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斌
- 作品数:61 被引量:40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权力·秩序·正义——“英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的伦理取向被引量:17
- 2004年
- 作为具有丰富伦理内涵的传统学派 ,伦理思想最能体现英国学派理论的精神实质与当代意义。英国学派游移于伦理多元主义与普遍主义之间并逐步向后者偏移 ,经历了对格老秀斯理性主义国际伦理传统的继承、修正与复归历程。在实践伦理上 ,它试图以维持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保障生存与安全等基本人权为伦理底线 ,以非完美主义的形势伦理观来处理各种伦理困境 ,避免绝对主义 ,曲折反映了英国等中等强国既有别于超级大国也有别于发展中国家的独特处境和国际政治诉求。尽管存在历史观与政治哲学的保守性、价值尺度的西方主导性和中间立场的伸缩与模糊性等缺陷 ,英国学派仍表现出一种相对客观、稳健并具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伦理取向。
- 石斌
-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社会正义国际伦理理性主义
- 毛泽东关于世界多极化的思想及其战略意义被引量:5
- 2003年
- 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处境和发展需求出发,毛泽东始终是世界多极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他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几个重要战略理论,都蕴含着关于世界多极化的丰富内涵。从“中间地带”理论、“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 的划分,乃至今天中国政府强调多样性、推动多极化的基本战略主张,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既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基本的对外关系诉求,也反映了世界格局演进的客观趋势。这是理解新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线索。
- 石斌
- 关键词:毛泽东世界多极化外交战略
- 美国与21世纪世界政治的根本问题被引量:13
- 1997年
- 美国与21世纪世界政治的根本问题时殷弘,石斌什么是21世纪世界政治的根本问题?在世纪转折的关头,凡是正在发挥或期望发挥重大国际影响的国家,都必须明确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予以认真的探测和思考,以便在关于世界政治趋势的宏观认识和国家战略的长久规划上尽可...
- 时殷弘石斌
- 关键词:世界政治非西方世界强国西方文明当代史国际社会
- 权力·权威·责任--马克斯·韦伯国际关系思想浅析被引量:7
- 2008年
- 德国大思想家马克斯.韦伯不仅对社会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在国际关系的思想史上也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对权力要素、尤其是文化这一"软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的独特理解,对可以摆脱官僚体制束缚和阶级利益左右的卡理斯玛型权威领导人的剖析,对目的与手段、"责任"与"信念"之关系等政治伦理核心问题的深入思考,为国际关系的思想宝库、特别是政治现实主义传统增添了丰富的内容。需要批判分析的是韦伯的权力政治观所隐含的"文化霸权"论与西方中心主义倾向,过分推崇政治权威的英雄史观及其治国伦理的二元论色彩和民族主义价值取向。
- 姚自强石斌
-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权力政治责任伦理
- 略论杜勒斯对苏战略的早期思想背景(1919-1952)被引量:2
- 2000年
- 杜勒斯的对苏战略构想和政策主张与其早期经历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杜勒斯对苏战略观的政治哲学基础是他早年形成的“和平变革”论,其思想根源包括在冷战初期即已基本定型的苏联观,即他对苏联“挑战”的性质、对外目标与手段、战略上的优势和弱点等问题的基本判断。联系这个思想背景,可以从杜勒斯令人目眩的多种表象背后,看到一条清晰而又前后连贯的政策思路。可以说,杜勒斯的对苏战略构想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以贯之的,其逻辑顺序可以概括为“共处—竞争—高压—变革”。
- 石斌
- 关键词:杜勒斯政治哲学外交思想冷战
- 展望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邓小平国际关系思想学习笔记
- 1997年
- 展望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邓小平国际关系思想学习笔记石斌我国理论工作者已经从国际政治学、外交学、战略学等角度集中学习和研究了邓小平对中国外交战略和若干重大国际问题的思考和论述,取得了丰硕成果。笔者主张进一步从国际关系学层面上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国际关...
