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代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miR-21的变化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清mi R-21水平手术前后的变化。方法 80例已确诊为结肠癌患者作为结肠癌组,检测其手术前后血清mi R-21水平,3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mi R-21水平作对照。结果术前结肠癌组血清mi R-21相对表达量为(25.123±29.822),明显高于术后结肠癌组的(0.901±1.232)和对照组的(1.102±0.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i R-21检测侵入性小,静脉取血简便易行,是较理想的结肠癌分子标志物,但由于样本量较小,因此本试验所取得的结果在应用的同时,尚需更多临床研究验证。
- 罗代平
- 关键词:结肠癌
- 外周血不同处理方式对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影响分析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处理外周血对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的影响,以探讨外周血标本稳定时间范围,为临床上充分利用流式细胞仪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择健康体检人群,抽取新鲜外周血,制备固定后,放置不同时间,将这些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为5组,A组为固定后放置12h标本,B组为固定后放置24h标本,C组为固定后放置4_8 h标本,D组为固定后放置96 h标本,E组为对照组,即新鲜外周血标本,采取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百分率,比较5组之间差异。结果:固定后放置12 h、24 h标本与新鲜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各细胞百分率均无明显差异;固定后放置24 h、4_8 h标本CD^+_3/CD^-_(19)、CD^-_3/CD^+_(19)、CD^+_3/CD^+4、CD^+_3/CD^+_8、CD^+4/CD^+_8、CD^+_3/CD^-_(16)CD^+_(56)、CD^+_3/CD^+_(25)与新鲜血液标本比较均下降,P<0.05,CD3+/HLA-DR+与新鲜血液标本比较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采集放置24 h内对外周血对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放置时间超过24 h对检测结果有所影响,临床应加以重视。
- 罗代平
- 关键词:外周血流式细胞仪
- 2004—2009年濮阳市儿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调查
- 2011年
- 目的调查濮阳市近6年从儿科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状况及本地流感嗜血杆菌流行的生物型。方法用API—NH和Vitek2compact对菌株进行鉴定。依据API—NH条中的鸟氨酸脱羧酶、脲酶及吲哚试验将流感嗜血杆菌分为不同的生物型。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结果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与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分别占48.9%、51.1%。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75.0%、92.0%、93.6%、84.0%、100.0%、100.0%、34.1%、8.5%。40.5%的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分型以Ⅰ型、Ⅱ型、Ⅲ型为主,占85.9%。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阿齐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73.0%、100.0%、100.0%、96.3%、100.0%、93.3%。结论本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耐药形势严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呋辛是治疗儿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是最有活性的抗菌药物,此外,阿齐霉素对感嗜血杆菌也有很高的敏感性。
- 颜秉兴罗代平李建军孙迎军
- 关键词:儿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生物型Β-内酰胺酶
- 不同血液样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比较
- 2014年
- 目的:对比分析血清样本不同抗凝血浆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生化项目检测的60例患者的5种不同血液样本:血清、肝素锂血浆、枸橼酸钠血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血浆、羟甲基糠醛(HMF)血浆,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所有血液样本在测量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15项生化指标测定,观察检查结果。结果:(1)肝素锂血浆组在碱性磷酸酶(ALP)、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检测结果与血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枸橼酸钠血浆组、EDTA-K2血浆组以及HMF血浆组在ALP、ALB、TC、TG、AST、HDL-C的检测结果均与血清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血液样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检测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临床检测中要参照WHO的相关建议进行分型检测,以减少检测误差。
- 罗代平
- 关键词:血液样本血清
- 穿刺活检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恶性淋巴瘤诊断和分型临床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穿刺活检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恶性淋巴瘤诊断和分型,为临床该病的诊疗提供指导参考。方法:选择近3年在我院就诊的经确诊为恶性淋巴瘤48例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了穿刺活检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得出89.58%(43/48)的骨髓受累者,其中72.92%(35/48)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6.67%(8/48)为霍奇金淋巴瘤,运用穿刺活检检测得出45.83%(22/48)的骨髓受累者,其中10.42%(5/48)的骨髓受累者在流式细胞仪检测未得出结果,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检测出恶性淋巴瘤分型结果:a 型35.42%(17/48),b 型1.42%(5/48),c 型52.03%(25/48),d型2.08%(1/48)。结论:穿刺活检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恶性淋巴瘤诊断和分型中的重要辅助手段,2种方式联用能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度。
- 罗代平
-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
- 血清铁蛋白与叶酸检测对肾性贫血患者应用的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血清铁蛋白与叶酸检测对肾性贫血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700例肾性贫血患者(研究组),与同期在我院体检的7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全部入选患者均对其进行血清铁蛋白与叶酸的检测,且研究组患者再通过相关临床治疗后,再进行一次检测,观察分析组间的检测情况.结果:全部入选患者通过检测后显示,在研究组治疗前,将组间的血清铁蛋白与叶酸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组间的血清铁蛋白检测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叶酸检测结果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治疗前的差异明显缩小.结论:肾性贫血患者的血清铁蛋白与叶酸水平会明显降低,在其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对两种指标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罗代平
