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浩
- 作品数:60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诺氟沙星锌的研制被引量:7
- 1998年
- 诺氟沙星锌的研制PREPARATIONOFNORFLOXACINZINC王胜浩*林芳韩锦文沈文照(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杭州320013)WANGSheng-Hao*,LINFang,HANJin-Wen,SHENWen-Zhao(Instit...
- 王胜浩林芳韩锦文沈文照
- 关键词:诺氟沙星锌
- 硬脂胺-异硫氰基荧光素嫁接物的合成工艺研究及其应用评价
- 2018年
- 目的:探究硬脂胺-异硫氰基荧光素嫁接物的最优合成工艺,并对其进行应用评价。方法:以硬脂胺和异硫氰基荧光素为原料,通过偶合反应合成得到脂质材料硬脂胺-异硫氰基荧光素嫁接物,利用薄层色谱法监测反应过程;通过核磁共振对嫁接产物进行结构确证,并以溶剂、时间、温度以及投料比为考察因素,以产率为指标,得到最优合成工艺。并将合成的硬脂胺-异硫氰基荧光素嫁接物用于标记脂质纳米粒,以结扎肠循环模型考察纳米粒在小肠的吸收分布情况对其进行应用评价。结果:当反应溶剂为无水乙醇,硬脂胺和异硫氰基荧光素的反应摩尔比为2∶1,60℃搅拌反应48 h后异硫氰基荧光素与硬脂胺反应最完全,产率较高,可达(72.0±3.9)%,并能较准确地评价其标记的纳米粒在肠绒毛吸收分布情况。结论:优化后合成处方工艺反应完全,得率高;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合成的硬脂胺-异硫氰基荧光素嫁接物可用于直观评价纳米粒的体内外情况。
- 陈晓晓尹丽娜张雅雯周云琍王胜浩梁泽华
- 关键词:薄层色谱
- 线性电位滴定法测定CS-DCA的接枝率
- 2015年
- [目的]建立一种壳聚糖去氧胆酸聚合物(deoxycholic acid grafted chitosan,CS-DCA)接枝率测定的新方法。[方法]分别建立并采用线性电位滴定法(linear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LPT)和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acid,TNBS)法测定CS-DCA的接枝率,以氢核磁共振波谱(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法为参比,比较分析可替代的接枝率测定方法。[结果]比较CS-DCA的接枝率测定数据,经典方法1H-NMR法与LPT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TNBS法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LPT与经典方法的准确度相当;LPT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8%(n=15),而TNBS法最大相对误差为12.8%(n=15),提示LPT有更高的精密度。[结论]LPT可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快速且准确的CS-DCA接枝率测定方法。
- 吴斌丽梁泽华王胜浩
- 关键词:精密度
- 生物降解型左炔诺孕酮微球的制备及体内外释药特性研究
- 采用O/W乳剂-有机溶剂挥发技术,以生物降解材料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9:1)及左炔诺孕酮(LNG)的氯仿溶液作油相,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为水相,电动搅拌,分别在常温(25℃)和低温(0~5℃)条件下挥发有...
- 王胜浩
- 关键词:微球制备左炔诺孕酮血药浓度
- 文献传递
- 一种积雪草酸壳聚糖去氧胆酸嫁接物胶束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积雪草酸壳聚糖去氧胆酸嫁接物胶束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胶束以壳聚糖去氧胆酸嫁接物为载体,包载积雪草酸,所获得的胶束粒径小于100nm,载药量为4%‑11%,包封率为61%‑81%。本发明首先合成壳聚糖去氧胆酸嫁...
