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浩 作品数:10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 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化学工程 更多>>
血清亲环素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亲环素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本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4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其中20例为背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即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20例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期选择25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记录一般临床资料,测定血清亲环素A水平,同时检测血压、血脂、HbA1c、尿酸,比较各组参数差异,分析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血脂(TC、LDL-C)、HbA1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血脂、HbA1c高于单纯糖尿病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的血清亲环素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血清亲环素A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又高于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组。结论高血糖、高血脂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高危因素,血清亲环素A可能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沈海军 胡浩关键词: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ATD对GD患者粒细胞分布的影响相关研究 目的:观察GD(Graves病)患者经ATD(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粒细胞分布变化,从而了解ATD治疗后粒细胞减少是否与粒细胞在边缘池与循环池中的分布异常有关。方法:随机选取40名初治GD病患者,在ATD治疗前检测患者外周... 高云明 汤建雷 周萍 胡浩 郭同兰 童济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女性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临床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分析女性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58例女性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将本次实验所选患者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所选29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所选29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舒张压及收缩压、治疗前后尿蛋白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所选29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较好及治疗效果一般的患者人数共计24人,实验组所选29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较好及治疗效果一般的患者人数共计28人,差异较大,(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分别为(83.19±3.46)mmHg及(135.11±9.87)mmHg,实验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分别为(71.49±3.82)mmHg及(121.35±9.06)mmHg,分析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2.40±0.91)g/24h及(2.99±0.86)g/24h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尿蛋白量,(1.19±0.24)g/24h及(0.59±0.31)g/24h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量,分析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女性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有着不俗的表现,其应用效果远远优于单一实施依那普利治疗。 胡浩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 依那普利 快速充分补碱在重症糖尿病乳酸酸中毒中的应用 胡浩糖尿病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4年 目的:了解糖尿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2008年1月-2014年6月100例糖尿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血培养资料。结果:从糖尿病合并血流感染的患者中经血培养出大肠埃希菌57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40株),肺炎克雷伯菌18株(ESBL7株),鲍曼不动杆菌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株);药敏试验中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多为半合成青霉素加酶抑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第三代以上喹诺酮类、氨基苷类、碳青酶烯类抗菌药;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多为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血流感染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大肠埃希菌。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抗菌药依次为: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半合成青霉素加酶抑制剂>氨基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第三代以上头孢菌素类。由于糖尿病患者多合并肾脏病变,需谨慎使用氨基苷类及喹诺酮类,碳青酶烯类抗菌药、半合成青霉素加酶抑制剂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抗菌谱广而且作用较强,可作为治疗的首选。 胡浩 杨广涛关键词:血流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 耐药 17α-羟化酶缺陷一例报告 17α-羟化酶缺陷为临床内分泌科一种少见疾病,现将我科收治的一名患者病情特点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为"女性",18岁,因"无月经来潮4.5年"入院。患者进入青春期后无月经来潮,也无乳腺等等第二性征发育,并觉乏力入院... 胡浩文献传递 ATD对GD患者粒细胞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通过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ATD)治疗后粒细胞分布变化,研究经ATD治疗后粒细胞减少是否与粒细胞在边缘池与循环池中的分布异常有关。方法随机选取40例初治GD病患者,检测并记录患者经ATD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和粒细胞数量,相继应用粒细胞边缘池检测技术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3mg,30min后再次记录外周血白细胞和粒细胞数量,ATD治疗1个月后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同时记录ATD治疗前后患者心率、静脉血游离T3(FT3)、游离T4(FT4)水平。结果患者心率减慢,ATD治疗前83±11次/分,ATD治疗后79±8次/分;FT3、FT4水平下降:ATD治疗前FT3 24.24±15.59pmol/L、FT4 43.11±20.85pmol/L;ATD治疗后FT3 12.24±8.38pmol/L、FT4 24.47±12.12pmol/L;ATD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粒细胞数减少,边缘池粒细胞数增多,ATD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数(5.16±1.05)×109/L、粒细胞数(2.84±0.52)×109/L、边缘池粒细胞数(2.23±0.73)×109/L,ATD治疗后白细胞数(3.65±0.88)×109/L、粒细胞数(1.74±0.42)×109/L、边缘池粒细胞数(3.57±1.03)×109/L。结论 GD患者经ATD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率增快,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ATD治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为粒细胞在循环池和边缘池分布异常有关,存在边缘池粒细胞聚集现象。 高云明 汤建雷 周萍 胡浩 郭同兰 童济关键词:抗甲状腺药 粒细胞减少症 Graves病患者血清sICAM-1、E-选择素的检测及意义 2015年 细胞黏附分子( 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识别、相互粘着及信号传递,从而参与细胞和组织器官的分化、免疫细胞的激活和相互作用、白细胞的再循环和迁移,及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1]。近年来研究显示黏附分子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相关,Graves病( GD)是一种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检测Graves病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 sICAM-1)和E-选择素,来分析细胞黏附分子在Graves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的意义。 周萍 高云明 沈海军 胡浩 童济关键词:血清SICAM-1 GRAVES病 E-选择素 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 细胞黏附分子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亲环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亲环素A(Cy P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依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3组,即糖尿病无肾病组(SDM组) 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28例、糖尿病肾病组(CDN组)28例。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26例为对照组(NC组)。比较4组的血清Cy PA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以EDN组为实验组,在常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雷公藤多甙片治疗4周,分析Cy PA水平与24 h UAER的相关性。结果:SDM组、EDN组、CDN组的HbAlc水平显著高于CN组(P<0.05)。EDN组、CDN组的24 h UAER水平显著高于SDM组和CN组(P<0.05),CDN组的24 h UAER水平显著高于EDN组(P<0.05),而EDN组和CN组的24 h UAE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M组、EDN组、CDN组、CN组血清Cy PA水平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 PA水平与24 h UAER呈正相关(r=0.697,P<0.05)。结论:血清Cy PA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损伤严重程度。 胡浩 胡浩 马向华 高云明 彭玲玲 周萍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排泄率 肾损伤 雷公藤多甙片 老年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老年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S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UA)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753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对所有的体检者进行空腹静脉血检查,并将HUV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将相关因素与HUV的检出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60~70岁男性人群SUA水平明显高于70岁及以上人群(P<0.05),70岁及以上女性人群SUA水平明显高于60~70岁人群(P<0.05);60岁以上男性人群的SUA水平明显高于60以上女性人群(P<0.05);不同年龄老年健康体检人群HU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老年健康体检人群HU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53例健康体检者共检出HUA282例,男223例,女59例;男性HUA检出率(13.75%)明显高于女性(5.22%,P<0.05)。男性、年龄、超重、高血压、高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引发HUA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HUA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超重,三酰甘油异常、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等人群中,发生HUA的风险较高,在预防HUA中需对上述因素提高警惕。 彭玲玲 胡浩 段宇关键词:血尿酸 高尿酸血症 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