- 石斌
- 关键词:邓小平国际关系思想强权政治反对霸权主义毛泽东
- 思想史视野与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理论被引量:13
- 2005年
- 历史与理论的关系,实质上是人类的社会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因此可以说它是人类的社会性思考的一个永恒课题。战后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和专业分工所导致的学科“碎化”趋势愈演愈烈,弊端也日益明显。20世纪后期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于复杂多维的国际政治现象,任何一种研究途径都有其合理性与有效性的限度,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国际关系的学科边界极为模糊,这就决定了依托不同的知识谱系,打破相关学科间的藩篱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的重要性。以国际关系的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之关联这个基本问题为例,优秀的论著表明,理论思考可以卓越地体现在历史叙事之中,而历史实例的娴熟运用则能有力地支撑理论建构。但多年来国内这两类研究颇有一种相互隔绝甚至厚此薄彼的倾向历史家常常只摆事实不讲“道理”,认为国际关系不过是对外政策及其实践之总和,并无抽象理论可言;理论家则言“义理”而罔顾事实,视历史研究为小道,结果把理论架空。有鉴于此,本刊特约请国内几位国际关系研究者,围绕几个具体研究领域来共同探讨这一主题。讨论的目的当然并非刻意高抬传统人文主义或任何单一研究途径的价值,而只是提醒人们举凡学术研究,无不靠事实与理论相互联系共同推进。历史研究是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
- 石斌
- 关键词:思想史近代国际法社会存在交往关系国内政治法哲学
- 核时代的美国安全观念与战略传统——对两个经典文本的重新探讨被引量:6
- 2018年
- 美国的全球性主导地位,主要是在20世纪尤其是冷战时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与战后以来美国一直奉行的全球战略及其所体现的主流安全观念和战略思想息息相关。在冷战时期,美国有两位最重要的战略家(凯南和尼采)、两个最重要的思想文本("长电报"与NSC号文件)。这两人和两个文本对战后以来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观念与战略传统的主要特征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尼采的思想更能代表冷战时期逐步形成的一套主流战略观念,即立足于"最坏假设",强调实力地位,偏重军事手段,追求绝对安全,秉持道德普遍主义和意识形态优越论。这套战略观念既成就了美国的超强地位,也造成了美国霸权的困境,是理解当前和未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一条重要历史线索。
- 石斌
- 关键词:冷战
- 论巴西国会对国家外交决策的影响
- 2013年
- 巴西国会对外交事务的参与主要通过对相关议案的审议实现。尽管行政部门在政策的制定上一直享有很高的独立性,然而国会在国家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在不断加强。本文通过在法理与制度层面对国会参与外交事务的具体程序及特征、国会人员构成、国会成员对主要国际事务的观点、国会在国际问题议案上的成果,以及国会对行政部门的监督等因素的分析,并结合国会参与宪法中涉外条款、国际协议磋商等外交事务案例等的研究发现,尽管受到制度设计等方面的限制,新共和国时期的巴西国会在国家外交决策方面已经开始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影响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 王锐石斌
- 关键词:外交决策
- 有效制裁与“正义制裁”——论国际经济制裁的政治动因与伦理维度被引量:28
- 2010年
- 国际经济制裁作为一种重要的对外政策工具,在冷战后不仅使用更加频繁,还由一种国家间对抗工具演变为一种国际干涉手段。但经济制裁不仅较少达到预期目的,还时常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与人道危机。经济制裁作为军事行动的一种替代手段,与"正义战争"的思想传统和国际规范相比,不仅远未得到充分研究,在实践上也更加缺少伦理与法理规范。通过考察经济制裁的历史演进、内涵与类型、目的与后果、政治动因与伦理向度,作者认为,面对经济制裁的局限性特别是其中的各种两难困境,国际社会亟待确立和完善"正义制裁"的国际规范,严格界定其实施前提、执行主体以及手段和目标,以保证其合理性与有效性,防止滥用或误用。对于具有国际干涉性质的制裁,其首要价值标准是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核心原则是联合国框架内的多边主义。
- 石斌
- 关键词:经济制裁国际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