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珏 作品数:6 被引量:55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胡桃枝的化学成分及抑制一氧化氮生成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11 2006年 以体外测定各化合物对抑制脂多糖(LPS)和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RAW264.7大鼠巨噬细胞NO的生成量为活性指标,从核桃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2乙氧基胡桃醌(1),3乙氧基胡桃醌(2),regiolone(3),(4S)4hydroxyαtetralone(4)和大黄素(5)。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具有较强的抑制大鼠巨噬细胞NO生成的作用。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作为天然产物得到。 李贺然 杨志刚 王珏 北中进 徐丽珍 杨世林关键词:胡桃 萘醌 小花鬼针草中的苯丙苷类成分及抑制组胺释放活性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小花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全株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组胺抑制实验寻找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1D NMR、2D NMR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通过组胺抑制实验测定化合物抗过敏活性。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苯丙苷类及1个苯甲醇苷成分:4-羟基-3-甲氧基苯丙三醇8-O-β-D-葡萄糖苷(guaiacyl glycerol 8-O—β—D—glucoside Ⅰ)、丁香酚苷(syringin,Ⅱ)、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O-(6-O-β-D-芹糖基)-β-D-葡萄糖苷[4-allyl-2-methoxyphenol-O-(6-O—β—D—apiofuranosyl)-β-D-glucoside,Ⅲ]、5,7-二羟基色原酮-7-O—β—D-葡萄糖苷(5,7-dihydroxy chromone 7-O-β-D—glucoside,Ⅳ)、苄醇-O-β-D-葡萄糖苷(benzyl alcohol—O—β—D—glucoside,Ⅴ)。化合物Ⅰ~Ⅴ抑制组胺释放,IC50分别为70、61、〉100、52、〉100μg/mL。结论化合物Ⅰ~Ⅴ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Ⅲ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鬼针草酚葡萄糖苷(bidenphenol glucoside)。化合物Ⅰ~Ⅴ具有抑制组胺释放的活性。 王珏 王乃利 姚新生 北中■关键词:小花鬼针草 小花鬼针草中酚酸类成分及其抑制组胺释放活性 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 研究小花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 Willd.)全株的化学成分,寻找抑制组织胺释放的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抑制组织胺释放实验探讨活性。结果 分离鉴定了6种酚酸类化合物,分别是奎尼酸(1)、咖啡酸(2)、2,3,4-三羟基异戊酸-2(3)、原儿茶酸(4)、对羟基桂皮酸(5)、3,5.二[1.O-(5-咖啡酰)喹宁酸基]-4.咖啡酰喹宁酸(6)。结论 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新化合物。部分化合物显示一定的抑制组织胺释放活性。 王珏 王乃利 姚新生 北中进关键词:药物化学 柱色谱法 小花鬼针草 奎尼酸 组胺释放 云南石仙桃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NO生成的作用 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 研究云南石仙桃全草的化学成分,并通过测定所得化合物抑制大鼠巨噬细胞中NO的生成量,以确定云南石仙桃中抑制NO生成的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利用微板紫外比色法,体外测定各化合物对脂多糖(LPS)和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RAW 264.7大鼠巨噬细胞NO的生成量.结果 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反式-3,3',5-三羟基-2'-甲氧基二苯乙烯(trans-3,3',5-trihy-droxy-2'-methoxystilbene,Ⅰ)、顺式-3,3'-二羟基-5-甲氧基二苯乙烯(cis-3,3'-dihydroxy-5-methoxystilbene,Ⅱ)、反式-3,3',5-三羟基二苯乙烯(trans-3,3',5-trihydroxystilbene,Ⅲ)、3,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3,3'-dihydroxy-5-methoxybibenzyl,batatasin-Ⅲ,Ⅳ)、3,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联苄(3,4'-dih州roxy-3',5-dimethoxybibenzyl,gigantol,Ⅴ)、3,3',5-三羟基联苄(3,3',5-trihydroxybibenzyl,Ⅵ)、2,7-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贝母兰宁,2,7-dihydroxy-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coelonin,Ⅶ).结论 化合物Ⅱ、Ⅳ、Ⅵ具有较强的抑制大鼠巨噬细胞NO生成的作用.化合物Ⅰ和Ⅱ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Ⅲ~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郭晓宇 王珏 王乃利 北中进 姚新生关键词:兰科 云南石仙桃 二苯乙烯 NO 金钗石斛中联苄类和酚酸类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60%乙醇提取物中联苄类和酚酸类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探讨其抗氧化活性与结构的关系。方法综合运用现代色谱学和光谱学方法对金钗石斛6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氧自由基清除... 张雪 续洁琨 王珏 王乃利 栗原博 北中进 姚新生关键词:金钗石斛 酚酸类成分 抗氧化活性 文献传递 小花鬼针草中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及其抑制组胺释放活性(英文) 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研究小花鬼针草B id ens p arv if lora全株的化学成分,并通过抑制组胺释放活性方法寻找生物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1D NM R,2D NM R等波谱法鉴定了化学结构,通过组胺抑制实验探讨抗炎活性。结果分离鉴定6种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及其甲酯,分别是3,5-二氧咖啡酰奎宁酸(3,5-d i-O-caffeoy lqu in ic ac id,Ⅰ)、3,4-二氧咖啡酰奎宁酸(3,4-d i-O-caffeoy lqu in ic ac id,Ⅱ)、4,5-二氧咖啡酰奎宁酸(4,5-d i-O-caffeoy lqu in ic ac id,Ⅲ)、4-氧-咖啡酰奎宁酸(4-O-caffeoy lqu in ic ac id,Ⅳ)、5-氧-咖啡酰奎宁酸(5-O-caffeoy lqu in ic ac id,Ⅴ)、4-[3-(3,4-二羟基苯基)-丙烯酰氧基]-2,3-二羟基-2-甲基-丁酸{4-[3-(3,4-d ihydroxy-pheny l)-acry loy loxy]-2,3-d ihydroxy-2-m ethy l-bu tyric ac id,Ⅵ}。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Ⅵ为新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显示一定的抑制组织胺释放活性。 王珏 王乃利 姚新生 北中进关键词:小花鬼针草 咖啡酰奎宁酸