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娟
- 作品数:51 被引量:246H指数:8
- 供职机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超声诊断B型主动脉弓离断并左锁骨下动脉窃血及侧支1例
- 2014年
- 患儿男,1.3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易感冒,无家族史。人院查体:心率130次/min,右上肢血压128/76mmHg(1mmHg=0.133kPa),左上肢血压84/39mmHg,右下肢血压110/55mmHg,左下肢血压124/68mmHg;右上肢血氧饱和度89%,左上肢血氧饱和度85%,右下肢血氧饱和度80%,左下肢血氧饱和度81%。心前区隆起,心尖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心律齐,心前区未触及震颤,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P2音亢进,营养状态及精神可,口唇及肢体无发绀,活动耐力可。
- 王翠华黄云洲范丽娟刘志刚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窃血主动脉弓离断超声诊断侧支上肢血压下肢血压
- 先天性心脏病上腔静脉畸形的MDCT诊断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左上腔静脉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DCT心脏造影的77例先天性心脏病腔静脉畸形患者;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统计各种腔静脉异常及合并的心内畸形的例数.结果77例患者中,永存左上腔静脉入冠状静脉窦57处,永存左上腔静脉入左房或单心房左侧16处,左上腔静脉连接肺静脉入左房1处,右上腔静脉畸形3处.结论MDCT可以清晰显示先天性心脏病上腔静脉的畸形,对腔静脉异常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孙凤伟范丽娟杨丕丕徐冬生李旭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MDCT畸形肺静脉CPR
- 心脏CT图像上的肺内病变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分析心脏CT图像上的肺内偶然发现病变及其临床意义,并评价不同FOV设置对肺体积显示的影响。方法:搜集546例心脏CT图像并重建扩大FOV的心脏CT图像,分别采用纵隔窗和肺窗观察,记录肺内偶然发现病变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另外随机选取30例常规心脏CT图像和扩大FOV重建图像,比较两者对肺体积的显示。结果:13.92%的病例有肺内偶然发现病变,其中严重肺内病变占4.76%;心脏CT图像和扩大FOV重建的心脏CT图像上测量的肺体积分别为(1827.39±424.86)ml和(2560.18±632.83)ml,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心脏CT可显示扫描层面内的肺内病变,扩大FOV重建有助于肺内病变的显示,且无需额外的X线辐射。
- 李东于铁链张翀范丽娟郭慧刘海东
- 关键词:多层CT心脏肺内病变
- 孤立性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孤立性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LVNC)是一种以粗大的左室肌小梁和深的小梁间隙、隐窝或窦状隙存在并与心腔相通为特征的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临床常以进行性左心功能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和左心室血栓形成、体循环栓塞等为主要表现。心电图以非特异性ST-T改变、室性早搏以及左束支传导阻滞为主要特征。LVNC的诊断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形态学诊断到基因诊断的认知过程。本文综述了LVNC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这对统一LVNC的诊断标准,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刘军波范丽娟
- 关键词:孤立性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
-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狭窄率与斑块特征联合分析对提高CT诊断心肌缺血效能的价值被引量:50
- 2021年
-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A(CCTA)诊断的狭窄程度与斑块特征联合应用对冠状动脉缺血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在全国5家临床试验中心纳入疑诊或已知冠心病并拟行冠状动脉造影(ICA)的患者,所有患者于1周内依次行CCTA、ICA及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测量并收集所有病变血管的斑块特征,包括斑块负荷、钙化成分体积比、非钙化成分体积比、病变长度、斑块高危征象。以ICA引导下经压力导丝测量的心肌FFR为金标准,将所有病变血管分为FFR≤0.8(缺血)和FFR>0.8(非缺血)2组,比较上述斑块特征在2组中的分布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CCTA狭窄率、斑块特征与缺血病变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CCTA狭窄率、斑块特征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采用Delong检验对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患者共317例,冠状动脉病变血管366支(缺血组血管169支,非缺血组197支)。与非缺血组相比,缺血组病变血管的斑块负荷更大[缺血组34.3%(30.3%,38.8%)、非缺血组32.4%(28.5%,37.9%);Z=-2.622,P=0.009],CT高危斑块比例更高[缺血组26.9%(45/169)、非缺血组11.7%(23/197);χ^(2)=15.311,P<0.001],病变长度更长[缺血组22.1(14.4,35.0)mm、非缺血组17.6(11.0,26.0)mm;Z=-4.388,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CCTA狭窄率、病变长度、CT高危斑块是病变导致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794、2.461、1.027;P<0.001、P=0.002、P=0.002)。单独应用CCTA≥50%狭窄诊断缺血病变的AUC是0.625,联合CT斑块特征AUC为0.714(P<0.001)。结论CCTA狭窄率、病变长度及CT高危斑块特征是病变导致心肌缺血的预测因素,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CCTA对缺血病变的诊断效能。
- 赵娜高扬徐波蒋涛徐立胡红杰李琳陈文强李笃民张峰范丽娟吕滨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缺血粥样硬化斑块
