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动脉
  • 10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9篇心肌
  • 9篇心肌梗死
  • 9篇梗死
  • 7篇介入
  • 6篇替罗非班
  • 6篇介入治疗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疗效
  • 4篇动脉内
  • 4篇动脉内注射
  • 4篇血管
  • 4篇他汀
  • 4篇老年
  • 4篇冠脉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冠状动脉内
  • 4篇冠状动脉内注...

机构

  • 18篇天津医科大学
  • 7篇天津市宝坻区...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23篇王立强
  • 15篇张红雨
  • 15篇曹艳君
  • 13篇仇宝华
  • 11篇吴志国
  • 10篇张霞
  • 7篇王淑静
  • 6篇梅莲莲
  • 4篇王佩显
  • 3篇刘春广
  • 3篇王轩
  • 3篇陈志诚
  • 2篇王轩
  • 2篇耿丽颖
  • 1篇宋雁飞
  • 1篇史春利
  • 1篇王旻
  • 1篇薛锋
  • 1篇朴雪莲
  • 1篇臧秀贤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山东医药
  • 3篇青岛医药卫生
  • 2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白求恩军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与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张红雨曹艳君王立强仇宝华
关键词: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慢血流发病原因核素扫描
阿托伐他汀钙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2年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造成人类致死、致残的严重心血管事件;其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内的不稳定斑块破裂,继而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降低血脂水平、抗炎、稳定斑块等多种作用显著减低ACS患者病死率及整体死亡率,对ACS的防治具有长期重要的临床价值。
王立强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张红雨王佩显曹艳君王立强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流速度超声检查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血流、心脏标志物、血小板聚集率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AMI行PCI治疗的临床资料。一部分病例采取常规PCI治疗(对照组),其他行常规PCI+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口服,观察组术中给予替罗非班并维持至少24h,观察AMI溶栓试验(TIMI)2~3级血流获得率、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2~3级获得率、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术后6个月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CI术后TIMI3级血流获得率及TMPG2~3级血流获得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24h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肌钙蛋白和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MACE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替罗非班可以改善PCI术后心肌血流,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少A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标记物的升高,减少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张霞曹艳君张红雨仇宝华王立强吴志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替罗非班
杂合肾替代治疗创伤性肺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杂合肾替代治疗(Hybrid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HRRT)创伤性肺水肿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过去38例创伤性肺水肿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HRRT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
薛锋陈志诚刘春广王立强王轩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围术期死亡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连续入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4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分析围术期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急诊PCI结果及死亡原因。结果死亡18例(3.8%),均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支病变8例,2支病变5例,单支病变2例,左主干病变3例;死亡原因:心原性休克9例(50.0%),心脏破裂4例(22.2%),无复流2例(11.1%),上消化道大出血致休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重症肺炎死于呼吸衰竭、顽固性心室颤动各1例(5.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围术期心原性休克、心脏破裂为主要死亡原因。多支病变、并存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为死亡的危险因素。
曹艳君张红雨吴志国王立强仇宝华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手术期间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0年
张红雨王佩显曹艳君王立强仇宝华
关键词:心肌梗死替罗非班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的抗炎作用及治疗重症肺炎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符合重症肺炎诊断的病例84例,治疗组44例,观察组40例.所有病例均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静滴血必净7~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研究发现血必净治疗组的病死率为9.01%,而对照组病死率为3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血必净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APACHEⅡ评分在使用血必净治疗后也有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必净治疗组血浆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的下降值较对照组的下降值更为显著.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炎症因子具有拮抗作用,血必净注射液合并基础治疗可以明显降低重症肺炎的病死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
王立强陈志诚王轩刘春广
关键词:重症肺炎血必净注射液抗炎作用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前,直接PCI已经成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优选治疗方法。然而,由于直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大量出现,已成为PCI预后及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红雨王佩显曹艳君吴志国王立强仇宝华梅莲莲王淑静张霞
关键词:心肌梗死患者动脉内注射介入治疗替罗非班直接PCI
安置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安置下腔静脉滤器(VC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3年10月~2007年6月确诊的39例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VCF治疗分为两组:滤器组19例,非滤器组2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接受抗凝、溶栓或介入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滤器组与非滤器组住院期间总病死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3 a两组PE复发以及总病死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滤器置入并发症3例,其中滤器倾斜、穿孔、滤器向足侧移位各1例。与非滤器组相比,滤器组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复发或加重的趋势。结论对于PE或存在PE高危因素患者安置VCF预防PE或PE复发效果显著。
曹艳君张红雨吴志国张霞仇宝华王立强王淑静梅莲莲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腔静脉滤器抗凝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