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晓玲

作品数:30 被引量:292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东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气候
  • 8篇气候学
  • 7篇降水
  • 5篇汛期
  • 5篇气象
  • 4篇气候变化
  • 4篇气旋
  • 4篇热带
  • 4篇热带气旋
  • 4篇灰霾
  • 3篇时空分布特征
  • 3篇天气学
  • 2篇登陆广东
  • 2篇汛期降水
  • 2篇应用气象
  • 2篇灾害
  • 2篇台风
  • 2篇气候特点
  • 2篇气候特征
  • 2篇气候特征分析

机构

  • 30篇广东省气候中...
  • 3篇中国气象局广...
  • 2篇广东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州地理研究...
  • 1篇广东省江门市...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0篇罗晓玲
  • 12篇胡娅敏
  • 9篇杜尧东
  • 7篇潘蔚娟
  • 6篇宋丽莉
  • 3篇李春梅
  • 3篇郝全成
  • 2篇王春林
  • 2篇黄珍珠
  • 2篇陈新光
  • 2篇秦鹏
  • 2篇王娟怀
  • 2篇郑璟
  • 2篇段海来
  • 2篇汪明圣
  • 1篇刘锦銮
  • 1篇陈慧华
  • 1篇吕勇平
  • 1篇唐力生
  • 1篇王永光