- 关键词:铁蛋白叶酸肾性贫血
- 流式细胞仪检测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 2015年
-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检测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微小残留病(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临床意义,为其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数字法抽选来我中心进行诱导缓解治疗的360例初发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进行实验室检查,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RD,从中筛选出诱导治疗结束并进行后续治疗的患儿的82例骨髓标本再次有2种方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入选的360例初发B-ALL患儿采用行流式细胞仪检测有332例有效微小残留病免疫呈阳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出102例呈阳性;对诱导治疗结束并进行后续治疗的患儿的82例骨髓细胞进行检流式细胞仪检测和酶链反应检测,阳性百分率分别为90.24%(74/82)、67.07%(55/82),未成功检测率分别为9.76%(8/82)、42.68%(35/8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能对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罗代平
- 关键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流式细胞术聚合酶链反应
- SFRP5、TRPV1、NT-pro-BNP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SFRP5、TRPV1、NT-pro-BNP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99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9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神经病变组研究对象,同期选择5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SFRP5、TRPV1、NT-pro-BN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SFRP5、TRPV1、NT-pro-BNP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组、神经病变组、对照组三组受试者血中SFRP5、TRPV1、NT-pro-BNP水平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神经病变组患者血中SFRP5和TRPV1水平最低,NT-pro-BNP水平最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RP5、TRPV1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明显负相关,NT-pro-BNP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明显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中高SFRP5和高TRPV1水平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性保护因素,高NT-pro-BNP是影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性威胁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中SFRP5和TRPV1处于低表达状态,NT-pro-BNP处于高表达状态,且高SFRP5、高TRPV1水平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因素,而高NT-pro-BNP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
- 罗代平栾秀霞程钊
- 关键词:TRPV1NT-PRO-BNP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血清可溶性CD44检测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分型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4(solCD44)检测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诊断分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血液科收治的AML患者80例,包括初诊31例、复发24例、缓解2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solCD44std、solCD44v5、solCD44v6水平变化。结果 AML患者的血清solCD44s、solCD44v5、solCD44v6水平在初诊、复发组中显著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P<0.05),而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AB分型(M1+M2)、M3、M4、M5的血清solCD44std、solCD44v5、solCD44v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M3型显著高于非M3型(P<0.05)。结论血清solCD44尤其是solCD44std水平与AML患者病情活动变化密切相关,可作为AML的诊断分型、预后判断及复发预测的血清学参考指标。
- 罗代平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溶性CD44诊断分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靶向药物赫赛汀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赫赛汀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6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并按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靶向药物赫赛汀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C反应蛋白(C reactiveprotein,CRP)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患者的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并统计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32%(28/31),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7.42%(2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IL-2、IL-6、IL-10、TNF-α、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CD8^+及CD4^+/CD8^+淋巴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观察组的CD3^+、CD4^+、CD8^+及CD4^+/CD8^+淋巴细胞水平均明显改善;组间对比,2组患者的CD8^+及CD4^+/CD8^+淋巴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6.13%(5/31)和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药物赫赛汀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保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调节患者炎性反应,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董延琥罗代平
- 关键词:靶向药物赫赛汀化疗晚期乳腺癌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