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倩倩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窒息
  • 4篇新生儿
  • 4篇产儿
  • 3篇动脉
  • 3篇动态监测
  • 3篇血清
  • 3篇早产
  • 3篇脑损伤
  • 2篇蛋白
  • 2篇电图
  • 2篇新生儿窒息
  • 2篇血清炎症
  • 2篇血清炎症因子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因子
  • 2篇早产儿
  • 2篇早产儿脑损伤
  • 2篇早期诊断价值
  • 2篇振幅整合脑电...
  • 2篇乳酸

机构

  • 10篇南华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范倩倩
  • 9篇王少华
  • 7篇杨芹
  • 2篇李丽
  • 1篇许峰
  • 1篇党红星
  • 1篇许峰

传媒

  • 3篇中国新生儿科...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医学综述

年份

  • 2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产鼠高氧肺损伤Shh信号转导途径Smo和Gli1蛋白表达和意义
目的 研究Shh信号通路中Smo和Gli1蛋白在高氧诱导的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持续吸入高浓度氧气,建立新生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模型.实验组吸入氧体积分数大于95%的医用氧气,对照组吸入空气.分别留...
王少华党红星范倩倩杨芹李丽许峰
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的临床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期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生长发育。随着对该病诊疗技术的发展,非典型核黄疸的发生率逐年增高,胆红素神经损伤的诊断越来越困难。为了早期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进一步指导患儿的康复及预后,该文对胆红素脑病在实验室、影像学等方面的诊断技术予以综述。
范倩倩王少华
关键词: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神经毒性脑损伤
窒息新生儿血清炎症因子及振幅整合脑电图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判断窒息新生儿脑损伤及近期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出生、经规范新生儿复苏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足月窒息新生儿为窒息组,再按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选取同期出生并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无窒息高危儿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儿脐动脉血和生后不同时间动脉血TNF-α、HMGB1、NSE水平,以及aEEG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共纳入轻度窒息组24例,重度窒息组8例,对照组32例。轻度和重度窒息组脐动脉血和生后1天血清TNF-α、HMGB1、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监测时间点TNF-α和HMGB1、TNF-α和NSE、HMGB1和NSE三者的总体相关系数分别为0.938、0.978和0.948(P均〈0.001),成明显正相关。生后6 h内aEEG异常新生儿生后7天内血清TNF-α、HMGB1、NSE水平均高于aEEG结果正常者(P〈0.05)。aEEG持续异常或进行性恶化的窒息新生儿多预后不良。结论动态监测TNF-α、HMGB1、NSE水平及aEEG对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程度判断及患儿的近期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范倩倩王少华杨芹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功能监测
动态监测动脉血乳酸及生化因子在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中的早期应用价值
第一部分动态监测动脉血乳酸及血气分析在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中的早期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监测不同程度羊水污染新生儿脐动脉及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和新生儿窒息发生及程度的关系,进一步探索乳酸诊断新生儿窒息最佳的敏感监...
范倩倩
关键词:羊水污染窒息乳酸窒息HMGB1
文献传递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早期应用价值
通过对早产儿生后进行常规脑电监测,分析脑损伤早产儿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的特点,探讨其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应用价值及广泛应用于早产儿常规监护的意义.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2月生后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胎龄...
杨芹王少华范倩倩
动态监测脐动脉及动脉血清生化因子水平对新生儿窒息的早期诊断价值
通过监测窒息足月新生儿脐动脉及动脉血清生化因子水平的变化,并分析脐动脉血清TNF-α、HMGB1、NSE水平和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以便及时的发现缺氧窒息新生儿脏器功能障碍,进一步阐述TNF-α、HMGB1及NSE在围产...
范倩倩王少华杨芹
早产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Shh信号转导途径Smo和Gli1蛋白表达和意义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高氧诱导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中Shh信号通路Smo和Gli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建立早产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模型。实验组持续吸入氧体积分数大于95%的医用氧气,对照组吸入空气。分别留取第3、7、14天的肺组织,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肺脏病理改变,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Smo和Gli1蛋白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高氧暴露3天肺毛细血管开始充血、渗出;7天肺结构紊乱,炎性细胞浸润;14天肺泡融合,纤维增生,间隔增宽。实验组Smo和Gli1蛋白主要分布于支气管上皮、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部分纤维组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高氧第7天Smo蛋白表达显著增加[(0.423±0.056)比(0.061±0.008)],14天达高峰[(0.612±0.082)比(0.132±0.011)];Gli1蛋白于14天表达显著增加[(0.515±0.071)比(0.209±0.013)],P均<0.05。结论高氧可致新生大鼠肺泡结构紊乱和肺发育停滞,Smo和Gli1蛋白呈现高表达,这可能和高氧诱导的肺损伤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发展有关。
王少华党红星范倩倩杨芹李丽许峰
关键词:高氧症
围产儿窒息后动脉血清炎症因子及脑功能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TNF-α、HMGB1、NSE和脑功能监护仪在判断围产儿窒息后是否发生脑损伤及其程度和近期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32名足月窒息新生儿,正规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后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为窒息组,再按窒息息...
范倩倩杨芹王少华
关键词:围产儿窒息炎症因子脑功能监测
乳酸检测在围产儿窒息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4年
围产儿窒息是指围产期由于各种原因血液气体交换异常,新生儿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严重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围产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每年400万的新生儿死亡中,新生儿窒息占1/4,在我国窒息是致新生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是致残的首位原因。但是目前对围产儿窒息的诊断尚缺乏特异、敏感的指标,因此,如何提高围产儿窒息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成为国内外专家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就乳酸监测在围产儿窒息诊断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范倩倩王少华
关键词:围产儿窒息乳酸新生儿死亡代谢性酸中毒高碳酸血症
血清NSE、IL-6、S100B蛋白与aEEG对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了解早产儿血清中NSE、IL-6、S100B蛋白水平变化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血清NSE、IL6、S100B蛋白对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选取我院2013年2月~ 2013年12月生后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
杨芹王少华范倩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