- 尹丽娜张雅雯赵鹏飞王胜浩郑高利
- pH值对盐酸林可霉素输液的影响
- 2003年
- 目的 考察不同pH条件对盐酸林可霉素输液的影响。方法 分别制备pH值为 6.0 ,6.5 ,7.0的林可霉素输液 ,于低温(4℃ )、高温 (60℃ )及强光照射 (45 0 0lx ,2 5℃ )等条件下考察了各输液的稳定性。HPLC测定了所考察样品的含量及降解产物等。结果 pH为 7.0样品的外观及澄明度度均不合格 ,高温 10d的含量下降 8%左右 ;而 pH为 6.0样品的外观、澄明度及药物含量、色谱降解产物均无明显变化 ;pH6.5样品的考察结果介于两者之间。HPLC含量方法回收率 :(99.8± 0 .8) % ;标准曲线 :Cmg/mL =1.84682 9X - 0 .0 85 5 2 6,r =0 .9996;最低检出限 :6ng。 结论 盐酸林可霉素输液的 pH为 6.0时 ,样品在强光、高温、低温等条件下均稳定。因此 ,输液的pH上限以 6.0为宜。
- 王胜浩林芳汤朝晖左军斌陈国神
- 关键词:PH稳定性HPLC
- 一种可促口服吸收的积雪草酸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促口服吸收的积雪草酸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脂质材料为载体,积雪草酸为主药,通过溶剂扩散法制备得到。所获得的脂质纳米粒粒径小于700nm,包封率为40~90%,载药量为7~11%。该纳米粒可增加...
- 王胜浩张雅雯尹丽娜梁泽华冯霞
- 石杉碱甲微乳鼻腔给药对蟾蜍上腭纤毛和大鼠鼻黏膜纤毛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在体蟾蜍上颚模型考察石杉碱甲(1)微乳鼻腔给药对蟾蜍上腭纤毛存活时间和输送能力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1微乳对大鼠鼻黏膜纤毛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1微乳对蟾蜍上腭纤毛存活时间无显著影响(P>0.05);与给药前相比,1微乳对蟾蜍上腭纤毛输送能力无显著改变(P>0.05)。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大鼠鼻黏膜纤毛与1微乳作用2 h,形态无明显改变,但灌流4 h时纤毛形态略有改变。提示1微乳鼻腔给药对鼻黏膜纤毛刺激性较小。
- 张望刚郑高利吕良忠王胜浩陈国神
- 关键词:石杉碱甲微乳鼻腔给药纤毛
- 微透析法研究罗通定经皮给药在大鼠体内不同部位的浓度分布
- 2014年
- 目的研究罗通定经皮给药后,药物在大鼠脑、皮下、血管3个部位微透析液和尾静脉血浆的浓度变化。方法采用微透析技术取样,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皮下、血管的微透析液的药物浓度以及尾静脉血浆的药物浓度,DAS 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罗通定20 cm2经皮给药后,在大鼠体内消除缓慢,脑、皮下、血管和血浆AUC0→10h分别为(387.19±162.81)、(245.97±74.60)、(211.41±65.19)和(1 677.05±598.83)min·mg·L-1。体内药物含量血浆中最高,脑微透析次之,血管微透析最低,经皮给药后的AUC脑/AUC血浆、AUC皮下/AUC血浆、AUC血管/AUC血浆分别为(23.45±6.51)%、(15.66±5.03)%和(13.87±5.84)%。结论微透析法能很好地应用于罗通定经皮给药后大鼠不同部位的浓度研究,反映脑、皮下和血管之间的关系。
- 汤湛尹丽娜张雅雯王胜浩王俏
- 关键词:微透析罗通定经皮给药药动学
- 预胶化淀粉制备阿昔洛韦胶囊的体外溶出和生物利用度被引量:11
- 1998年
- 以预胶化淀粉为赋型剂,制备阿昔洛韦胶囊,其体外溶出(T80=10.88min)明显快于市售片剂(T80=15.52min);其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3.7978±0.2640μg·h/ml及峰浓度Cmax=0.589±0.029μg/ml,显著高于市售片剂,其AUC=1.7708±0.1419μg·h/ml;Cmax=0.480±0.
- 王胜浩林芳韩锦文沈文照
- 关键词:胶囊溶出度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