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明浩

作品数:16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胃癌
  • 11篇中医
  • 4篇治疗胃癌
  • 4篇中医药
  • 3篇中医临床
  • 3篇健脾
  • 2篇医药治疗
  • 2篇术后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中医药治
  • 2篇中医药治疗
  • 2篇肿瘤
  • 2篇网络
  • 2篇胃癌术
  • 2篇胃癌术后
  • 2篇疗效
  • 2篇刘沈林教授
  • 2篇复发
  • 2篇复发转移
  • 1篇蛋白

机构

  • 16篇江苏省中医院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昆山市中医院
  • 1篇扬州市妇幼保...

作者

  • 16篇祁明浩
  • 7篇刘沈林
  • 7篇王瑞平
  • 5篇薛维伟
  • 5篇朱超林
  • 5篇潘宇
  • 2篇范晓薇
  • 2篇蒋萌
  • 2篇邹玺
  • 2篇舒鹏
  • 2篇邵杰
  • 1篇张力
  • 1篇方祝元
  • 1篇胡守友
  • 1篇李爽
  • 1篇陈玉超
  • 1篇朱萱萱
  • 1篇严海兵
  • 1篇刘志辉
  • 1篇吴坚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2012年江...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胃瘤安合剂调控铁死亡抑制胃癌进展的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观察胃瘤安合剂(WLAHJ)对胃癌细胞MKN-74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采用转录组学测序技术揭示相关基因及通路,探讨胃瘤安合剂抗胃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Balb/c裸鼠随机分组为模型组、WLAHJ低、中、高剂量(15、30、45 g·kg^(-1))组和5-氟尿嘧啶(5-FU)(0.025 g·kg^(-1))组,构建MKN-74人胃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治疗28 d;治疗期间每隔2 d观察并记录小鼠体质量和肿瘤大小,治疗结束后处死小鼠,收集标本并计算WLAHJ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瘤率。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分析模型组和WLAHJ中剂量组裸鼠皮下瘤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WLAHJ干预胃癌的潜在机制。通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各组皮下移植瘤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转铁蛋白受体-1(TFR-1)、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4(ACSL4)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WLAHJ对人胃癌AGS、MKN-74细胞活力及抗增殖能力;使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亚铁离子(Fe^(2+))含量、活性氧(ROS)、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GPX4、SLC7A11、TRF-1、ACSL4、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SAT1)及花生四烯酸15-脂氧合酶(ALOX15)的表达水平,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WLAHJ干预胃癌的机制可能与铁死亡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WLAHJ各组和5-FU组的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明显下降(P<0.05,P<0.01),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TFR-1、ACSL4、SAT1及ALOX15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WLAHJ各组和5-FU组ROS、Fe^(2+)和MDA含量显著升高,胃癌细胞增殖能力、SOD活性、p-mTOR/mTOR、p-
李静晓刘沈林邹玺祁明浩
关键词:胃癌转录组学
益气化瘀解毒方降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价益气化瘀解毒方联合化疗对胃癌Ⅱ、Ⅲ期根治术后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胃癌Ⅱ、Ⅲ期根治术后患者102例,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辅助化疗4~6周期,试验组在化疗基础上联用中药6个月,随访至患者复发转移或死亡。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无病生存分析、估算2组平均DFS,采用Log Rank检验对组间生存分布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应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监测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复发转移率为12.0%(6/50),对照组为34.6%(18/52),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6.5%、72.2%,平均DFS为25.8个月,试验组1、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6%、84.1%,平均DFS为33.9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ox多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胃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为:试验组(P=0.022)、胃次全切除手术方式(P=0.038)、临床分期Ⅱ期(P=0.040)。2组未见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报告。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方联合化疗可提高胃癌Ⅱ、Ⅲ期根治术后患者的1、2年无病生存率、延长DFS,降低复发转移率,改善预后。
