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翠玲
- 作品数:15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化工系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石油分散系统在原油蒸馏中的应用被引量:2
- 1990年
- 研究了以大庆原油和辽河稠油为原料,用其馏分油催化裂化的回炼油和油浆强化原油蒸馏过程,考察对原油轻质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往原油中加入适量的回炼油或油浆,均可使原油中小于350℃馏分油收率得到提高,且回炼油比油浆更适合做强化原油蒸馏的活化剂。
- 刘素艳肖翠玲
- 关键词:原油蒸馏回炼油
- 由硫磺、氯气一步法制备二氯化硫
- 1999年
- 以工业硫磺和液氯为主要原料,一步法直接制备二氯化硫。确定了合成反应最佳工艺条件:起始反应温度100~110℃,氯气通入时间(即反应时间)6h,通氯气量75L/h,精制蒸馏温度60~65℃,稳定剂三氯化磷用量0.1%~0.3%。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二氯化硫收率可达80%以上。
- 丁伟肖翠玲李柏林张荣明逯翠霞
- 关键词:硫磺氯一步法
- 油基超细水泥浆选择性堵剂研究被引量:17
- 2000年
- 油基超细水泥浆可用作油藏的选择性堵水剂。本文工作考察了添加剂用量、油灰比、油基携带液和配制温度对其密度和流动性的影响 ,研究了油基水泥浆的水化性能 。
- 肖翠玲丁伟张荣明李柏林范洪富刘永建
- 关键词:超细水泥油井水泥堵水剂油基水泥浆
- 2,2'-硫代双对特辛基苯酚的合成研究被引量:3
- 1999年
- 以对特辛基苯酚为主要原料,与新制备的二氯化硫在四氯化碳溶剂中反应,合成了2,2’-硫代双对特辛基苯酚(简称硫代双酚)。确定了反应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 6~8℃,反应时间 2 h,对特辛基苯酚与二氯化硫摩尔比(简称酚硫比)2.0:1,溶剂与对特辛基苯酚的重量比(简称剂酚比)3.2:1,石油醚(30~60℃)中重结晶,得到硫代双酚收率达87%以上。
- 丁伟肖翠玲张荣明李柏林逯翠霞
- 关键词:苯酚
- 十二烷基葡糖苷的合成及其表面性能被引量:10
- 2000年
- 采用正交实验法 ,以葡萄糖、月桂醇等为主要原料 ,一步法合成了十二烷基葡糖苷 ,优选出最佳反应工艺条件 :反应温度 1 1 5℃ ,反应压力 2 .67k Pa,反应时间 3 .5 h,剂糖质量比 0 .0 0 9∶ 1 ,醇糖摩尔比 5∶ 1 ,得率1 65 %。并对产品的表面张力和起泡性进行了测试。
- 肖翠玲丁伟荆国林于涛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烷基葡糖苷
- 二烷基芳胺基二硫代磷酸锌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以仲辛基苯酚、甲醛、氨水、P2 S5、氧化锌等为主要原料 ,合成了新有机锌润滑油添加剂———二烷基芳胺基二硫代磷酸锌 ,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及部分性能测试 :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为 76 6N ;磨痕直径 (392N ,6 0min)为 0 2 5mm ;铜片腐蚀 (10 0℃ ,3h)为 1a级 ;热分解起始温度为2 70℃ ;热分解最终温度为 5 0
- 肖翠玲
- 关键词:二烷基芳胺基润滑油添加剂
- C_9-MA水溶性石油树脂阻垢性能评价被引量:11
- 1998年
- 评价了不同SO3Na含量、不同分子量的C9-MA水溶性石油树脂(WPR)的阻垢性能,以及Ca2+浓度、加药量、pH值和矿化度对WPR阻垢率的影响。对大庆油田水样进行了阻垢实验。实验表明,随着WPR分子中SO3Na含量上升,WPR的表面活性增加,阻振率增大。实验范围内,分子量较小的WPR具有良好的阻垢能力。在500mg/LCa2+浓度(以CaCO3计)、pH≤9.5、SO3Na含量≥28%的条件下,特性粘度[η]=0.054的WPR的阻垢率约为98%。
- 阎卫东肖翠玲刘立新
- 关键词:阻垢石油树脂
- 胶状分散凝胶及其驱油体系被引量:1
- 1998年
- 丁伟肖翠玲李柏林张荣明郑志
- 关键词:凝胶驱油体系高聚物驱油
- 新型有机锌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性能(Ⅰ)——芳胺基中间体的合成被引量:3
- 1999年
- 以仲辛基苯酚、甲醛、氨水等为主要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合成了新型有机锌润滑油添加剂的中间体———芳胺基中间体.确定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反应温度为90℃;仲辛基苯酚、甲醛、氨水物质的量比为2.0∶2.0∶1.0;反应时间为4h;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1.0%;阻聚剂的质量分数为0.05%.在此条件下,芳胺基中间体收率可达85%以上.经红外光谱分析及对相对分子质量、氮的质量分数的测定,芳胺基中间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70,氮的质量分数为2.90%~3.10%,与理论值接近.
- 肖翠玲丁伟窦红岩
- 关键词:润滑油添加剂有机锌芳胺基中间体
- 新型有机锌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性能(Ⅲ)——二烷基芳胺基二硫代磷酸锌的表征及性能被引量:1
- 1999年
- 对合成的新型有机锌润滑油添加剂二烷基芳胺基二硫代磷酸锌进行了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并做了部分性能测试: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为766N;磨痕直径(392N,60min)为0.25mm;铜片腐蚀(100℃,3h)为1a级;热分解起始温度为270℃;热分解最终温度为500℃.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合成路线是正确的,最终产物是以二烷基芳胺基二硫代磷酸锌为主的混合物.该添加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并可提高润滑油的承载负荷.加有该剂的150SN基础油其PB值增加了90%以上,而磨痕直径减少了60%以上.
- 肖翠玲丁伟孙丽波
- 关键词:润滑油添加剂二烷基芳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