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塔峰

作品数:28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0篇颗粒物
  • 7篇博物
  • 7篇博物馆
  • 5篇气溶胶
  • 4篇单颗粒分析
  • 4篇遗址
  • 4篇文物
  • 4篇污染
  • 4篇化学组成
  • 4篇PM
  • 4篇兵马俑
  • 3篇阳陵
  • 3篇遗址博物馆
  • 3篇量浓度
  • 3篇空气质量
  • 3篇汉阳陵
  • 2篇悬浮颗粒物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游客
  • 2篇游客数量

机构

  • 24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香港理工大学
  • 5篇陶质彩绘文物...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陕西省文物保...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汉阳陵博物馆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敦煌研究院
  • 1篇陕西历史博物...
  • 1篇荆州文物保护...

作者

  • 28篇胡塔峰
  • 15篇曹军骥
  • 5篇董俊刚
  • 5篇李华
  • 4篇刘随心
  • 4篇李旭祥
  • 3篇沈振兴
  • 2篇李库
  • 2篇贾文婷
  • 1篇胡伟
  • 1篇杨雅媚
  • 1篇李顺诚
  • 1篇顾兆林
  • 1篇吴斌
  • 1篇张婷
  • 1篇张正模
  • 1篇牛红亚
  • 1篇朱崇抒
  • 1篇闫增峰
  • 1篇张云伟

