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乃海
- 作品数:23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犹太人的求异思维与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批评被引量:1
- 2020年
- 在过去的60年中,哈罗德·布鲁姆先后与新批评、解构主义批评、文化研究等批评流派争吵,"论战"成为其学术人生的缩影。同时,"对抗"和"竞争"成为其"影响诗学"的核心观念,为他的"误读"提供了具体的批评方法。与其说他的理论和方法是法国解构哲学的产物,不如说是犹太人文化传统和"求异"思维的结果。哈罗德·布鲁姆的"犹太性"文学批评为理解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学理论革新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 翟乃海
- 关键词:哈罗德·布鲁姆犹太文化求异思维
- 崇敬自然 ——对福克纳《森林三部曲》的生态主义解读
-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是位多产的作家,著作颇丰。《去吧,摩西》是他的第十三部长篇小说,七个组成部分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古老的部族》、《熊》和《三角洲之秋》一般被称为《森林三部曲》。本文尝试...
- 翟乃海
- 关键词:生态批评自然价值
- 文献传递
- 跨学科视域下的学术对话——第五届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 2019年
- 2018年10月27日至28日,由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英语文学研究中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非洲及非裔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刚果等国家的2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泉城,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 翟乃海
- 关键词:文学研究学术对话族裔跨学科
- 哈罗德·布鲁姆再论“影响误读”被引量:6
- 2012年
- 哈罗德·布鲁姆从诗歌意义产生的不同方式构建了自己的"影响误读"理论。2011年新作《影响的解剖——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学》既是他一生理论生涯的总结,又是对前期理论的发展与超越。《影响的解剖》既指涉《批评的解剖》,意图超越以弗莱为代表的父辈批评家,建立独立的理论身份;又对抗《影响的焦虑》,以超越早期的自我。
- 翟乃海
- 关键词:布鲁姆
- 原始主义与福克纳小说批评被引量:2
- 2009年
-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存在着原始主义的倾向。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福克纳的小说中即包含此类倾向,如神话、宗教母题,赞颂高贵的野蛮人和复归自然简朴的价值倾向,并具有整体性,神秘仪式性,理想性和诗意性的美学特征。福克纳小说表现出了原始主义创作倾向,但其目的并不是恢复原始的生活,而是体现他对南方文明失落的怀旧之情、对现状的不满和寻找文化出路的尝试。作为一种批评的视角,原始主义拓展了福克纳小说批评的维度。
- 翟乃海
- 关键词:福克纳原始主义
- 哈罗德·布鲁姆诗学研究
- 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是美国当代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批评家、理论家之一.布鲁姆对西方诗歌批评和诗学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他对西方文学史中的重要作家莎士比亚重新进行了解读;对浪漫主义等重要的...
- 翟乃海
- 关键词:哈罗德·布鲁姆美国文学诗学思想
- 文献传递
- 言说不可言说:《最后一案》对侦探小说的改写及其审美效果
- 2024年
- 迈克尔·夏邦的中篇小说《最后一案》表面上模仿了福尔摩斯系列探案故事,暗中却通过复杂的改写和重构,把调查对象从谋杀个案引向集体屠杀,把调查过程从展示理性的胜利导向揭露帝国主义暴行,把结尾从肯定侦探的权威改为发出他者的声音,把“最后一案”的语义转换为“最终解决方案”以及对大屠杀灾难的最终解释,从而述说了难以言说的犹太大屠杀灾难。《最后一案》通过颠覆处于中心的经典故事,凸显在边缘和缝隙中的他者话语,使读者的阅读体验从轻松愉悦转变为对理性、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与大屠杀关系的深度思考,但是小说对大屠杀的讲述又是节制的,作者的含蓄和沉默也使人感受到改写型叙事的情感张力。
- 翟乃海
- 关键词:改写
- “所有诗人都是犹太人”——论耶鲁批评家的犹太诗学
- 2020年
- 约翰·霍兰德、哈罗德·布鲁姆和杰弗里·哈特曼既是美国耶鲁大学的诗歌教授,又是著名的犹太裔批评家。他们的诗学主张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犹太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犹太诗学"。其核心观点包括:1)启蒙时代之后,西方诗歌失去了与神圣传统的联系,诗歌意义的飘忽不定与犹太人颠沛流离的历史宿命和生存状态不谋而合;2)诗歌本质上不是对外部世界的再现或者对强烈情感的表达,而是对意义的不断追寻,这与犹太人不断阐释经文获得意义和拯救是统一的。耶鲁批评家的犹太诗学呼应了俄国诗人玛琳娜·茨维塔耶娃"所有诗人都是犹太人"的主张,为当代诗歌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 翟乃海
- 关键词:霍兰德布鲁姆
- 文艺美学研究30年
- 2011年
- 艺术本质问题是美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新中国的美学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认识几经变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文艺为政治服务"成了文艺创作的重要准则,文艺被看作政治意识形态工具;改革开放后,文艺界开始反思之前的文学研究努力回归文学研究的学术本位,在这种背景下,文艺美学应运而生了。
- 仲崇宾翟乃海
- 关键词:美学意识形态新中国政治艺术
- 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理论与犹太神秘主义被引量:1
- 2020年
- 当代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并不信奉正统犹太教,但他积极地把犹太文化融入了当代文学批评。他通过犹太神秘主义喀巴拉与犹太传统文化建立了联系,为自身的犹太认同找到了文化源头。同时,布鲁姆把喀巴拉神话融入其文学理论和批评话语,赋予其"影响的焦虑"、"误读"、"事实性"等文学观、批评观以鲜明的犹太特色。布鲁姆的影响诗学也是犹太文化与浪漫主义文学观和美国个人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
- 翟乃海
- 关键词:哈罗德·布鲁姆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