- CITP/MMP-1比值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与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胶原代谢物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IT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比值(CITP/MMP-1)水平与心肌纤维化(MF)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在MF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年5月18日至2022年2月30日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核磁检查的110例CHF患者,男86例,(56.60±11.15)岁;女24例,(60.06±12.02)岁。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CITP及MMP-1并计算CITP/MMP-1,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浆脑钠肽(BNP)。采用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间指标差异,Spearman分析血清胶原代谢物与心肌纤维化严重程度相关性,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的辅助诊断价值。对患者定期随访,记录出院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HF再住院、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Cox回归分析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对LGE(+)组患者的CITP/MMP-1比值进行中位数分成两组,以及联合BNP、CITP/MMP-1比值进行中位数分组,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并用Log Rank检验。结果血清MMP-1及BNP在LGE(+)组中高于LGE(-)组(1.79 ng/ml>0.91 ng/ml,Z=-2.924;503 pg/ml>367 pg/ml,Z=-1.932;P均<0.05);CITP/MMP-1比值在LGE(+)组中低于LGE(-)组(3.84<10.85,Z=-3.601,P<0.001)。MMP-1在CHF伴心律失常组中高于CHF组(1.98 ng/ml>1.25 ng/ml,Z=-2.016),CITP/MMP-1比值低于CHF组(3.25<5.73,Z=-2.751),P均<0.05。CHF患者血清CITP/MMP-1比值与MF严重程度成负相关(r=-0.363,P<0.001),BNP、MMP-1与MF严重程度成正相关(r=0.267,r=0.264,P均<0.05)。血清BNP与胶原代谢物MMP-1成正相关,与CITP/MMP-1比值成负相关(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只有CITP/MMP-1是心肌纤维化的预测指标,OR值为0.624(P=0.005)。ROC曲线评估血清BNP、MMP-1及CITP/MMP-1比值对HF患者心肌纤维化的辅助诊断价值,AUC分别0.653、0.696、0.754。比较CITP/MMP-1比值及BNP诊断纤维化价值的ROC曲线的AUC的结果�
- 刘雨庭郭维丽杜桂迎周田韩雪晶贾茗宇范丽娟贾克刚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胶原纤维
- 致猝死的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了解起自对侧冠状动脉窦并可能引发青少年运动员猝死的冠状动脉畸形在国人中的发病率,结合文献资料比较其影像学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ACS系统顺序回顾14343例不伴有其他心脏大血管畸形的国人CT冠状动脉成像所见,选取左、右冠状动脉起自对侧冠状动脉窦及左、右单冠状动脉的病例,对冠状动脉开口位置、走行路径、非粥样硬化狭窄截面形态、径线、狭窄程度及冠状动脉近段与主动脉壁夹角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检出冠状动脉发自对侧冠状动脉窦(包括单冠状动脉)74例,其近段走行于主、肺动脉之间者59例。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状动脉窦且走行于主、肺动脉之间55例,左冠状动脉起自右冠状动脉窦且走行于主、肺动脉间2例,左、右单冠状动脉且走行于大动脉间者各1例。国人此类冠状动脉近段走行于两大动脉之间的起源异常发病率为4.1‰(59/14343)。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状动脉窦,起始段常伴非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面积≥50%者29例(52.7%),≥70%者3例(5.4%)。近段走行于主、肺动脉之间的右冠状动脉起自左窦是左冠状动脉起自右窦的18.7倍(56/3)。结论CT冠状动脉成像是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最佳影像学手段。国人中该畸形的解剖类型分布有其特点,这一特点对引发我国青少年运动性猝死的影响值得探讨。
- 朱杰敏范丽娟孙凤伟吴学胜应援宁董智李旭
- 关键词:冠状血管畸形猝死心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小切口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患者的影像术前定位及术后随访1例
- 2023年
- 左心室辅助装置常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过渡治疗或最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本文介绍1例小切口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患者病例,回顾术前及术后胸部X线、CT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影像学检查对患者术前心尖定位及术后并发症的评估价值,以期辅助临床手术及治疗策略的制定。
- 祁汉雄李丽丽范丽娟
- 关键词:左心室辅助装置影像学检查
- 心肌病变延迟增强MRI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心肌延迟增强MRI正迅速的成为评估梗死后心肌瘢痕的参考标准。Gd—DTPA对比剂注射后,使用反转恢复(IR)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正常心肌显示为低信号。对比剂滞留导致T1时间缩短,因而T1加权像上表现为相对正常心肌的高信号。在一些病理生理情况下可见心肌组织的不同对比增强。强化程度也依赖于对比剂注射后的延迟时间。延迟增强并不是心肌梗死的特异表现,也可以出现在各种其他疾病中,比如心肌的炎症或感染性疾病,心肌病、
- 范丽娟孙凤伟
- 关键词:心肌疾病磁共振成像
- MDCT前置心电门控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多排螺旋CT(MDCT)前置心电门控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21例采用前门控100 kV管电压扫描冠状动脉患者(低压组),23例以前门控120 kV扫描患者(高压组),观察两组图像整体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与高压组比较,低压组信号强度、噪声升高,容积CT剂量指数、有效剂量降低(P<0.05)。结论 MDCT前置心电门控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整体质量良好。
- 孙凤伟范丽娟徐冬生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管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