传媒

  • 3篇中国粉体技术
  • 3篇文物保护与考...
  • 3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四川环境
  • 1篇橡胶工业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科协第2...
  • 1篇中国文物保护...
  • 1篇第五届海峡两...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熊家冢遗址博物馆车马坑展厅环境监测研究
2006年熊家冢墓地发掘的大车马坑是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车马坑,具有重大的保护意义和展示价值。2012年建成的车马坑展厅,将车马坑遗址保存环境由"室外"转变为"室内"。本文针对遗址保存环境研究中的微气候因素、大气组分、大气...
陈华胡塔峰曹军骥
干旱、半干旱环境动力机制研究的信息平台开发
胡塔峰
西安市PM2.5中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和数量浓度对比分析
本文于2010年冬季,采集了不同天气状况下西安市城区的大气PM2.5样品,并借助配备有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对样品进行了单颗粒分析.同时,借助化学全分析手段获得了PM2.5样品中主要化学组成的质量浓度,包...
胡塔峰曹军骥
关键词:气溶胶化学组成单颗粒分析
秦俑馆室内颗粒物的微区分析及微环境实验舱研究
胡塔峰
关键词:博物馆颗粒物微区分析大气腐蚀
秦俑博物馆室内气溶胶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5年
分析了2013年秦俑博物馆(秦俑馆)1号坑遗址保护展示厅的室内空气质量,包括微气候条件、气溶胶质量浓度及化学组成的冬、夏季特征,并通过探讨其在1989至2013年间的演化,评价博物馆的旅游规划和环境改善政策对文物保存大气环境的长期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秦俑馆内一系列环境措施的实施和旅游条件的建设,对秦俑馆室内的气溶胶及其组成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夏季室内总悬浮颗粒物(TSP)的质量浓度由1994年的540.0μg·m-3降低至2004年的172.4μg·m-3,冬季TSP的质量浓度由1994年的380.0μg·m-3降低至2005年的312.5μg·m-3。夏季PM2.5的质量浓度由2004的108.4μg·m-3降低至2013的65.7μg·m-3,冬季PM2.5的质量浓度由2005的242.3μg·m-3降低至2013的98.6μg·m-3。尽管如此,秦俑馆内的文物依然面临气溶胶酸性组分的长期威胁。
李华胡塔峰曹军骥贾文婷马涛王春燕
关键词:气溶胶室内空气质量旅游规划环境政策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室内含硫颗粒物的SEM-EDX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室内采集的长短期降尘、大气悬浮颗粒物和彩绘漆层进行了SEM—EDX研究,在大气悬浮颗粒、短期和’长期降尘中,含硫颗粒的粒径分别为0.9~22.8μm、1.0~29.0μm和1.2~37.7μm,多为石膏与粘土或石英以内部混合的状态存在.降尘中附着型絮状硫酸钙的比例多于大气悬浮颗粒物,显示降尘和大气中二氧化硫发生了累进化学反应.在彩绘漆层表面的坑和裂隙附近观察到原位生长的硫酸钙晶体,显示漆层材料或降尘颗粒物与大气二氧化硫之间的酸化学反应,可能是彩绘漆层表面受侵蚀形成微小坑和裂隙的原因之一.
胡塔峰曹军骥李旭祥董俊刚沈振兴Shun-Cheng LeeJudith C.ChowJohn G.Watson容波
关键词:室内颗粒物SEM-EDX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虚拟现实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重点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并结合实例,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管理、水环境和水资源、大气环境和预报、环境科学研究和教育等方面的应用。
胡塔峰李旭祥
关键词:虚拟现实环境科学虚拟环境
西汉张安世墓葬M1墓室内的大气环境调查被引量:4
2013年
了解待发掘封闭墓葬内的大气环境,可为考古发掘和文物保存环境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西汉张安世墓园中的M1墓葬是一座未被盗扰的墓室,本研究在墓室开启前,有针对性地监测了墓室内的微气候参数和大气污染物。结果显示,相对于外界大气,密闭的墓室内低温、高湿、缺氧,且酸性气态污染物浓度较低。因此,在考古发掘及后续保存文物时,应针对不同文物材料采取密闭容器、保湿、避光等措施,避免由于环境骤变导致文物的风化损坏。本研究建立的待发掘墓葬大气环境测试体系及基础数据,可为相关考古和文保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曹军骥杨军昌胡塔峰Lee Shuncheng王新明Ho Kinfai董俊刚丁岩
关键词:微气候气态污染物
兵马俑博物馆冬季室内大气悬浮颗粒物与游客数量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铜车马展厅和一号坑室内采集的冬季大气悬浮颗粒物进行单颗粒分析,评价了在具有不同通风条件的两个展厅中,游客数量对大气悬浮颗粒物的影响。研究中采用配备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单颗粒进行了形貌和元素组成分析,以判断室内悬浮颗粒的来源和化学组成差异,同时监测了两个展厅室内的微环境变化。结果显示,在铜车马展厅室内悬浮颗粒的昼夜质量浓度之比(1.30-3.12),明显高于同期的一号坑(0.96-2.59)和室外(0.68-1.79),表明在铜车马展厅游客数量对颗粒物质量浓度的贡献大于在一号坑内。室内、外对比的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和颗粒类型等特性,在配备了机械通风设备的铜车马展厅中受游客数量的影响较大,而在自然通风为主的一号坑中,通风条件则成为决定因素。颗粒物组成分析显示,博物馆冬季的室内悬浮颗粒主要由黄土中的矿物颗粒、烟炱等低原子序数的颗粒、硫酸盐、燃煤飞灰和生物质颗粒组成。除烟炱和铝硅酸盐会造成对文物的脏污外,随着温、湿度的波动,硫酸钙的结晶、溶解、渗透和再结晶作用都会产生应力,导致兵马俑表面的风化。
胡塔峰曹军骥李旭祥Lee Shun-ChengJudith C ChowJohn G Watson容波
关键词:大气悬浮颗粒游客数量文物
汉阳陵地下博物馆土壤、大气及风化壳的理化特征被引量:7
2009年
2007年5月12~24日在汉阳陵博物馆采集土壤、大气总悬浮颗粒及风化壳样品,并对博物馆室内微气候特征进行了观测,探讨汉阳陵博物馆内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水平下(相对湿度平均值控制在98%左右)保存文物的原土及回填土壤出现酥解、返碱和风化的原因。采集的土壤样品采用X荧光光谱仪测量其37种元素组成,采用离子色谱测量11种水溶性离子和矿物组成分析;对大气总悬浮颗粒样品利用扫描电镜进行了单颗粒化学组成分析;对风化壳样品进行了11种水溶性组分和矿物组成测定。分析结果均表明,文物返碱物质和漆皮的盐类物质主要为硫酸钙颗粒。对汉阳陵博物馆内CO2气体浓度变化和颗粒物微观特征的分析结果一致表明,看似密闭的展厅存在空气交换。推测文物返碱的可能原因是大气中的SO2等有害气体以及颗粒物可以通过空气交换进入展厅,使大气污染物与土壤以及文物本身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在文物表面形成可溶的结晶盐类物质,从而使文物受到风化作用而腐蚀。
杨雅媚曹军骥李库沈振兴胡塔峰张婷
关键词:文物风化微气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