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鸣
- 作品数:1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从三御碑看灵济宫在京师的崛起被引量:1
- 2011年
- 福建青圃乡村小庙灵济宫能成为有明一代,名满京师的九庙之一,其崛起的原因,既与为明成祖治病直接相关,也与明历代皇帝的造神推崇相关。此从明成祖、明英宗、明宪宗三块御制灵济宫碑文上可以得到印证。
- 胡鸣
- 汉代三论糅合模式的开创——以定州汉墓竹简《论语》为例
- 2014年
-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呈现的《古》、《鲁》异文相间的特征,冲破了西汉三论糅合始于《张侯论》的固有观念,尤其篇章仍从《鲁》旧的糅合模式的开创,为张禹、郑玄所沿袭,显示出汉代三论由分到合糅合模式一脉相承的进程,改写了何晏所述的汉代《论语》演变的进程。
- 胡鸣
- 关键词:创始
- 汉兴三《论》原始考异
- 2018年
- 汉兴三《论》是否出自同一原本,悬而待决。《古》出自孔壁,《齐》、《鲁》出处未明。然三《论》结集,则始自孔壁《古论》,至石渠阁会议而定型。而作为《齐》、《鲁》标志性结集本的王吉、夏侯胜二家,晚至宣帝时方出现。由此推之,《齐》、《鲁》分别出自对《古》的重新整理。此从比对《史记》、《汉书》可证此一推论。
- 胡鸣
- 关键词:考异
- 阮刻、朱注《论语》异文考
- 2013年
- 阮元《论语注疏》与朱熹《论语集注》是《论语》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集成本。阮刻本是宋十行本的重刻,宋十行本与朱注本几乎为同时期传本。然而,二者经文并非完全一致,体现在文本结构的分章与文本属性的异文的出入,此展现了宋代《论语》传本流变的状况。
- 胡鸣
- 关键词:《论语》异文
- 御制洪恩灵济宫碑文遣
- 2011年
- 御制洪恩灵济宫碑立于明永乐十五年,至今虽仍立于福建闽侯青圃灵济宫内,但碑文下半部字迹磨损,缺字严重。根据福建地方志、《道藏》文献收录的碑文,以御碑为底本,各版本互相参照,可获得缺文补遗。
- 胡鸣
- 关键词:碑文补遗
- 南迁三湖考辨——杨时故里考之二被引量:1
- 2011年
- 弄清南迁三湖之事,是解开杨时故里之谜的关键。文中从杨氏族谱与存世文献互证着手,逐一疏理南迁三湖始于何时、始于何人,力图勾勒南迁三湖的始末,以证杨时先世确曾发生过南迁三湖之事实。
- 胡鸣
- 关键词:南迁始末
- 阮元《论语注疏》校勘价值诉求被引量:1
- 2013年
- 阮元《论语注疏》校勘的最终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展示最接近古本《论语》之"善本",故先以校而不改方法复现宋十行本,再以古本之"善"校十行本之"异"。由于其取舍标准的不一,版本依据驳杂,终至其理想善本的难以实现。
- 胡鸣
- 关键词:《论语》校勘
- 《张侯论》源流考辨被引量:2
- 2014年
- 《张侯论》源流是描述汉代《论语》演变过程不可回避的问题。其源于师从王阳、庸生问《论》,成于入授汉成帝《论语》,衰于郑玄、何晏《论语》学的先后兴起,亡于永嘉五年的汉石经碑毁。其从形成到亡佚历经三百五十余年,是汉兴三论由分而合的不可逾越的中间环节,为汉代三论终至合一奠定了基础。
- 胡鸣
- 关键词:《论语》源流
- 《二程粹言》编者考辨
- 2018年
- 《二程粹言》,非成于一人,亦非成于一时。从绍兴四年杨时编集,历经陈渊为之整理遗稿,胡寅"变语录而文之",至乾道二年张栻编例定本,前后跨度32年,脉络清晰,有据可证。而以朱熹只言胡寅"文伊川之语"未言其他编者为据,否定其书为杨时编集以及张栻编例,则缺乏论证,难以确立。
- 胡鸣
- 关键词:编者考辨
- 《二程粹言》编者考辨
- 2018年
- 《二程粹言》,非成于一人,亦非成于一时。从绍兴四年杨时编集,历经陈渊为之整理遗稿,胡寅"变语录而文之",至乾道二年张栻编例定本,前后跨度三十二年,脉络清晰,有据可证。而以朱熹只言胡寅"文伊川之语"未言其他编者为据,否定其书为杨时编集以及张栻编例,则缺乏论证,难以确立。
- 胡鸣
- 关键词:编者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