张力舒鹏祁明浩壮雨雯刘芹邵杰刘沈林
关键词:胃癌术后无病生存率复发转移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健脾养正消癥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全国名中医刘沈林创制的健脾养正消癥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TCMSP数据库获取健脾养正消癥方中所有中药的有效成分,筛选后获得相关靶点。采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胃癌的相关靶点,并获得药物和疾病的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有效成分-靶点调控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互作网络,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健脾养正消癥方12味中药有效成分152个、相关靶点276个,胃癌疾病靶点1 904个,两者共同靶点135个(AKT1、IL6、CASP3、VEGFA、MAPK3等),涉及有效成分118个,如槲皮素、山柰酚、β-谷固醇、木犀草素、豆甾醇等。GO功能富集在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激酶调节剂活性、磷酸酶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细胞衰老、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铂类药物耐药等。结论 健脾养正消癥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胃癌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祁明浩吴坚张一陈玉超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胃癌中医药
基于无尺度网络法的4116张胃癌中医处方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本研究借助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使用无尺度网络挖掘方法,分析了江苏省中医院门诊994例胃癌患者中医治疗的4 116张处方,以图示化直观展示了核心药物及配伍,揭示出该院胃癌的中医治疗处方用药特点。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于中医处方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祁明浩蒋萌王瑞平范晓薇刘沈林
关键词:无尺度网络胃癌方剂中医
刘沈林教授胃癌“脾虚毒蕴”学说临床实践被引量:15
2013年
刘沈林教授是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在临床工作中,结合自身经验,认为胃癌发病以脾虚为本,癌毒为标,倡导"脾虚毒蕴"学说,同时围绕该学说开展临床及科研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对刘沈林教授胃癌"脾虚毒蕴"学说进行总结和探讨,旨在提高中医治疗胃癌的临证效果。
朱超林薛维伟潘宇祁明浩王瑞平
关键词:胃癌中医药治疗
转化医学与胃癌中医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医学界的热点话题,是现代医学研究的助推器。中医药的发展和创新同样需要吸收转化医学的理念和方法。2008年,本院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脾胃病),其中胃癌是重点研究病种。笔者现从胃癌中医研究的角度,就转化医学应用的切入点、具体方法和实际体会作一分析,以期与同道交流,为中医临床研究产出标志性成果提供借鉴和参考。
祁明浩刘沈林
关键词:胃癌中医
全国名老中医治疗胃癌的临证经验被引量:14
2013年
通过应用文献数据挖掘、文献分析等方法,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确定与本专业相关名医共61人,与名医治疗胃癌经验相关文献163篇,系统分析总结他们治疗胃癌的经验,以期对拓宽视野、丰富治疗手段提供帮助。名老中医治疗胃癌的特点可归纳为:顾护胃气,调补脾肾,攻补兼施,带瘤生存。
薛维伟朱超林潘宇祁明浩王瑞平
关键词:胃癌临证经验
胃癌相关肌少症的CT评估及中医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健脾养正消癥方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相关肌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2组均采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24周,试验组同时采用健脾养正消癥方联合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平均骨骼肌面积减少率小于对照组(P<0.001);2组炎症标志物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均下降,其中治疗组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健脾养正消癥方治疗胃癌相关肌少症能延缓患者肌肉质量下降进程,降低体内炎症水平。
殷艺李静晓祁明浩潘晓葶刘沈林殷长俊邹玺
关键词:胃肿瘤
转化医学与胃癌中医临床研究
转化医学已减为现代医学研究的助推器,也将是中医临床研究发展的新动力。本文从科学技术、胃癌中医临床研究等方面就转化医学与胃癌中医临床研究的结合进行了分析,提出它与中医临床研究的结合还需要体制、资金、人才及政策导向等等全方位...
祁明浩刘沈林
关键词:胃癌中医治疗
文献传递
《伤寒论》药物计数的分歧与研究
2013年
本文描述了《伤寒论》中药数目统计分歧的现状,分析了分歧的原因,明确区分与定义了物品、药物、药品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列出了分类明细清单,从而便于取舍利用,并得出结论:《伤寒论》涉及物品113种,药物按照最严与最宽泛标准分别为86种与113种,药品分别为109种与136种。
祁天寿祁明浩
关键词:伤寒论药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