传媒

  • 11篇广东气象
  • 3篇气象
  • 1篇知识就是力量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气象研究与应...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2007年中...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暴雨综合影响指标及其在灾情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37
2008年
利用广东省86个站1951~2006年的气象资料、地理信息资料和灾情等,对暴雨的致灾因子、综合影响指标及其在灾情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暴雨的致灾因子包括降雨量、暴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灾害影响面积等指标中的11个因子,这些因子之间相关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对11个致灾因子进行综合简化,得到了一个物理意义清晰,且方差占总方差大部分的暴雨综合影响指标。根据暴雨综合影响指标,分级评判暴雨的影响程度,可以实现对暴雨灾情的灾后快速评估和预评估。
李春梅刘锦銮潘蔚娟罗晓玲
关键词:应用气象学灾情评估主成分分析法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广东气候异常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7年
从台风、降水(旱涝)和气温(寒冷、冷空气)等角度,对近年来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广东气候异常的影响研究进行了综述,可以得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广东气候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厄尔尼诺年登陆台风频数少于拉尼娜年,拉尼娜(厄尔尼诺)当年10月份热带气旋频数偏多(少)、生命史偏长(短)、影响时间较长(短)、强度较强(弱),即厄尔尼诺当年及次年台风季偏短,拉尼娜年当年台风季偏长;(2)降水:厄尔尼诺年,广东冬、春、夏季降水明显偏多,拉尼娜年,冬、春降水偏少不明显,但中等及强厄尔尼诺事件以及连续性的厄尔尼诺事件和夏季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广东易发生旱灾;(3)气温、寒潮、冷空气:研究结论不一致。然而即便是厄尔尼诺事件,其不同的分布型、强度和发生时间等也都会对广东气候异常产生不同影响,且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胡娅敏李芷卉汪明圣王娟怀罗晓玲HAO Quan-chengWANG Bing
关键词:气候学厄尔尼诺拉尼娜台风气温
广东高温预警指标及高温日数统计被引量:24
2008年
王春林潘蔚娟罗晓玲
关键词:高温日数预警指标高温热害灾害性天气工农业生产预警信号
气候变化对大湾区人群健康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温度变化、热浪、寒潮、空气质量下降、气候敏感型疾病、新发传染病等方面综述了气候变化对粤港澳大湾区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平均温度高于或低于温度阈值(广州为26.4℃,香港为28.2℃)均能增加湾区居民死亡的风险,高于温度阈值的热效应急促短暂,低于温度阈值的冷效应缓慢持久,老年人对温度变化更为脆弱。热浪易引起居民中暑死亡、失眠、疲劳、疾病加重等,而且以夏季早期的热浪影响较为明显。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期间,居民非意外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霾日数与心血管疾病门诊病例数、O3浓度与心血管疾病住院病人数有明显的正相关。疟疾向山区高海拔、登革热终年流行区向高纬度蔓延。SARS和大气环境变量的涨落有显著的相关性。低温高湿有利于禽流感的发生和传播。未来气候变化将引起气温和降水格局的改变,造成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自然生态系统恶化或病原体孳生,直接或间接加重人群健康风险,未来人口老龄化也可以导致更大的脆弱人群。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应开展跨学科研究,揭示气候变化健康影响机制,适时发布人体健康气候预警,有效保护敏感人群,加强数据共享和部门合作,以降低气候变化不利影响,保障人群健康。
杜尧东段海来刘畅罗晓玲
关键词:气候变化
珠三角地区典型浓雾和灰霾天气过程气象条件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为深入探究雾、霾天气发生发展过程中气象要素特征的差异,提升环境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水平,选取2017年3月10-12日和2016年3月29日-4月3日分别出现在珠三角地区的典型浓雾、灰霾天气过程,基于国家自动气象站资料、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数据以及NCEP/NCAR再分析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和天气学分析,从环流形势、地面气象要素特征和边界层特征等方面对两次过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浓雾、灰霾个例中均具有较为稳定的环流背景场,高层(500hPa)为纬向平直西风环流,地面受均压场控制,等压线稀疏,稳定的高低层环流配置极有利于雾、霾天气过程的出现和维持,伴随环流形势调整,雾、霾消散。(2)雾、霾过程能见度均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风速、气温呈正相关。灰霾过程能见度与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整体高于浓雾过程,且灰霾过程中湿度和能见度的相关系数最大,其次是风速和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大小是影响浓雾天气的重要气象条件,相对湿度的减小是浓雾天气消散的主要原因,风速增大和降水是灰霾天气消散的主要气象条件。(3)边界层特征分析表明,浓雾天气低层有一个较浅薄的小风速层(1000-950hPa),而灰霾天气存在一个深厚的小风层,小风层厚度从近地面上升至850hPa左右,两次过程在低层均为一致下沉运动。低层风速增大、出现上升气流,是雾、霾天气开始消散的重要信号。从热力条件来看,两次过程均存在逆温层,浓雾过程逆温层出现在50hPa附近,灰霾过程逆温层出现在近地面附近,浓雾过程对湿度条件的要求较灰霾天气更高。
刘畅彭端杜尧东张羽罗晓玲
关键词:珠三角浓雾灰霾边界层特征
2009年广东省汛期降水空间分布不均的气候成因被引量:16
2010年
2009年广东省汛期(4~9月)降水呈现出空间分布不一致性,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成因: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导致了季风爆发偏晚和冷空气偏弱,从而前汛期降水大部分地区偏少;而后汛期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导致热带气旋主要登陆及影响珠江口和粤西地区,从而后汛期降水雨带主要位于粤西南。因而,2009年汛期多种环流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珠江口及其以西降水偏多,其余地区降水偏少。
胡娅敏罗晓玲陈新光
关键词:气候学汛期降水气候成因
极寒天气,谁之过?
2021年
近年来,世界各地极寒天气频繁发生。“霸王级”寒潮,“断崖式”降温、泼水成冰、连破几十年来最低温纪录……“极寒天气”成了人们口中的高频词。在全球变暖这一趋势已被越来越多人认知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发生的极寒天气令许多人费解。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极寒天气频繁发生呢?
杜尧东罗晓玲刘畅
关键词:高频词全球变暖
近58年登陆广东热带气旋位置和生成源地的变化被引量:21
2011年
根据1949-2006年《台风年鉴》和《热带气旋年鉴》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8 a登陆广东及各区域热带气旋的频数、时间、强度及其与生成源地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近58年登陆热带气旋最多(少)集中于粤西西区(粤东中区),7-9月是各区登陆高峰期,其中粤西和珠三角呈现出弱的下降趋势,而粤东无明显变化趋势。②登陆热带气旋生成源地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大部分热带气旋从5月开始生成,随后源地逐渐向东向北扩大,9月达到最东和最北位置,从10月开始逐步南移和西移。但各区登陆时间与发生源地的关系无明显规律性。③登陆广东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其生成区域也不同:登陆时达到热带气旋等级的集中生成于南海、菲律宾海盆和加罗林群岛,登陆时达到热带低压和热带风暴等级的主要生成于南海,登陆时达到强热带风暴和超强台风等级的生成于西太平洋。各区均以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登陆居多、热带低压和热带风暴较少,登陆粤东的强度强于粤西。南海地区生成的热带气旋以登陆粤西最多,其次是珠三角,登陆珠三角和粤东的超强台风源地较粤西偏南偏东。登陆粤西和粤东的热带气旋源地分布于在西北—东南走向的带状分布区间内,而珠三角较为分散。
胡娅敏宋丽莉罗晓玲
关键词:热带气旋
2014年广东省汛期气候特征及降水异常成因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分析得到2014年广东省汛期气候特征:4~9月,平均气温偏高0.6℃,降水量偏少7.0%;5月降水量偏多65.0%,为近40年来最多;龙舟水连续4年偏少,空间分布严重不均;台风频数略偏少,最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湛江;后汛期高温日数25.7d,位列历史第2位。汛期降水偏少成因:在两个关键海区海温异常的外强迫下,西太副高强度持续偏强、面积偏大、脊线偏南、西伸脊点偏西,既不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也不利于偏南暖湿气流向该区域输送;850h Pa风场广东地区上空为异常的反气旋,水汽输送较弱。
郝全成胡娅敏罗晓玲
关键词:天气学汛期气候特点
新旧观测标准统计的灰霾时空分布特征对比被引量:26
2008年
通过对比分析新旧观测标准下广东灰霾时空分布特征,认为新标准下霾日的分布与变化较旧标准更为合理,进一步说明了广东霾日的变化趋势与广东的经济发展及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是相关的。建议:由于灰霾观测新标准中仍然存在需人为判断的区域,若在新标准中引入大气气溶胶浓度观测数据,从本质上将灰霾与轻雾和雾区分,将更加有利于灰霾的统计和分析,有利于标准的推广和普及。
罗晓玲宋丽莉潘蔚娟
关键词:气候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