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征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
  • 2篇多普勒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神经内镜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2篇显微手术
  • 2篇显微外科
  • 2篇显微外科治疗
  • 2篇颅内
  • 2篇内镜
  • 2篇超声
  • 1篇电生理
  • 1篇医疗失效模式...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入路
  • 1篇治疗前

机构

  • 6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6篇罗征
  • 4篇蒋宇钢
  • 2篇李敏洪
  • 2篇李奇
  • 2篇周倩
  • 2篇陈宏
  • 2篇张明铭
  • 1篇徐灿
  • 1篇余强
  • 1篇赵丽萍
  • 1篇向军
  • 1篇彭雍

传媒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锁孔手术治疗前颅底脑膜瘤的疗效和适应证分析
2012年
目的使用锁孔手术技术对前颅底脑膜瘤的治疗效果及适应症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前颅底脑膜瘤治疗的患者50名,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依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两组患者的瘤体的切除率、手术致死数、手术致残数及并发症患者数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将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锁孔手术方法可以对前颅底脑膜瘤进行有效的治疗。
刘弘张治成唐斌李敏洪罗征
关键词:锁孔手术疗效适应症
多技术联合应用于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超声、术中荧光造影、神经内镜多技术联合应用于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17例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3D—CTA、MRI和DSA,充分评估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形状。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评价动脉瘤夹闭前、后的神经功能保留和损害程度;通过微血管多普勒超声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联合术中荧光造影评定动脉瘤和周围邻近血管的血液流速及通畅度;神经内镜观察动脉瘤区的局部解剖,辨认重要的穿支血管、瘤颈结构和动脉瘤夹情况。手术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采用载瘤动脉控制性技术、瘤颈成形技术、动脉瘤内减压和切除技术、多瘤夹夹闭技术和血管痉挛保护技术等进行联合治疗。结果在多技术联合监测下,显微外科手术成功夹闭巨大动脉瘤17个,术后恢复良好15例,出现轻偏瘫1例,重度偏瘫1例,无死亡病例。DSA复查示瘤颈夹闭完全,载瘤动脉通畅。远期随访仍在进行中。结论多技术联合显微手术技术,能有效提高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手术疗效。
蒋宇钢张明铭李奇周倩罗征陈宏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多普勒超声神经内镜显微手术
立体定向脑活检术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术的临床应用;风险评估及手术意义。方法总结18例立体定向脑活检病例,其中单发病灶12例,多发病灶6例;均经MRI扫描,Leksell立体定向仪定位后,手术计划系统精确定位病灶,确定靶点,并避开重...
罗征向军彭雍蒋宇钢
文献传递
多技术联合应用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超声;术中荧光造影;神经内镜多技术联合应用于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9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椎基底动脉瘤20例,巨大动脉瘤17例,颈内...
蒋宇钢张明铭李奇周倩罗征陈宏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神经电生理神经内镜显微手术
文献传递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输注流程的研究被引量:20
2021年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输注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实施常规肠内营养输注流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1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实施HFMEA模式优化肠内营养输注流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5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喂养不耐受症状及营养指标。结果:流程优化后观察组RPN值、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4天、第7天和第10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总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HFMEA能有效筛查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输注的失效风险,并构建针对性优化流程,联合多科室医疗资源,有效减少了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提高了肠内营养输注效果和护理质量,整体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
余强刘巧梅赵丽萍罗征徐灿
关键词: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
经颅硬膜外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罗征李敏洪许岗勤蒋宇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