不可还原性和下向因果关系辩护,但遇到了论证困难。Fodor的论证无法排除社会性质到个体性质的部分可还原或局部可还原的可能性,而且其论证本身主要是论证了特殊科学的自主性,并不足以证明下向因果关系。导致非还原个体主义论证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对依随关系解释模型的过分依赖。第二,心物关系与社会——个体关系未必是平衡的,把非还原物理主义完全移植到社会领域作的论证尚缺解释力。第三,缺乏对社会性质的下向因果的解释模型。因此,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放弃依随关系的静态模型而采用动力学模型;修正认识论上的强突现观点;对社会性质的下向因果论证必须分清三个层次和三种因果关系。
- 邝茵茵范冬萍
- 公共危机管理的系统突现分叉机理及其启示被引量:3
- 2010年
- 运用系统科学的自组织涨落与分叉机制以及协同作用原理分析公共危机形成的机理。公共危机发生的实质可以看成是社会系统的各种突现分叉。作为系统的突现演化的自组织机制,不仅为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也具有重要启示。
- 邝茵茵范冬萍
- 关键词:自组织理论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管理
- 从大科学教育理念看工程思维的系统内涵与培养进路被引量:1
- 2024年
- 大科学教育理念是一种强调科学、技术、工程、社会、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系统整体性教育。对学生工程思维的培养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也是我国义务教育科学新课标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工程思维内涵的理解应立足于科学核心素养,在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以及态度责任四个维度上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工程思维是一种工程的思维习惯;是一种目标导向、能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应用性系统思维,包括硬系统思维和软系统思维;工程思维也是一种从事工程实践并能够创造人工实体的设计与物化思维。因此,以大科学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将是科学教学中一个新进路,特别是应该发挥跨学科概念的方法论价值、注重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范冬萍李海东
- 关键词:工程思维
- 复杂群决策系统的突现及其机理被引量:1
- 2009年
-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本文对突现的概念,突现所呈现的新特征以及突现的适应性受限生成过程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具体的一类复杂系统即复杂群决策系统,分析了复杂群决策系统的突现特征,提出一种基于适应性受限生成过程模型的复杂群决策系统的突现机理。
- 刘明广范冬萍
- 关键词:突现
- 价值系统控制论——从感知控制到生态伦理被引量:9
- 2003年
- 本文针对深层生态伦理的理论困难提出一个解决途径,这就是在W.T.Powers感知控制论的基础上,建立我们的价值系统控制论。它解构了笛卡儿的主客二分传统教条,从系统与环境的不对称关系上重构了我们的新的价值视野,从而为深层生态文明建立了较好的价值学基础。
- 张华夏颜泽贤范冬萍
- 复杂性科学哲学与组织理论的创新被引量:4
- 2014年
- 复杂性科学哲学概括提出的一系列概念和理论不仅是对系统思想的新发展,而且为组织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视野和新进路:作为开放系统的组织概念、作为系统动力学过程的组织学习以及作为复杂应答系统的组织演化。
- 付强范冬萍
- 关键词:复杂系统突现自组织
- 论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内涵被引量:1
- 1996年
- 本文从复杂系统演化的角度,对科学(S)、技术(T)、经济(E)、社会(S)协调发展的系统内涵作了探讨.认为,S、T、E、S协调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指一种战略性的系统整体观和系统发展观;第二是指S-T-E-S系统的一种整体优化状态;第三是指S-T-E-S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以及人类合目的控制的系统管理过程.
- 范冬萍
- 关键词:社会协调发展S系统超循环
- 社会生态系统的存在、演化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1
- 1996年
- 从社会生态系统的存在与演化,可以透视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背景、系统结构和系统演化。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态系统复杂性演化的一个新阶段;社会生态系统的超循环协同共生结构是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在生态文明观这个序参量的支配下,在社会生态矛盾的竞争与协同机制推动下,社会生态系统不断趋向新的稳定点──超循环协同共生结构的有序演化过程可谓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演化之路。
- 范冬萍
- 关键词: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
- 复杂系统突现的动力学机理
- 范冬萍
- 关键词:科学哲学动力学复杂系统
- 复杂性突现理论对整体论的新发展被引量:3
- 2015年
- 复杂性突现理论在以下三个方面极大的发展了以英国突现主义和贝塔朗菲机体论为代表的整体论的核心概念和思想。(1)复杂性突现机制为整体或整体性质的产生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为整体性与突现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说明,突现得以获得科学和哲学的"概念身份";(2)复杂性突现的理论为整体具有下向因果关系提供了本体论辩护。(3)计算机模拟突现消解了突现现象的神秘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坚持了突现的不可预测性以及突现层次的自主性,为整体论提供了一种弱解释进路。
- 范冬萍
- 关键词:整体论计算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